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晓珂 《今传媒》2023,(4):120-123
“仪式感营销”是在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概念上发展起来的。2022年“樱花季”,各大品牌将“仪式感”运用到营销策略中,结合跨界营销、社媒营销、小众营销、视觉营销和文创营销等方式打造了营销界的“春天”。除了将“仪式感”运用到营销策略中,品牌还需深耕中国文化基因、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增强品牌活力、注重“游戏性+体验感”,才能在下一个“季节限定”中脱颖而出,使品牌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于璐 《报刊之友》2012,(1):58-59
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推广营销模式是“优酷网”在中国网络视频行业中处于市场领导者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优酷网”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战略定位差异化和盈利模式多元化两方面。在视频营销方面,“优酷网”充分利用视频平台的应有特征,开拓拍客营销、创意营销、影视剧营销、版权营销、植入营销、事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模式。集中体现了“优酷”在视频网站的差异化以及品牌的主流化方面所做的创新和尝试。  相似文献   

3.
像“关系营销”、“危机营销”和“整合营销”等营销理念一样,“病毒式营销”吸引着出版界的目光。然而,到目前为止,对“病毒式营销”在图书出版业中的运用及其适应性研究却少有人涉及本文力求从适应性的两个角度——正效应和负效廊.展开对病毒式营销在图书出版业中的运用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讨论.旨存为出版社提高图书营销效益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04,(3):42-42
与其他媒介案例图书不同,张志安、柳剑能合著的《媒介营销案例分析》一书主要有两个显著特色:一、案例选择和章节编排上,较多借鉴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以“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品牌营销”等篇章构成全书框架,覆盖媒介市场营销的主要环节。作者还关注了不少媒介在“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和“国际营销”等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营销  相似文献   

5.
周伟  张颖 《中国广播》2011,(5):74-78
新媒体近年的飞速发展令传统媒体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在技术和营销模式上都与新媒体迥然有别。本文重点讨论广播使用和借鉴新媒体营销手段并在其上的创新与发展,提出“甲方数据营销”“主动碎片化营销”“长尾营销”“事件营销”等具体理论。,笔者认为,利用广播广告制作灵活、快速发播的优势,可有效弥补传统媒体互动性差、广告效果难以评估、传播渠道有限等不足,显现新媒体体验性、互动性、植入性特征,有效增强广播广告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冯文华  董增旺 《今传媒》2005,(10):46-47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直复营销”这样的经济学新名词,但你一定知道电话销售、邮购图书、电视购物、网上书店吧——其实它们就是众多直复营销形式中的几种传播方式而已。一、什么是直复营销直复营销源于英文DirectMarketing,即“直接回应的营销”、“直接回复式营销”。在国内对于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趋“惨烈”,活动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对于电视媒体在短时间内聚合受众注意力、提高收视率、提升品牌美誉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被称为“中国媒体活动营销年”。2006年,各电视台更是加大“活动营销”力度,有的电视台甚至“每个部门一个活动,每周一个活动”。“活动营销”如今已成为中国电视媒体最为火爆的关键词。近年来,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统筹规划下,东南卫视认真贯彻集团提出的“大策划、大制作、大品牌、大活动”的核心发展战略和“打造海峡品牌”的经营理念,在活动营销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各路商家悄然打响微博营销之战.要想在微博营销之战中取得胜利,正确的策略是关键.本文从微博营销的内容及频率、结构、创新这三大方面入手,以“凡客诚品”旗下“VANCL粉丝团”为例,解读正确的微博营销策略,旨在为微博营销提供良策.  相似文献   

9.
“秒杀”是源于网络的新型营销模式.本文试图结合作者在图书营销活动中成功地运用“秒杀”的经验,提出在营销活动中运用“秒杀”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素,希望为出版社组织各类主题图书营销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石华 《出版科学》2016,24(6):64-67
为了探究“罗辑思维”是如何高效地进行社群图书营销。文章借助知识哲学中的“知识图景”概念,以“罗辑思维”图书营销工具——图书、文案为分析单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了“罗辑思维”在图书营销与知识传播互嵌过程中为读者、用户、社群成员建构了什么样的知识图景及其以何种形式来呈现这些知识图景。研究发现:“K历史、地理”、“F经济”“D政治、法律”这三个类别的知识是该社群知识图景中的主要版图,也是主要的知识传播内容;在知识图景的呈现方式上主要以“事实预设”的语用预设和“总结体”“强调体”的写作模式和“感染体”的语体风格为主;在图书营销实践中,知识图景的呈现方式需要遵循“知识商业化”原则,用商业化的文案形式进行图书营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讨论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意义的基础上,以哲学诠释学的相关理论为方法,对营销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本线索,构拟了一条由“营销传播”理论(MC)、“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以“整合品牌传播”(IBC)理论和“整合品牌促销”(IBP)理论为代表的品牌营销传播理论(BMC)以及以“在线营销传播”(OMC)理论为代表的数字营销传播理论(DMC)等四种理论连结而成的营销传播学理论演进之路,最终使这些散乱的理论在营销传播学的视域下达成了理论演进意义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栾轶玫 《视听界》2011,(4):117-117
新媒体营销与传统煤体营销有很大不同,很重要的一个不同在于新媒体营销更注重“关系”与“情感”,它对你的影响是“深度卷入”,而不是“生拉硬拽”的。为什么要选择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江冀凤 《新闻前哨》2009,(11):45-46
一、什么是置入性营销活动 置入性营销(也称“隐性广告”、“植入式营销”)活动是指一个营销主体借助另一个营销主体的活动达成自己的宣传目的。目前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惯用的一种营销宣传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陆璐 《视听界》2014,(4):114-115
一、社会化媒体的营销策略 (一)互动营销 社会化媒体营销以“分享和参与”为核心,消费者通过社会化媒体来分享产品的信息和观点。这与以往传统营销中“自上而下”的理念不同,社会化媒体强调“自下而上”进行品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从邮政系统、实体书店、出版社直营,到互联网技术驱动下的电商营销;从自媒体背景下个性化、社群化的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营销,到5G背景下以媒体融合为总体特征的跨界营销,少儿读物营销接触点管理呈现出以“媒介+”为根本逻辑的发展趋向。在流量时代,“媒介+”是少儿读物营销接触点管理的必然选择。然而,短暂的流量红利过后,以变动不居的媒介技术为支点展开的营销接触点管理往往因陷入本末倒置之逻辑困局而遭遇流量转化之营销瓶颈。只有紧扣少儿读物的两级营销特征,完成产品与媒介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的逻辑迭代,开展“产媒相融”,即以少儿读物本身为稳定支点,以“产品+”为根本逻辑,以“媒介+”为延展路径,产品和媒介共与为一,“产品+”和“媒介+”共生互补的接触点管理,才能在积极获取流量红利的同时,顺畅地将流量红利转化为品牌势能,打造出畅销且常销的少儿读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我国档案馆公共服务得大势之“时”、缺立命之“位”的发展现状,提出为我国档案馆公共服务“找位”的论题.从营销管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在论证我国档案馆公共服务建设中营销理念适用性的基础之上,设想我国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社会营销方案.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出版社图书营销升级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出版社往往需要重新思考图书营销如何升级的问题,传统的营销方式该如何顺利转型.“互联网+”时代,图书出版迎来最好的营销时代,网络营销成为“营销+”的重要途径,出版社图书营销到了需要高度重视、选择合适营销方式的关键时刻.图书的营销升级,在借助网络营销扩大图书销量的同时,还需通过图书内容价值的营销传播,实现跨界整合,获得图书销售之外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终端、网络、应用层出不穷,地方党报如何扬公信力、技术等资源之长,以本地化、精准化的专业新闻制作与服务,以及全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实现与新媒体的“形神兼容”,完成从“营销报纸”到“营销内容”“营销客户”的历史转型?本文以南通日报社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图书出版企业以4R营销理论的“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为依据,在市场定位、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等方面与读者建立起关联,对读者的需求变化和反馈信息作出积极的反应,重视企业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营销,从而实现以“读者满意”为基础的“企业满意”,即回报.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传播时代,随着信息传播端越发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受众的存在形态已经由传统原子型的分散状态转化为圈层式的集聚式分布;内容则逐渐成为流量的入口,发生着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演化;尤其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发生从产品的功能、属性等使用价值朝创意接触点、沟通点等非使用价值的转向,导致品牌营销环境在互联网下半场的媒介场域中发生变革,迫使品牌营销必须从内容生产、营销对象、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等层面展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