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是文学样式中的一种重要体式,它包含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等。小说鉴赏考查的选材是宽泛的,长篇小说的节选、短篇小说的节选或者整篇微型小说都可被选用作阅读材料,其能力要求、考查要点与散文阅读大致相同,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具体来说,我觉得要做到"三分析三把握"。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微型形式。在文学领域中,诗歌有绝句、小诗,日本诗歌还有所谓“俳句”,就是由3句17音组成的短诗;戏剧有短剧、小品;格言、语录成为散文中的一种文体。而在艺术领域中,还有微雕、微型盆景。可见在艺术领域中,创造微型形式是一种带普遍性的规律。小说在经历了由短而长的演变之后,也出现自己的微型形式——“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也被称为“小小说”、“—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极短篇小说”、“千字小说”、“袖珍小说”,最近还有人认为应该给它定名为“微篇小说”。虽然名称各异,但大家都承认,小说是可以写得比通常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即10000字左右的小说)更短的。当然,篇幅的长短不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漳州作家默默笔耕,在小说王国中的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四个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并取得丰硕成果,发表了上千万字的作品,形成了整体实力很强的小说创作群。  相似文献   

4.
利金是俄罗斯苏维埃文学中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也是苏联作家协会最早的成员之一。利金是一位多产且高寿的文学家,有十多部中长篇小说、七百多篇短篇小说。利金最擅长的是长短篇题材,被誉为"有独特风格的短片小说大师"。利金的众多短篇小说中,其故事情节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道德观念贯穿小说的整个过程,深深的打动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当代生活频率的加快,促使微型小说的创作日渐活跃起来。为此,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微型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微型小说必须微型;微型小说必须是小说。这样的概括看似多余,实则则不然,针对目前的创作情况,很可探讨一番。所谓“微型”,就是说它应是千字以内的微雕精品。它比一般短篇更小巧精悍,所以它又有“袖珍小说”、“超短篇”等名称。千字,应该是比较恰当的约束字数。我国古典许多微型小说和现代外国一些微型精品,也大部在千字以内。现有的报刊对二、三  相似文献   

6.
邓刚的《全是真事》、小楂的《留美故事》、汪曾祺的《桥边小说三题》、王润滋的《小说三题》等,都是集束小说。集束小说一般由两篇以上篇幅较小的短篇或者微型小说组成,就其中每一篇的形制体式、结构间架看来,它们与常规小说有着较大的区别。常规小说要求题材的丰富和结构的完善,要有相对丰富的细节,还要有曲折变化的层次,否则,它会显得纤弱并缺乏灵幼感。而集束小说则不然,就其中的某一篇看,体式结构的要求不象常规小说那样严格,往往只取一  相似文献   

7.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川鲁迅这两部小说集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8.
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袖珍小说、千字小说、口袋小说、一分钟小说等,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的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被称为迄今最短的小说,小小说的精品。小小说不是短篇小说的缩写,却可以扩充成短篇、中篇甚至长篇,据说当年马克·吐温写了一篇小  相似文献   

9.
微型小说,顾名思义,它就是指篇幅很短的小说。微型小说也常被叫做"小小说"、"一分钟小说"、"袖珍小说"、"千字小说"、"掌篇小说"、"瞬间小说"等等、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必须具备小说的特点,字数在千字左右,很短时间即可读完。微型小说要求在1500 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  相似文献   

10.
微型小说,名目不一,又称小小说、千字小说、超短篇小说、袖珍小说或一分钟小说。这种小说古已有之,清人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微型小说已不少见。随着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不仅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大面积丰收,而且微型小说也日见兴盛。我国已出版了不少专门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世界上最短的微型小说,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这篇小说出手不凡,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运用空白艺术,抓住了读者的心理:地球上怎么就剩下最后一个人了呢?谁在敲门?为什么敲门?空白艺术的运用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小说充满了吸引力。所谓"空白",是指作品中字面上没有写出的、需要读者想象、联想和体味才能领会的内容及思想。"空白"一词最初源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指的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境界,如马致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音乐在演奏过程中有时也会在高潮中突然暂时停顿,从而  相似文献   

12.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极具艺术特色的短篇精品。小说通过描写成名因应付官差而备受摧残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现实,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情节:跌宕起伏小说以征集、捕捉、交纳促织为线索,百转千回,曲折动人。‘征虫-觅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是描写人物及其性格发展的,典型人物的塑造是艺术创造的中心问题。茅盾对此深有研究,曾说:“‘人’——是我写小说的目标。”“单有‘人’还不够,必须有‘人’和‘人’的关系;而且是‘人’和‘人’的关系成了一篇小说的主题,由此生发出‘人’。”(《谈我的研究》)本文想探讨一下《子夜》中三个地主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惊慌·惊愕     
这是一堂语文课。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里写的是在某堂语文课里,学生们发现语文老师讲课中出现了错误,但都不敢作声,只是惊慌地望着老师,最后还是一位大胆的学生勇敢地提出来了。讲台上的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完这篇微型小说后,他记起在师范学院读书时,语文老师着重强调,给学生分析课文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句子中又要抓住最准确的字词。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篇微型小说在描写学生知道老师有错却不敢言的心理状况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惊慌”而不能用其他的词,比如“惊愕”。他说:“这篇微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被《微型小说选刊》转载时 ,其后附有点评 ,说 :“(此篇 )妙就妙在结尾 ,6行 6 8个字 ,深刻地说明了当今医疗事业的‘杀羊’之风 :红包和超额奖金乃是两只白色之虎。白大褂的‘杀羊’之术何等凶残 ,给读者以‘红包猛于虎也’的震撼。”我教中学语文时 ,也常像这样给学生挖掘小说的思想和意义 ,但我知道那是教材和考试给逼的。“深刻地说明”固然不好 ,如果是“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呢 ,就一定“深刻”了 ,“震撼”了吗 ?后来看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牌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再次小议文学与现实》一文中的结尾 :“现实是比我们更…  相似文献   

16.
《想讨一本书》很耐读。阅毕,就像欣赏了一幕小喜剧,让人忍不住想笑。但笑毕,又觉得不可一笑了之。小说的成功,除题材较新颖之外,再就是作者写活了一个人,一个当今社会里颇有典型意义的富有的穷人。陆文夫说:‘’,1、说要三步不8人。”微型小说因其小,似乎更应当把“人”放在今C位置。时下有些微型小说作者热衷于营构曲折离奇的情节人致“目中无人”。这不能不说是微型小说写作中的一个误区。当然,微型小说写人,重在写好人物的一个性格元素。即笔力集中到人物性格的某一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作面面俱到的刻画。《想讨一本…  相似文献   

17.
古代笔记小说,如宋李昉编撰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五百多卷,共四百七十五种,均属微型小说。之前,先秦时期就有微型小说的“雏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当然,庄周指的小说与今天的小说慨念不一样,它指的是“琐屑之言”,即今天的“寓言”和“杂记”。胡适在《论短篇小说》(《新青年》四卷五号)中认为:“中国最早的短篇小说,自然要数先秦诸子的寓言了”,并举《列子·汤问》和《庄子·徐无鬼篇》为例。寓言怎么算小说呢?我认为,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形成都有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先秦寓言的虚构想象,以及描写、对话、叙事状物,均是小说的家数。再说,各种文体  相似文献   

18.
试论巴塞尔姆《气球》的后现代特征及其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后现代小说新一代作家之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中篇杰作《白雪公主》被称为后现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就体现后现代主义写作特征而言,其短篇小说也毫不逊色.他的《气球》就是一篇突出后现代特征--"不确定性"、"碎片性"、"平面性"的短篇范例.  相似文献   

19.
    
清早,一阵急促的铃声将我从睡梦中吵醒。"喂?"电话那边传来了编辑部老张急促的声音,"小李呀,我这儿‘心灵之约’栏目缺少一篇稿件,你能不能赶写一篇有关‘锁’的文章?我急用!""什么‘锁’不‘锁’的,有什么好写的?"带着睡意与疑惑,我边穿衣服,边琢磨这"锁"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读写新闻     
王蒙最近撰文说:“我对语文教育持批评态度,我的小孙子写了篇作文,说自家的猫每天晚上自己出去,早上回来,是个‘独行侠’,被老师划了X,比喻不当。依我的经验,猫确实不喜欢集体活动,说它是‘独行侠’似无不可。还有,小孙子说我不会做他们的语文题,我不信,可是真拿过来一看,确实傻了眼,这是道选择题,要求选出与‘窗外有棵杨树’意思最接近的一句话,给出的三个选择是:一棵杨树长在窗外;窗外有一棵树,是杨树;从窗内看出去有棵杨树。我觉得都差不多,确实不会做了。教改后,我的一篇微型小说《羊拐》被选入某地的教材,内容是当年我在新疆时,三五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