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是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交汇题,是以空间几何为载体,考查空间某一动点的轨迹问题,要求熟练掌握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有关知识内容,更要有跳跃的思维,较强的转换能力.学生求解起来颇  相似文献   

2.
蒋明权 《高中生》2009,(3):36-37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比较注重考查知识的整体性和交汇性,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轨迹问题能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巧妙地结合起来,立意新颖,综合性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然后再根据曲线的定义或用解析法求出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比较注重考查知识的整体性和交汇性,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轨迹问题能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巧妙地结合起来,立意新颖,综合性强.解  相似文献   

4.
以立体图形为载体,以空间想象能力为立意,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渗透,设置满足一定条件的动点,着力将动点运动的轨迹设计为直线、圆、圆锥曲线或圆锥曲线的一部分进行考查,这是出现在高考或各地模拟考试中立体几何的一类常见问题.这类与“轨迹”有关的问题,在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交会处命题,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掌握核心概念大有裨益,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下面举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中的动点轨迹问题是高考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新亮点,其实质是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知识交汇。解决动点轨迹问题,关键是将点面距离、线面距离转化为二维空间的平面轨迹问题。一轨迹是点的问题例1(2006年浙江模拟卷)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l(?)α,且P∈l,平面α、平面β间的距离为8,则在β内到点P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高考中,立体几何轨迹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别几何图形能力的好题型,同时也是考查学生解析几何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形式,这正和高考命题趋势———考查知识点的交汇点相一致.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一、可化为圆锥曲线定义的问题例1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  相似文献   

7.
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结合的综合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边角运算、空间想象能力,还考查了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概念和性质,同时还充分考查了化归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近几年来,以立体几何为背景的轨迹问题在高考试题中频频亮相,以其独特的魅力,尽显风骚.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高考命题中,提倡背景好,创意新,综合性强,以便利用一道题目能考查多个知识点与多种能力,轨迹问题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在高考中已不止一次地出现,使人感到新颖而别致,本文谈谈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 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9.
2010年高考中出现的轨迹问题新颖别致,综合性较强,这类题以轨迹为载体,融合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函数、极坐标等知识,来考查学生思维迁移能力,以及在新情境中如何吸收信息、处理信息、创新探究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轨迹一直以来是解析几何的热点,也是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有效内容之一,但一旦轨迹与立体几何交汇起来,就使原本平平淡淡的问题变得生机盎然,丰富多彩了,也使几何问题得以回归,得以融合了,下面就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作个引探,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学科《考试大纲》对高考数学命题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已经成了数学命题的一个鲜明特色和趋势.因此,高考复习时要注意在知识网络交汇点挖掘,及时捕捉高考动态,使复习稳健有效.本文将以正方体为载体,把解析几何中的轨迹与立体几何知识相结合,做进一步的探讨与拓展.  相似文献   

12.
借助立体几何的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依托,考查动态空间图形的平面轨迹问题,是高考的热点。要求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解决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计算。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转化能力要求较高。面对这类问题,不少学生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另一方面是难把握运动变化的实质,难以形成准确、直观的几何模型。其具体求解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
<正>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问题是一个有趣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在高考中也注重考查.关于动点轨迹的长度、面积、体积及它们的最值等度量问题的求解,不少学生还是感到有一些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对轨迹图形难以弄清.而要明了轨迹图形的形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需要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对立体几何中轨迹度量问题做一些探究,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1动点轨迹的长度动点轨迹的长度计算,关键是要弄清轨迹图形  相似文献   

14.
立体几何中的求轨迹问题是考查同学们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别几何图形能力的题型,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应用解析几何的能力,这正和高考命题趋势———考查知识点的交汇点相一致.下面归纳总结之.一、可化为圆锥曲线定义的轨迹问题例1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F是圆内一定点,M是圆周上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 ,设置了一些数学学科内的综合题 ,它们的新颖性、综合性值得我们重视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 ,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 ,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 ,学生求解起来颇感困难 ,考试时经常弃而不答 ,令人惋惜 !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 ,要善于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到平面上 ,实现立体几何到解析几何的过渡 ,再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 .下面精选两道典型例题并予以分析解答 ,旨在探索题型规律 ,揭示解题方法 .例 1 已知平面 α∥平…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不少的新题、活题,以正方体为背景的解析几何轨迹问题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此类问题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相关问题融为一体,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既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解析几何知识,体现了学科内知识的交汇与融合,突出了能力立意的趋势,达到了在新的情景中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题1(2015年浙江高考题)如图1,斜线段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B为斜足,平面α上的动点P满足∠PAB=30°,则点P的轨迹是()(A)直线(B)抛物线(C)椭圆(D)双曲线的一支初见此题,笔者感觉似曾相识,后确认与2008年浙江卷理科第10题质形相同,皆是以立体几何为背景考查曲线的轨迹问题.两者都以教材为命题之本,且巧妙浸润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18.
立体几何中也会遇到与解析几何一样探求满足条件的动点轨迹问题,这类问题以立体图形为载体,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以及代数知识交汇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开放性、创新性.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依据立体几何中点线面关系把空间图形中的轨迹探求转化到某个平面内来研  相似文献   

19.
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是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为依托,研究平面解析几何中一类点的轨迹.这类题型在历年高考卷中“闪亮登场”,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创新点.并且这类题型往往是客观题,其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注重多元联系和多元应用,集知识的交汇性、综合性,方法的灵活性,能力的迁移性于一体,极富思考性和挑战性,因此学生求解起来颇感困难,考试时经常弃而不答,令人惋惜!本文通过实例来说明立体几何中轨迹问题求解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不少以立体几何为背景的轨迹问题.这类题既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又考查解析几何知识,体现了学科内知识的交汇和融合,突出了能力立意的命题趋势.由于这类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不少同学在遇到这类题目时感觉无从下手,本文通过例题说明其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