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师生活力的课堂。近几年,我们曾经为上语文课头疼过,每上语文课,一种沉闷气氛充满课堂。我唱的"独角戏",很难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欲望。是什么原因造成语文课堂如此"安静"呢?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我们学习有关新理论,经常去听课,反复看课例的光盘,对照先进教师的语文教学,反思了自己的语文教学,找出了如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课怎么上?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思索和探讨的问题。虽然这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问题,但现在许多语文课失掉了"语文味",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课堂上已经闻不到  相似文献   

3.
深度学习必须以效度为旨归。"三学语文·简效课堂"是保证语文教学效度的有效策略。"三学"是课前学、课中学、课后学的简称,指向课文学习;"简效"是简单有效之意,指向课堂学习。"三学语文·简效课堂"具有正确诠释语文课程性质和意义、能够让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真正落地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在课堂上重在"传情"给人以美的熏陶,通过传情面授知识,而说理,而达意.语文教学的知、理、意,都是寓蕴在"情"字里。情发于心,要"传情"就必须"知心",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只有"心心想印",才能使教师的讲授心理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的核心是言语学习,它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借助于语言实践。专家说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及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  相似文献   

6.
不少语文课,总让人觉得像是少了些什么。少 了什么呢?少了语文味! 语文味儿,语文课的"宁馨儿"--语文课所特有的个性、本色和本体。成尚荣先生说:"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这"再语文一点",就是指的"语文味儿"。用"语文的方式",上出纯正、浓郁的语文味儿--这,应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本文主要指阅读课)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正>相信大部分语文老师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是"语文味"。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要落实这些目标,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换言之就是:语文课必须有"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读等手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多年来,语文教学大多行走在它的边缘。而语文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优补差",进一步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呢?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学体验,本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应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在课堂上精讲和课后巧练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的语文教学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打天下,教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效率低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喜欢上了语文,才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喜欢上语文呢?这就要充分彰显语文课的魅力,让语文四射的魅力感染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的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该怎么上?课前三分钟演讲,拓展延伸,课本剧表演,语文综合活动……妖艳无比的打扮,热热闹闹的课堂,但这也没有改变语文教学令人尴尬的处境。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试试"减法",让语文回归内涵,在课改和应试之间寻求一个平衡。聚焦"语用",少用多媒体。这是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教授给出的建议。温教授说:"‘语用’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同时把文化修养呀,精神熏陶呀,很自然地带进来。"他认为,  相似文献   

12.
<正>尽管语文人都认为语文课应该"用课文来教(学)语文",可是,"教课文"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习俗。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纵观全国语文专业期刊发表的阅读课教案,几乎没有一课的目标设计没有指向课文内容的,大多数教案直接以课文内容为教学目标。课改马上二十年了,作为"例子"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69):37-38
万物都有"根"。那语文教育的"根"是什么?语文教育中学生应学会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感悟应用,进而去触摸文字的冷暖和温度,感受语言本身的"魔力"。吉春亚老师认为:"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诀窍的课堂,从而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认为对于广大语文教师而言,必须认真审视课堂和教学,引导学生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发掘、感受语言之美,感受语言背后蕴含的魔力,真正成为语言的感知者和传递者。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语文课应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聆听了不少语文课,但大多都是注重了"读"而忽略了"写",或者注重了"写"而忽略了"说",无形中给学生学习语文制造了障碍。为此,我们应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在听、说、读、写上有所创新,让学生听出"音"、说出"话"、读出"味儿"、写出"情"来。  相似文献   

15.
王静 《考试周刊》2014,(54):29-29
<正>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语文科目因此一直被我们奉为"主科",但是对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似乎成了"鸡肋",尤其是高中生。课堂上,学生持有"语文课听与不听差别不大"的看法。随着新课程改革及高考改革的推进,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真正打造"高效课堂",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展现并提升学科价值和课堂魅力的重要因素。一、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及课堂提问现状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特点、教学目的决定了"语文味",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一、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比如,语文课不是品社课、美术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当然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特点、教学目的决定了"语文味",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一、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比如,语文课不是品社课、美术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当然  相似文献   

18.
语文就是"语"和"文",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的能力、方法和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内容。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语文课回归语文的本色,具有"真语文"味。笔者将从何谓真语文、何谓"真语文"味的课堂、如何使语文课有"真语文"味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质量不高;语文课堂"散乱繁闷",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缓慢,乏术乏力。中学语文教学饱受诟病,语文人茫然四顾。语文教学存在种种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各式各样。但无论多么高明的办法,都必须围绕"语文教学"的"语文"做文章,必须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一、徘徊在"语文"外的语文课不少(一)内容理解成为了教学的归宿"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  相似文献   

20.
<正>从事一线语文教学的教师都知道,语文知识的自身特性(需要多背多记)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困难之一。对于培智学生而言,由于其身心发展上的缺陷,在语文学习上,就更容易导致感知缓慢,思维不连贯;课堂学习中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差;思维迟缓、理解能力差、遗忘快。培智学生的特点决定他们听语文课常是如同"听天书"。因此语文课上经常是教师表演"独角戏"的冷清景象。培智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我们该如何破解上述现象,从而提高培智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激发培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