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高考作文在评分标准中增添了"发展等级","有真情实感"、"有个性特征"成为优秀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新课改也对写作教学提出了人性化、个性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引导学生走写作个性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全国普通高考作文中出现了话题作文,这就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它的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考生可以自由发挥,驰骋想象,写作更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考生可以按命题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写作实际,发挥特长,使文章写出个性,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从而更客观真实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就多设置了一个"发展等级",分值为10分。要求作文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和创新。要在高考中取得作文高分。必须重视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有创新"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作文出新,方法很多。选取新颖独特的写作角度,也能表现出构思新巧,别有洞天,让人耳目一新。"领异标新二月花",正如郑板桥所说,标新立异的文章如二月春花般新颖动人。对写作对象,固然可以正面描写,直接表现,但是,如果变换角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作文别具一格,让学生有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已成为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焦点。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有"深刻"这一方面的要求,内容上"深刻",体现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三个方面。加大试题的思辨力度,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近几年和今后高考作文试题的发展趋势。而福建省高考评卷作文组组长余岱宗在谈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时也强调:"加大试题的思维含量、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将是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实际考试试题正是如此。福建省自主命题以来的作文试题始终不离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然而,缺乏思辨性又正好是考生作文的通病。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议论文写作审题立意的思辨性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在作文中绽放出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考点阐释】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丰富"这一要求,体现了对作文内容丰厚的高度重视。任何一篇作文若信息含量低,可读性差,绝不会受欢迎。因而,在历年的高考作文评阅中,"丰富"本身就是衡量作文成败的重要尺度,凡是成功的高考作文,它们最显著的共同特征就是"丰富",即内容充实丰厚,或材料丰富,或论据充实,或形象丰满,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轻审题,重视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的考查,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但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学生缺乏实际生活体验与感悟而对写作提不起兴趣的尴尬局面,这令人担忧。从最近几年语文高考作文来看,只有把语文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才能使学生写作既不脱离高考方向,又能精准地应对作文要求。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试卷的重头戏,对于写作基本功好的同学,一般要在符合"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的前提之下,在"发展等级"上做文章,力争多拿分,拿高分。但是,也有一些同学,他们的写作功底不深厚,写作水平不高,平常作文得分也只是在平均分左右徘徊,有时得分更低,甚至跌到及格线以下,从而拉下了语文总分。那么,如何让高考作文不拉分呢?一般来说,瞄准"基础等级",紧扣"三基本",是作文不拉分的根本保证。具体地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2017、2018、2019三年各省或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可以看到,在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大的框架下,命题专家在不遗余力地做着探索与创新。在这三年来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中,组合型材料作文因其在写作中能生成灵活多样的组合立意,有效地反套题,反宿构,能客观地检验学生现场写作素养与能力,全面地体现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要求,而备受命题专家及一线教师的关注与喜爱。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必须回归真实的生活,必须让学生自主作文。这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挣脱束缚,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实现由重"怎么写"到重"写什么",由重"写作知识"到重"写作实践"的转变,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5,(2)
新年前夕,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长巢 宗棋在南京召开的有关"作文大革命"的会议上透露了 今年高考作文的最新动向。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新 课标、新考试精神要求学生"负责任地写作"、"表达自己 的真实情感","要有独立的写作思维",这是作文拿高分  相似文献   

12.
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要基调,这也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德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以此丰富和充实学生的作文内涵。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激发;引导学生重视日常积累,为写作做好长期性的准备工作;鼓励学生发展思维系统,掌握理性、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关注社会,在作文中体现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单纯只强调作文的技巧,而应该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大胆创新,让学生能自主的参与,轻轻松松地作文,使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作的恶性循环。研究证明,积极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占三分之一以上,所谓得作文者得语文。笔者在教学一线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写作漏洞相当多,有些还是非常明显的"硬伤",导致失分惨重。本文根据学生写作中突显出的问题,谈一谈高考考场作文的技能。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要具有四大"亮点":深刻的立意、丰富的内容、清晰的思路、生动的语言。深刻的立意指作文立意要有现实教育意义。古人云"文以载道",高考阅卷评分当然重视有时代精神的立意,重视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文章,重视理性地辩证地  相似文献   

15.
正从近几年各地高考作文来看,新材料作文是目前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选择和作文写作的主要考查形式,这一作文命题方式渐趋成熟,渐显优势。但是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来源十分广阔,且不限定写作的角度和主题,因此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写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想丰富学生文章的思想内蕴,提高学生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就要引导学生利用多棱透视的方式,尝试从若干不同的角度入手,折射出材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对材  相似文献   

16.
在《考试大纲》中对高考作文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考试要求的"基础等级"中,第一条就规定了作文要"符合题意"。要做到"符合题意",必须在审题上多下功夫。本文主要根据高考作文的三大类型: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和参考答案中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及说明,内涵丰富,非常重要。高考作文中存在的文体不清晰、审题立意不明确、片面追求所谓文采、论据虚假扭曲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与阅卷中执行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不够细致严格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将发展等级分从10分升为20分,基础等级分从50分降为40分。这一升一降对中学作文教学有一种显著的“矫枉”作用,使作文教学重新回到了实实在在培养学生写作素养的轨道上来。一、在教学观上:从文道分离的应试教育走向文道统一的素质教育过去发展等级分为10分,而要想获得这10分,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素养。这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和教师多方面的指导,即必须走文道统一的素质教育之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师生都比较浮躁,急功近利,因而简单地舍弃了要求具备较高写作素养的10分,把目光投向了只需具备基本写作素养的基…  相似文献   

19.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课程的一个终极目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很关键的环节,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研究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把握作文的命题规律,探究可行的高考作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一个"构思新巧"的要求。描述人物的"超常举动",可以写出"有创意"的作文。文中人物举动超常而又符合逻辑,构思就会很新巧。下面介绍"人物举动超常而又符合逻辑"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