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写作教学观念滞后,大部分学生缺乏写作激情和兴趣,加之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等原因,导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陷入困境,写作教学质量无法提高.为此,教师要针对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写作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积极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和阅读两者密不可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文章以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整合策略为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教育体制改革理念要求教师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出发点,设计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体验,增强语文教学指导,指引学生高效阅读,并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措施加强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堂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也是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利用读写结合打开语文写作教学新空间,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呢?答案是教师要把握阅读特点,延伸写作活动,实现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5.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日后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并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究各种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地识字、主动地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以为学生日后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景 《作文》2023,(44):33-34
<正>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读写融合式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落实,可促使阅读与写作教学相互促进。但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全面了解,并对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了然于心,从而为学生构建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框架,进而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用“读”来解决“写”难、创新难等问题,并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在实施各种形式的策略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教学培养,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重视,其中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阅读与写作的教育,积极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有效创新,适应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阅读的能力,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培养,实现新课标的要求。首先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重点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进行积极的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与学生的思想特点,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阅读与写作分别属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两个公认的难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对这两方面的研究与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创新理念,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起来,彼此渗透,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成效,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各级学校语文教学效率较低的现状,认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注重书评写作教学是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提高高校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指出改善高校书评写作教学应该从四方面入手:精选评价对象,提升阅读内容质量;扩展阅读视野,拓深思考认识程度;广泛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积极撰文,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新的教学理念,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如何把握好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特别是学生家长,他们对孩子的写作成绩的提高非常关注。其实,语文教师也很头疼写作教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没有"定法";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确实有"法"可依。本文就优化方法、提高写作能力,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给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从曾经的"教师本位"到如今的"学生本位",要求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要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本文旨在明确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探讨二者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能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发掘其对语文教学的深刻意义。新课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水平,用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存在着学生的学习负担重,教师忽视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实现语文新课改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在阅读和写作中渗透生活化理念的方式,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基础阶段,其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由于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学生的思路比较窄,对于农村小学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教师更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深入挖掘现有的教材,将小学生的生活、阅读与写作进行充分的融合,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农村小学生活、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应当创新语文写作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写作练习中。所以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熟练掌握写作标准要求和创新写作教学方法,运用引导和启发等众多教学模式,使学生提高写作兴趣。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开展语文写作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并提出具体的写作教学策略,希冀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72):59-6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教学的重要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运用,两者密不可分。语文阅读量能够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写作能够反映学生的语文阅读。部分教师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缺乏认识,采用模板化教学,课堂不生动活泼,影响初中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下降。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朱晓琴 《成才之路》2020,(10):80-81
作文教学一直语文学科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师可以结合生本教育理念,把语文作文教学推向一个新高度。语文作文教学和生本教育的结合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潜力,使得作文变得更生动。教师可以通过写作与阅读结合、倡导学生批改作文等方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81):60-62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小学时期的阅读和写作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读与写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有效激发学生爱上读书、爱上写作,既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需求,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和写作,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实践需求,从兴趣激发的角度、从"以生为本"的层面对阅读和写作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从"悦读"和"趣写"的语文课堂模式进行探讨,以"悦"和"趣"为抓手,创新教学思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读、写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的重要的两项,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读写不分家,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树立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情感,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效率,形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循环模式。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借助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通过积极的阅读拓展知识面,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提高他们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针对有效整合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模式展开讨论,力求能够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