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发展而言,六朝志怪小说是唐传奇的前身,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共性.本文从小说作者的创作意识这一角度,阐述了二者尤其是六朝志怪小说的特点,旨在说明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传奇创作意识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2.
就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发展而言,六朝志怪小说是唐传奇的前身,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共性。本文从小说作者的创作意识这一角度,阐述了二者尤其是六朝志怪小说的特点,旨在说明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传奇创作意识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宣教色彩的淡化看唐传奇对六朝志怪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阴阳互补的观念影响到六朝志怪 ,使其中许多爱情故事 ,都蕴有阴阳互补的思想 ,有着或多或少的宣教色彩。至唐传奇这种色彩逐渐淡化 ,小说家借传奇故事写现实生活 ,不再相信鬼神之实有 ,表现了对六朝志怪的超越 ,从中也显示出文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六朝志怪小说与诗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受到中国诗歌传统的影响,六朝志怪小说中,有许多诗歌恰到好处地融入小说,这些诗歌与小说相融合,对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及意境的开创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形式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成为我国古代小说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中人鬼之恋题材的开发有一个从模仿六朝志怪到独立创造的过程;将志怪的荒诞审美情趣与传奇的细腻笔法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画,从而使唐代人鬼之恋小说具有了新的艺术品质;而这种小说艺术的成长,又与道教精神的影响分不开。  相似文献   

6.
《搜神记》和《聊斋志异》都是以描写鬼怪妖异为内容的文言志怪小说,分别代表了六朝和清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聊斋志异》在继承《搜神记》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它吸纳唐传奇的文体特征,以传奇法志怪,在艺术成就和思想内容上都达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与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显著区别 ,在于成功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圆形人物。本文以钱塘君、李娃形象为例作了论析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集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传奇的特点于一身,成为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本文从《聊斋志异》的形成背景及作品本身出发,分析了作者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心理驱动力,通过对他的这种心理的分析,从而可以使我们对作者及作品有新的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和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书房的名号,“志”是记述,“异”指离奇的故事。近300年来,《聊斋志异》以它奇诡靡丽的采、曲折灵幻的情节和渊雅精深的意蕴,风靡天下,不仅标志着我国传统志怪小说的中兴.而且代表了言小说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又吸收了唐传奇的现实主义手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把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把幽冥世界世俗化,通过狐魅鬼怪的故事来揭露和抨击社会现实,抒发了作内心的强烈愤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说艺术源远流长。自魏晋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说 ,经唐传奇、宋话本 ,乃至明清小说 ,逐步完善、丰富自身的表现技巧。其中 ,唐传奇时代 ,使小说成形 ;而明清时代 ,特别是《红楼梦》的出现 ,使中国小说艺术达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唐传奇有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它的人鬼之恋小说在六朝志怪的基础上已将着眼点从鬼神之怪转向人事之奇,通过描写人与鬼的婚恋来反映世俗爱情并为女鬼形象注入了人性的光芒.让唐传奇中的女鬼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人鬼恋作品的层出不穷具有超现实性和社会风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牛僧孺的《玄怪录》被公认为是唐传奇专集的代表作品。与六朝志怪小说、唐初盛期传奇单篇及专集相比。作者在艺术上刻意探索、自成风格,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作者创作意识的更为自觉;在叙事方式上有意摹拟人物对话或分层叙述;在怪异的故事情节里加强人物性格的塑造;善于营造诗意美的意境。反映出作者兼重史辞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唐代称小说为“传奇”,是因为它“作意好奇”,鲁迅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唐代小说秉承魏晋六朝小说“志怪”的特点,常写一些神鬼怪异的故事,但这些妖怪却又具有人的气质和性格,充满现实生活气息。中唐时期作家沈既济的《任氏传》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河西学院学报》2016,(6):77-82
王度的《古镜记》是初唐传奇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从题材上讲,它属于志怪小说,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六朝志怪小说的粗陈梗概。《古镜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意在阐释"明神道之不诬"向"始有意为小说"的过渡。小说由十二个相互独立的小故事连缀而成,以一面古镜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的神异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古镜信仰及唐代文化。文章结合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的镜文化及唐代士人的文学作品来分析《古镜记》与唐代士风的内在联系。鉴于此,从中国古代的镜信仰文化、唐代士风分类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桃花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杰作,它是在《搜神后记》、《异苑》等志怪小说同类题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桃花源记》的深刻寓意和艺术成就,远超六朝志怪小说.其叙事忽有忽无,变幻莫测,体现了志怪小说的一般特征.其社会思想渊源,与《老》《庄》思想最为密切,有道教影响的痕迹,而与魏晋玄学及佛教无关.  相似文献   

16.
志怪小说是六朝小说的代表作品,似乎已成定论。但这仅是现代小说观念指导下的选择,六朝人将志怪小说归入史部,其小说观念显然与之不同。志怪小说历史地位的变化凸现了两种不同小说观念的矛盾,面对如此现状,六朝小说研究应该摆脱现代小说观念的影响,尊重六朝人的小说观念,突出六朝小说研究的民族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道教是东汉末期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期。而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经过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逐步发展,到唐代终于迎来它的成熟期,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成熟。道教在唐代对各个阶层特别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深刻影响,极大地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这种影响不仅包括形式也包括内容。本文拟通过唐传奇《玄怪录》中的《张老》《裴谌》篇及《传奇》中的《裴航》篇来窥探道教对唐传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逐渐走向成熟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它吸收了汉魏六朝时期"志怪"小说的精华,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王度《古镜记》作为唐传奇的开篇之作,在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无论其在小说的内容或是艺术创作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六朝志怪”与“唐代传奇”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其文体、主体、表达方式等方面异同的考察,可更好地探析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发展和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汉魏六朝志怪小说营造了一个奇幻神异的动物世界。六朝志怪中的动物描写具有独特的审美形态和审美价值:动物形态奇异,幻化灵异,功力神异。这种独特的动物描写的审美形态使得六朝志怪中的动物集神、仙、鬼、于一体而具有神异之美、荒诞之美和奇幻之美。这种审美不仅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美学思想影响,更是汉魏六朝文人审美自觉崛起和突围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