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承和传播优秀的文化是编辑工作的使命。无论编辑规范还是编辑创新,其目的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因此,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应该是建立在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传播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当代编辑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担负着采集、加工、优化、积累和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重任。承担着对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一份责任。当代编辑必须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创新型文化建设而努力,这是当代编辑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3.
编辑是要有一点文化追求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欢 《编辑学刊》2010,(3):28-31
在数字化浅阅读和文化浮躁心态冲击下的当下,精品出版物成为出版界共同的呼声,如何才能做出拥有文化生命力的优秀出版物,编辑具有文化追求是必备要素之一。本文从自身感受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编辑应该具有文化眼光、文化追求、文化自信、文化积累和品牌意识,这是编辑的职业追求和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4.
我在编辑工作岗位上已工作了38个年头,可以说是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编辑事业。38个春秋的风风雨雨,使我饱尝了编辑工作的甜酸苦辣;从幼稚逐步走向了成熟。这里从个人体会来谈谈报纸编辑应有的素质。 报纸的编辑工作,它的基本特点,是以新闻报道为主体,以版面为载体,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特点。从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 ,编辑主体的编辑活动 ,无不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整理社会文化、建构社会文化、传承社会文化。所以 ,编辑是一种高尚的事业 ,编辑主体肩负着神圣的社会文化使命。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编辑工作是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  人类社会的文化大厦是由广泛的编辑活动建构而成的。编辑活动在整个社会文化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编辑工作乃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对出版工作全局起着枢纽作用 ,具有深远影响。编辑工作的质量 ,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出版活动另外两个重要环节———复制、发行的效果 ,诚可…  相似文献   

6.
王学彦 《出版参考》2023,(3):48-51+55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决策。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时代主旋律具有重要意义。图书编辑作为出版的中心环节和核心资源,在承担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使命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要求是什么?作为传承了千年的文化职业,图书编辑在时代大潮中如何肩负文化使命?本文着重分析探讨图书编辑意识形态素质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和提高图书编辑意识形态素质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7.
编辑文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编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编辑学”从无到有,现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它的发展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相一致的。编辑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者们,通过借鉴和吸收现代诸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努力寻求和探索适合编辑工作实际和编辑规律的研究途径。新世纪的编辑理论研究需要创新,学科的观念要开放,学科的内容要拓展,学科的方法要多样,这样,我们的编辑学研究才能更加深入。笔者提出用“文化学”的视角来看编辑工作,是因为编辑工作本身是文化工作,编辑事业是文化事业,编辑使命是文化使命,还因为这是编辑交叉学科的研究与探索的尝试。编辑文化编辑文化编辑的定义有很多种。从编辑的社会文化学地位来看,“自书籍产生以来,编辑工作都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和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阕道隆《书籍编辑学》)编辑不仅仅是图书的编辑,还包括电视、杂志、报纸、电子出版物等所有出版物的编辑。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概括起来说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狭义的文化,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即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狭义的文化强调的是精神文化。二是广义的文化,它不仅包括精神文...  相似文献   

8.
关心当代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注意各门学科的探讨和进展,致力于开拓、创新和文化积累,是编辑工作者庄严的时代使命。明至末季,国势坐困,在内外诸条件的撞击下,思想文化方面迸发出近代启蒙的先声,编辑事业中出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控制对编辑事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人类社会从混沌走向有序,从蒙昧走向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验和行为心理,最初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承传,当群体创造的文化需要作为经验和社会思想行为规范加以综合规定时,无意识的自然承传再也无法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社会历史地呼唤文化的物化者及承载形态。编辑活动正是在这一历史的呼唤下产生并逐渐走向自觉的。可见,有意识的编辑活动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是随大众传播事业的兴起而诞生的,编辑活动的内  相似文献   

10.
李志红 《采.写.编》2021,(10):129-130
在出版新时期背景下,出版社编辑需重新审视时代特征,坚守岗位,重塑文化体系,以此成为一名优秀编辑.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期编辑的素质要求,并从价值导向与文化选择两个方面予以论述,经由提高文化认知觉悟、提升职业核心素养、坚守文化传播使命、注重文化价值开发,进而锻炼编辑的综合能力,促使出版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的文化事业中 ,编辑已成为文化传播和文化出版行业中的重要角色。这一角色注定了她与文化不可分割的联系。离开了文化 ,编辑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不论是文化选择、文化积累、文化传播 ,还是文化建构 ,都离不开编辑的参与和劳动 ,编辑在一定程度上导引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对于编辑与文化的这种血缘关系 ,人们早已有所认识 ,但在社会不断改革发展、文化实现转型的今天 ,这种认识仍需不断地深化 ,编辑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建构意识还需要极大地增强。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参与文化建构的基础对于编辑与文化的关系 ,在不同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12.
孙悦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54-255
古人云:职之所在,责有攸归.作为一名编辑,担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知识的责任.编辑是当代文化大生产中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与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编辑只有具备文化意识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文化责任,才能推动编辑出版事业的健康、合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编辑主体作为出版活动的中坚,必须具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的思想文化素养;坚守以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工匠精神为基点的职业追求;树立以优化知识结构和实现自我超越为动力的终身学习意识,勇担时代使命和文化责任。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中国出版业繁荣兴盛;把握编辑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出版行为;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全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面向世界,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编辑要树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中华民族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特殊时刻,中国编辑群体要开拓宽广视野,把握历史高度,弘扬人文精神,深入文化层面,对文化、媒体和编辑三者关系进行高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的再思考和再认识,从而进一步认清编辑界尤其是领军人物的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编辑业绩。为此,有必要建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图书选题策划不仅要求编辑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更需准确把握读者的消费心理。面对当下我国文化消费心理现状,图书编辑在选题策划的心理考量环节应树立图书出版的民族文化使命,减少对社会文化心理的不良影响,正确引导和调控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大众对传播质量的需求层次提升,编辑职业也开始逐渐迈上专业化的道路,编辑工作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今天做编辑,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编辑工作的特性决定了编辑个人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字与文章的素养,二是知识与思维的素养,三是责任与使命的素养.一个编辑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完成工作任务,进而成为一个有效编辑.  相似文献   

17.
编辑是一种高强度的智力劳动者,在我国现代文化建设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出版社的任务是通过出版工作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出版工作由编辑、复制和发行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前提,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复制和发行的效果,因此传统的观点认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社工作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编辑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服务者与创新者,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负有弘扬文明、繁荣学术、资政育人、改革创新的特殊使命。学术期刊编辑应当明确自身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编辑,是一种文化职业的称谓,更是一种文化事业的概念;既是一种精神生产,又是一种文化创造;更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升华--心灵世界的"凤凰涅槃". 编辑职业,为人作嫁,往往与不断升迁的位子、月月增多的票子、越住越大的房子、渐趋豪华的车子以及日益聪慧起来的孩子无关,编辑很难使自己的生活"五子登科".  相似文献   

20.
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不仅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媒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使命。本文以新疆伊犁河谷民族新闻事业、民族文化现状为例,对民族新闻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进行了思考。旨在为当前民族文化保护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