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是一种有理性、有信仰的动物,这就告诉我们,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应该在珍爱生命、发展理性和超越自我等方面下工夫,应注意处理好人的动物性、理性和超越性之间的关系,追求崇高,活出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理性是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和重要传统。人是感性的动物,更是理性的生灵,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情感和欲望,更在于人的智慧和理性。文学即人学,西方文学以探讨人和人生见长。西方文学史就是一部人的精神发展史,一部关于人的欲望与理性不断反拨与调整的历史,一部不断探索人的善境的历史。本文试图对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古典主义文学理性观念的发展中,探析西方文学人的观念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是理性的动物."其实,人的理性在于人有修养、有思想、有智慧.人之为人,因理性、有修养、有思想、有智慧而与别的动物相比显得无比的高贵和伟大.  相似文献   

4.
人的精神(意识)由理性、情感、意志三个部分组成。人作为精神存在物,也就是说,人是理性、情感、意志动物的统一体。一、人是理性动物。主要体现在:人是自觉的动物;人是能动的动物;人是有理想的动物。二、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对于人的作用有: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调节人的活动方式;制约人的能力的发挥;协调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三、人是意志动物。意志对于人的作用有:对认识活动的调控;对实践活动的调控;对情感生活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曾给人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即“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将理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那么理性到底是什么呢?理性是人类对感性世界所从事的持续不断的观察和思考,是人类试图找出客观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一种认识过程.人类的理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不断得到深化的.人类的理性也不是无源之水,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理性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卢佐兴 《新作文》2004,(4):37-38
写出动物的“人”性,我认为是一个很独特的教学点,这是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后一个深刻的体会。我深入地发掘课本资源后认识到,出自名家之羊的动物之所以不同于凡俗,不同于学生的习作,在于他们把动物都作为了一个承载人生思考的寄托物,写动物其实是在写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性的反恩。而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本的过程中确能受到一些人性启迪,但要上升到动物“人”性的理性  相似文献   

7.
汉代动物赋不重体物,或纯粹说理,或在体物的同时有所比兴寄托.东汉末年,赋家多以动物寄托身世之感.建安动物赋一方面承继了汉代动物赋有所寄托的传统,同时将这寄托深化,融入身世感怀,抒情性增强.建安动物赋有情感,有辞采,蕴含着理性的思考,表达着人生的感慨,摇曳着文学的风姿,影响着六朝咏物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上看,"三生教育"是人生的根本性教育,是让人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人生教育,是通过关爱人的生命成长、激发生命价值从而惠及社会良性发展的教育,也是人才和人格形成的生命动力之基础教育。"三生教育"的深层底蕴,应当深入到人的生命理性、生存理性、生活理性中去,这样就会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共人本主义哲学精神结合进来,即通过"每个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而实现"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的、既是个体的又是公共的人本价值精神。"三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类从粗野的猿类进化成万物之灵,从饮血茹毛的暴虐变成人性化的仁爱,从刀耕火种的贫瘠落后变成现代的文明发达,其重要标志和力量的源泉就是有理性。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从动物而来但高明于动物,就在于人拥抱理性不分离,唱响理性赞歌,高扬理性大旗,追随理性,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人学是在反对传统人学的理性至上,把人归结为理性的动物的观点的过程中开启西方人学的现代发展方向的。现代西方人学是非理性主义的人学。在实现非理性主义转向的过程中,现代西方人学的发展经历了意志主义人学、生命哲学人学、存在主义人学、精神分析人学、法兰克福学派人学、宗教人学和哲学人类学等多种人学理论方案和流派的相关嬗变。现代西方人学是现代西方社会人的存在状况的理论观照。她以人的本体论地位为人学的成立论根基,以非理性概括人的本质,以孤独反映人与人的关系,以悲剧和虚无厘定人生的价值,以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确立人学从而哲学发展的价值取向。认真总结和吸取现代西方人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单元要旨】理性人生 人生是灿烂的华章,要有激情去热爱.要有心情去享受,但更需要有理性去思索、去构建。本单元理性地剖性人生;有阐述理想的,有阐述信念的,有论述人生价值的。阅读本单元章要通过思索,咀嚼外之意、外之理,并对照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用行动成就一个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论述了对幸福的观点。从理性的角度认为,在善的体系中,那个最好的、终极的、自足的、最完满的、以自身为目的、最高的善就是幸福。追求幸福的生活体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性,这就是人能够通过主动选择理性生活来过一种道德生活。他认为思辨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人生。从感性的角度认为,幸福的生活必然是快乐,这样他把人的心理体验、情感体现拉入到幸福中来,力图克服把幸福空洞化,体现了其理论的调和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希腊神话的特征之一是与人生的谐融与贴近。诸神都与人间生活、人类情性有着种种联系和共通之处,神人同形同性,表现了人类自身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希腊神话特别注重情感和理性的适度表现,诸神是情理的完美统一体。只有在理性与情性之间,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希腊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
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人生作为一种真、善、美的人生,是人理当追求的幸福人生。人的本质是德性的动物,德性是人的生命的最高发展,德性彰显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以形成人为目标的教育,必须重视培育人的德性,促进学生走向德性人生。  相似文献   

15.
1.人既是政治动物,同时又是理性动物.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行德,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知德.  相似文献   

16.
尹璐 《现代语文》2006,(7):87-89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所著的一部以思想智慧光芒而引人入胜的小说。文本中展示了作家作为生命存在体的诸多困惑与苦恼。他以小说进行探索,探索人的存在状况,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即从人类存在所面临的肉与灵的矛盾挣扎,媚俗及偶然性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入手进行论述,从而展开人对本身现世存在的生存困境的思索。一、灵与肉的存在对灵与肉的存在这一千古之谜,人们一直都在进行孜孜不倦的探询。几乎所有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论述中,都论及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是由于人具有理性。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标志。关于理性之由来,普罗…  相似文献   

17.
理想是人一生的追求,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是平庸的人。学校也有理想,它是基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理想交叉点的完美结合,是心灵对话与交流的理想场所,是理想教育内涵与人格塑造的理性追求。理想的小学是人生理想发展的出发点,是放飞人生希望的起跑线。建设理想的小学,是学生  相似文献   

18.
韩震 《教学与研究》2005,12(12):51-56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人的发展而言,哲学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它可以提升人的素质,使人变得富有理性,使人有坚实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使人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使人的言行富有条理.努力学习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人是理性的动物。但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并非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是需要以某种活动通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的。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  相似文献   

20.
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情感可以左右人的理智,调节人的行为。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使其具有深刻的理性内涵和优秀的情感品质,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