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非学历双语教育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双重制约因素,直接影响着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本文就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以及双语语言和双语学生三对制约因素提出几点求解策略,为消弭双语教学中的现实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非学历双语教育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双重制约因素,直接影响着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本文就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以及双语语言和双语学生三对制约因素提出几点求解策略,为消弭双语教学中的现实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语言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工具,更是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教师交流离不开的手段.因为教师的任务是要通过语言来完成教育教学,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语言有着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师语言形式逻辑不清晰,缺乏情感性、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等....  相似文献   

4.
教学问题主要是教师语言行为问题;注重教师语言行为的品质是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教师队伍语言行为的品质关系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5.
张倩  李晴 《地理教育》2013,(11):53-54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口语表述是顺利实施地理教学活动、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地理课堂教学口语表达访谈调研以及初高中地理教育实习基础上,概述分析地理课堂教学语言表述口语化存在问题,多反映于本科师范生实习、新教师或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教学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职业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学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李如密认为,教学语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作为教育的手段,这种语言文化充满着“语言风采”、“韵律”、“婉丽”、“富于变化的表现力”等等,创造着心灵世界的碰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能够体现教师口语之美、展示教学语言之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境外办学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境外办学汉语预科教学阶段存在语言环境、教师水平、软硬件设施等诸多现实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汉语预科教学,让学生能顺利进入并顺利完成专业学习,成为境外办学项目组织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万莉 《教师》2014,(13):108-10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语言来交流信息,协调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而幼儿教师是幼儿接受正规教育的启蒙教师,幼儿的语言教育主要是口头语言教育,幼儿教师听说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职业口语主要是指教学口语。教学口语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珊珊 《考试周刊》2012,(54):123-123
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工具.对教师的教学来说十分重要。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学生运用政治学语言不准确、不科学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好语言的准确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信息载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教师授业解惑、培养一代新人、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十分重视教师教学语言的修养和艺术,他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许多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存在着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不一,双语师资紧缺,学生双语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等问题,并通过归纳探讨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藏汉双语教学质量,最后总结出基于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倡导信息化的双语教学课堂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而教学评价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常用、也是很重要的教学语言。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小学生很看重教师的评价,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犹如一泓清泉,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如一盏导航灯,可引领学生顺利到达认知的彼岸。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学语言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因此,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几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职业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学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李如密认为,教学语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作为教育的手段,这种语言文化充满着语言风  相似文献   

15.
幼儿时期是每个人学习、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时期,语言教师应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幼儿学习语言。整合课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模式,深刻影响着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它启发着教师在有机结合、有机渗透教育体系中的不同要素和成分,从而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分析幼儿园整合课程体系,提出优化整合状态下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策略,为幼儿语言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心灵的最基本的工具和最主要的桥梁。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首先要靠教学语言来完成,而“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就是说,教育教学成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修养水平的高低。因此,语言修养应成为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与修养的极为重要的课题。教学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其次还有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行为语言和物质语言。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语言讲授。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自己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学生学习收获的大小。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教学中,特别是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进步,与其教学语言息息相关。在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水平、质量、风格等都会直接体现出来。基于目前存在着有些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语言能力、活力欠缺乏的现象,就必然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不断探究教学语言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在面对小学生授课时的能力,准确把握语言,用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有乐趣,把语言能力充分运用于教育当中,使其在教学中有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三尺讲坛是广大人民教师辛勤耕耘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教师如同燃烧的红烛,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同时也为教育事业创造出无限的教学艺术之美。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之中,尽管有声教学语言占有着主导地位,但只有与无声教学语言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本文从无声教学语言的教态美和板书美两大方面赞颂教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20.
杨丽华 《学子》2014,(8):4-4
语言是交流的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它独具的风韵和格调使之在语言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的语言包含着教师的炽热情感,关系着教师对学生的深情厚谊。情感是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是教育之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