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3,(11):36-37
编者按:2013年6月,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经过缜密而严格的评审工作后于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网站(http://www.capt.cn/)公示并揭晓。今年参加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评奖的项目共有100项,是历届最多的一次,经评审委员会评定,获得第六届"王选奖"共73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27项。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共有221篇,也是历年来最多的,这表示王选奖及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这个平台越来越得到广大会员的认可和积极参与。本刊特采访了"王选奖"报业与广电评审组组长,并对一等奖获奖项目进行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专讯     
企业新东方携手圣智学习出版集团打造iEnglish教材方正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本刊讯(记者王化兵)11月13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宣布将在听力口语品牌iEnglish项目上与Cengage Learning(圣智学习出版集团,即原Thomson Learning)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07,(11):48-49
<正>11月15日,时隔两年之后的第三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在福州颁奖,共有8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和11项三等奖产生,来自全国主要通讯社、报业、广电和网络媒体的新闻技术工作者200多人出席了颁奖仪式。包括由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公司、新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云南西双版纳报社申报的"基于ISO10646的维、哈、柯、傣文电子出版系统研发",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浙江新动力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数字报刊与跨媒体出版系统"等8个技术创新项目获得一等奖;由上海文汇新民集团印务中心和方正电子联合申报的"报业印刷中业务流程再造,生产管理数字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实现"等13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图说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是中央国家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之一,以服务于我国新闻事业,激励数以万计的新闻科技工作者,努力创新传媒科技为宗旨的。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根据2013年工作计划,正开展2013年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评选活动。2013年5月14日,"王选科学技术奖"项目评审专家对中央电视台新台址进行现场考察。此图为央视新台址外观。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2016年7月21日,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届三次理事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2016年度《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银川市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贯彻十三五规划,构建舆论引导新平台"。本届年会颁布了2016年度"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20个。经过专家评选,从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300多篇论文中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3篇、二等奖52篇。宁夏自治区宣传部领导、来自全国各地报业、通讯社、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新闻技联各位领导、各位与会嘉宾、各位同业: 大家好!首先我要代表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祝贺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20周年,同时还要感谢新技联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紫光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你们的大力支持、帮助和辅导,今年黑龙江报业多通道跨地域多媒体新闻制作共享平台项目,获得了国内传媒业科学技术的最高奖项——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业界的厚爱,也是我们的荣幸!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近日,第三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在福州颁奖,共有8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和11项三等奖产生,这也是王选院士逝世后,以他命名的这一重大奖项的首次颁奖。来自全国主要通讯社、报业、广电和网络媒体的新闻技术工作者200多人出席了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8.
北京,1月6日,下午1点半,参加首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的新闻技术工作者们已鱼贯走进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厅。共同的荣誉——“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的颁奖盛事又将五湖四海的新闻技术工作者代表欢聚在了一起。作为此次一等奖获奖项目之一——《卫星广播电视监测系统》项目组成员丁汶平,一边和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一边走向领奖席。看着他端坐在领奖席后,记者随即跟了上去,和他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第六届"王选奖"报业专家评审组组长孙宝传如何以创新的理念、先进的科技、务实的运营,捅破"赢利模式"这块"天花板",实现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这是摆在报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报业第六届王选新闻科技奖一等奖的获得者们,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这方面作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专稿的命运     
每年的广播评奖,都有新闻专稿这个项目。“新闻专稿”是个什么呢? 查阅《广播电视辞典》,未得要领。它说是“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第七届"王选新闻科技奖"杰出人才奖记者:获得"王选人才奖"有何获奖感言?毕江:对于获奖,并无特别感受可言,只希望感谢给自己发展机会的工作平台。在北京电视台二十三年的时间里,不论是日常事务、工程项目、科学研究还是科技论文,不论是参与过程、领导团队还是独立面对,哪一项也离不开平台的支持,以及方  相似文献   

12.
穆青同志是新闻界的名记者、好领导,也是我们新闻技术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对新闻现代化建设的执着追求,对“中国新闻技联”的热情支持,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里。我国新闻事业的信息化起步于“748工程”,1974年8月,为改变手工铅排的落后局面,实现新闻出版印刷的自动化,国家计委批准了研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立项申请,这就是后来王选同志为带头人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研究项目(即748工程)。新华社是这一工程项目的发起单位、研制单位和第一用户,穆青社长和他的前任曾涛同志自始至终给予了积极支持。经过近10年的曲折和艰…  相似文献   

13.
我所想让"告别"的,当然只是"新闻策划"这种提法或者说这个词儿——所以特意给它加个引号。何出此言?不妨从"新闻策划"由新到滥、由香到臭的遭遇谈起。我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新闻策划"这个词,但是我到现在仍然认为这绝对是个好创意——尽管这创意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23日,中国传媒科技界的最高人才奖项——"王选新闻科学技术人才奖"在江西南昌首次揭晓。北京大学教授陈堃銶等六人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成就奖",新华社技术局副局长高连涛等十人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江西省省长助理胡幼桃、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谢胜和等为"王选新闻科学技术人才奖"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相似文献   

15.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代表着中国传媒业科技进步的最高成就,“《天津日报》全信息标准数字化智能信息系统”能获得“王选奖”项目奖的一等奖,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在此,感谢王选奖的各位评委对天津日报工作的关怀和厚爱,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在项目开发上给予天津日报的无私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03年5月,国内第一个具有网络问政性质的平台——"网上民声"在山东烟台诞生.负责创办这个栏目的胶东在线当时成立仅有一年时间,由烟台广播电视台主办,2009年10月,"网上民声"经过六年的发展和积淀一举荣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名专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是烟台新闻史上第一个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填补了山东省网络新闻作品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空白."网上民声"是地方网络媒体探索网络传播规律,利用互联网协调社会,积极打造精品栏目的一个生动典型."网上民声"也在国内较早地擎起了"网络问政"的大旗.  相似文献   

17.
是什么吸引这么多的年轻人进入新闻行业?是什么支撑他们坚持这个职业?又是什么迫使他们离开这个爱恨交加的行业?因首先报道"三鹿奶粉事件"而为大家熟知的简光洲如是作答——想说爱你,并不容易"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把这句形容婚姻的名言放在记者这个行业,也同样合适不过。  相似文献   

18.
日前,在由新浪新闻主办的2016未来媒体峰会上,与会者讨论了未来媒体向何处去等问题,以下为与会专家对此问题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认为: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崩塌,而新的商业秩序尚未建立,未来媒体的新商业模式是什么?未来媒体走向何处才是正途?答案是浸媒体、大平台、大数据.未来的传播将不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技术为支撑,而一定是在一个大平台上的整体运营.谁有互联网的平台,谁有作为主体的用户,谁就有未来.依靠大数据,只有平台才能聚合大数据并进行处理,未来传统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就要向这个方向发展:汇集原生数据,生产自身的用户数据.  相似文献   

19.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的,大河网"焦点网谈"在先,《大河健康报》"健康话题"在今。"焦点网谈"2006年获奖,是中国互联网首个"中国新闻名专栏";"健康话题"今年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名专栏),是河南省纸质媒体首个"中国新闻名专栏"。"健康话题"为什么能获奖?评委们说,是因为它独具的科学评论的特色。为什么是"独具的"?因为其他媒体没有。什么是"科学评论"?就是以新闻评论的笔法阐述科学观念、科学知识。这就是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新闻应该是什么?——今天白宫应该向媒体发布的"新闻台词"、"新闻关键词"是什么?每天,由美国总统在白宫召开的最高层会议,主要的时间讨论的不是别的,而是通过一个口径、一个关键词,确保美国媒体乃至世界各国媒体与政府都关注的议题。这个由白宫策划出来的议题,把议题设置和新闻选择的权力紧紧地抓在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