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文化在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的渗透日趋显著,数学文化以数学史、名著、生活与科技等方面与数学试题进行融合,从而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考查.这里以安徽省2022年中考数学试题为例,探讨数学文化在中考试卷中的分布特点及试卷中融合数学文化的主要途径,为初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在中考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中,以数学史为背景,取材于数学名题、数学名著中的问题,适当地加以改编,是命制中考数学文化试题的一个热点.本文以一元二次方程的几何解法为例,分析和研究数学文化试题命制的方法,为老师们提供参考.1源于数学史料的数学文化题的编拟  相似文献   

3.
从经典文化、数学名著、数学思想、学科融合、科学技术、数学交流等六个方面,对2023年各地中考中的数学文化试题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4.
彭春芳 《初中生》2016,(6):24-26
投影与视图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中考的必考点.视图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单独考查,投影常与相似三角形综合进行考查.下面以2015年中考试题为例,对各个考点分类解析,供你学习时参考.考点一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例1(2015年鄂尔多斯卷)(1)一木杆按如图1所示的方式直立在地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它在阳光下的影子(用线段CD表示);(2)图2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中考尘埃落定,各地中考试卷相继出炉,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201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秉承以往的命题风格,试卷结构保持稳定,特色鲜明.试卷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标》)和《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数学)(以下简称《考纲》)中有关评价的基本理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中考压轴题的综合性强、考察面广、方法灵活多变,对学生数学能力要求很高.其实,大多数综合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考查的还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在基础知识上的综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综合题有恐惧感,是因为平时没有很好地总结经验、规律,没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下面以一道中考压轴题为例,解析数学综合题的变式训练.原题(2015泰安)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数学中的"三个一次",即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次函数,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它们经常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各地中考出现不少此类题型,本文以2015年部分中考试题为例,进行归纳解析,供参考.一、一次方程(组)与一次不等式(组)结合例1(盘锦)为支援灾区,某校爱心活动小组准备用筹集的资金购买A、B两种型号的  相似文献   

8.
从中考阅卷情况看,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失分严重,这恐怕与当前名著阅读现状有关.下面笔者结合2010年各省市中考名著题,谈谈自己在名著阅读指导上的点滴思路,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中考试题中,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联袂出场的试题层出不穷.这些试题设计新颖,灵活性较强,与四边形的知识和其它数学知识结合较为紧密,综合程度高,难度较大,是增强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数学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下面以中考试题为例,就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结合的问题作出分析,仅供参考.一、一支双曲线与四边形结合例1(2015年陕西)如图1,在平面直角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中考更加注重了对数学文化的渗透,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文化考查日益凸显.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以古代数学名著为背景、以数学故事为背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背景、以优美的数学图案为背景、以数学游戏为背景以及以我国现代科技成就为背景.  相似文献   

11.
"学习型"试题,是指命题者遵循约定的规则,提供一些学生未学过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数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操作等形式实施即时学习,并运用现学所得的知识方法探索、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的试题.近年来,"学习型"试题以其新颖的形式、全面的考查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中考命题者的青睐,成为中考的热点.2015年福州市中考数学第24题(以  相似文献   

12.
<正>二元一次方程是方程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中考的常见知识点.当前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实际问题频频亮相,其中以实物为背景的方程组应用题更是备受关注,现举例说明.一、以书本为背景例1(2015年北京中考题)《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它的代数成就主要包括开方术、正负术和方程术.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九章算术》中  相似文献   

13.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两个重要内容,中考中都会重点考查到它们.下面以2007年的中考题为例,来说明如何综合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方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课题学习类"试题在近年各地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这类试题首先呈现没有学过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数学方法等情境,让考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操作、自主研究等方式进行即时学习;然后进行概括、归纳、抽象,并运用所学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本文以2015年中考试题为例加以说明.一、类比探究型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中考备考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基本模型,透析数学问题的本质,突破解题障碍,这是研究初中数学解题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解题技能提升的捷径.其中"一线三直角"全等模型、"手牵手"相似模型和共圆导角模型在很多中考问题的解决中有着重要作用.下面,笔者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说明如何应用基本模型,有效突破问题障碍.一、考题再现题目(2019年丽水中考题)在等腰  相似文献   

16.
陈德前 《初中生》2015,(15):4-8
为了更好地把握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明确中考改革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根据2014年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预测2015年数学命题的趋势,并提出以下的复习对策. 一、依标据本,突出基础 各地中考数学命题的根据都是新课标和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考试的重点,许多题目是“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原型,或是源于课本并适度拓展的引申题.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建模"解决应用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中考的一大热点.2015年淄博市中考数学第22题以"修建蓄水池,屋顶收集雨水"为背景,考查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题型新颖,引人注目.笔者作为今年阅卷的亲历者,有幸欣赏到许多优秀的解题思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典型错例,而这些正  相似文献   

18.
《全国数学中考考法分析评价报告》(2014年版)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供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及数学爱好者阅读研究用的图书。该书的主要特点有:可读性本书从不同角度对2014年全国170套数学中考试卷中的试题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在2013年版的基础上新增了中考命题技术例析,加深了对值得商榷的试题的剖析。前瞻性本书作者全部是多年参加中考命题的专家,有着丰富的中考命题经验。本书对2015年中考命题趋势进行了预测,能够帮助读者准  相似文献   

19.
中考数学命题更加关注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以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一线数学教师应加强中考数学试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以2022年无锡市中考数学第27题为例,基于模型思想的视角呈现解法及价值分析,给出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数学压轴题为例,从操作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入手分析讨论数学中考试题命题和解法的妙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