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兹飞 《钓鱼》2003,(12)
“野钓用饵,无需雾化”,这是云南一位钓友发表在《钓鱼周刊》(见2002年6月20日)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二十多年来,笔者也这样认为,在自然水域用雾化饵料钓鱼,效果极差。三年之前,也曾尝试用悬坠钓法钓鲫,失败了几次,也就放弃了。所以多年来,与大部分钓友一样,凡在自然水域野钓,都采用传统钓法,固态饵料撒窝,非雾化饵料作钓饵。但今天,经过一年的理论学习和随钓友多次野钓的实践,笔者的看法却有了转变:野钓也可以用悬坠钓法和雾化饵,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鱼情、水情、天气等客观条件,如何解决小杂鱼聚窝闹钩,如何正确观标提竿。促成这一转变的是…  相似文献   

2.
王亮 《中国钓鱼》2005,(6):55-55
近几年,随着垂钓活动的发展,使用拉饵的钓法在广大钓友中越来越盛行。拉饵已经不是竞技塘中钓鲫的专利了,在一些水库、野塘等自然水域,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人使用拉饵钓鱼。有一些钓传统钓的钓友感到在野水域使用拉饵挺困难,其实你只要在钓组配备和饵的状态上稍微注意一下,你也一样能成为拉饵高手。  相似文献   

3.
小药五哥 《垂钓》2006,6(11):24-25
每年钓鱼季节到来时,喜爱野钓的钓友开始呼唤志友、搭帮结队,长途跋涉地向水库、湖泊、河流等大自然水域进发。在辽阔的自然水域,若想有好的收获,就需要对野钓相关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本文将详述野钓必备常识和实战钓法。  相似文献   

4.
任志新 《钓鱼》2006,(3):36-36
在自然水域钓鱼,使用商品饵的悬坠钓法要不要参照竞技用饵的法则即既重视饵的腥香品质又注意饵的各种状态?答案应该说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竞技比赛为了多钓鱼,不得不寻找一种非常适合鱼胃口的饵料,为此钓手们才会潜心研究试配各种各样的“小药”。而自然水域之鱼大都不挑食,腥的、香的、清淡的都会开口。而对饵的状态,野钓应作为重点来看待。否则商品饵开袋即用,导致饵的状态随意性很大,钓鱼效果时好时坏的原因中就多了一条用饵不当。而且这种原因往往十分隐蔽,不容易发现,需要在钓组相同、钓法一样,钓位相邻,钓点无差异的条件下,在与高手…  相似文献   

5.
姜丹 《垂钓》2014,(5):13-16
野钓前,钓者大多会针对目标水库和目标鱼做一些钓技、钓具上的准备。这些准备的主要依据是钓友的经验介绍和自身的实战结果。不过,当你真正置身于水库的时候,你会发现理论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即便是自己身体力行、屡试不爽的招式也会因鱼情的改变而不再灵验,如何应对?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调整。  相似文献   

6.
范宁 《钓鱼》2003,(14)
要想使用悬坠钓法在自然水域进行休闲野钓时取得好收获,钓手除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包括选位、配饵、施钓技法等)”和良好的垂钓环境(如气候、出钓时机等)之外,钓具准备的是否“合理、完备”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条件之一。因此,多准备几支性能、大小各不相同的“野战浮标”,并能正确地认识和熟练地使用,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怎样认识和挑选适合各种垂钓环境的野钓浮标休闲野钓不同于一般的垂钓竞技比赛,它没有指定的塘口、使用钓具、垂钓时间、对象鱼种等方面的诸多限制,钓手可发挥的空间较大,垂钓水域更广,鱼情、水情也更复杂。因此,钓手们…  相似文献   

7.
邹思全 《钓鱼》2008,(21):30-31
竞技速钓术,是在精养池里打比赛、练竿或掐鱼,遇到生口鱼或上鱼快时,使用最多的一种钓鱼方法。竞技速钓术,在自然水域野钓时,常因水阔鱼稀,一般情况是用不上的。但是,在特别情况下,鱼情发生了变化,遇到鱼疯狂咬钩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并且获鱼量会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8.
岳康 《垂钓》2010,(4):36-38
车辆的普及使一次出钓远行几十乃至上百公里都变得轻松,越来越多的钓友在节假日里外出尝试野钓乐趣。当你准备外出野钓时,是否了解必要的安全常识?  相似文献   

9.
钓鱼活动之所以让那么多钓鱼人痴迷,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钓鱼本身永远充满了未知数。受季节、天气和钓场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鱼情随时处在变化之中,钓手的技术和经验不能适应变化的鱼情,你就不能有最大的收获。因此适时变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十分必要。当然追求闲情逸趣的休闲野钓,不求鱼获多少的高雅人士也是有的,但绝大多数的钓友都会以获鱼多少来评判钓鱼活动的成败。野钓变招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初涉钓场的新手来说,应该首先要明确哪些可变,哪些不可变,哪些变招是主要的,哪些变招是次要的,然后依据鱼情的实际情况采取…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夏季即将结束,秋天来临之际,野钓中更加要注重中鱼率的提升,确保每一口都上鱼,因为一天可能只有几口。但中鱼率的高低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所以要抓住时机,反复摸索和总结经验,概括起来要掌握以下四个技巧:一、钓组搭配野钓中钓组搭配其实是难点,因为自然水域中鱼的数量虽然比较少,但是种类多,大小也不同。如果钓组太细,遇上大鱼肯定会断线;如果钓组粗了,只有中小体型鱼类时,全天可能都没口,水中因为较粗的钓组会严重影响鱼的进食,也就是俗称的挡口。其实在野钓中往往有这么一个规律,细线经常碰到大鱼,  相似文献   

11.
杨勇  昕东 《垂钓》2010,(8):44-45
失手绳,钓友们俗称护竿绳。它不仅能保护鱼竿被意外拖入水中,而且能在手竿钓中大鱼时帮你免除断竿、折线、跑鱼之虞。物件虽不起眼,却是野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辅助钓具。  相似文献   

12.
姜丙利 《垂钓》2013,(5):48-49
谈到野钓的钓组配置,就不能不谈到七星标。因为它对复杂环境或明水,都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又因其取材广泛、制作简单、携带方便,因而被野钓爱好者广泛使用。但是,笔者与钓友的交流时了解到,虽然不少中老年朋友喜欢使用七星标,但多不会自己制作,虽能在渔具店买到成品,但很难满足不同环境的水域,在此,我将自己长期制作、使用七星标的体会分享给广大钓友。  相似文献   

13.
逗钓离底鲫     
慈非 《钓鱼》2005,(11):21-21
钓鱼人在竞技塘和自然水域遇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鱼情,一个是鱼多但口猾,另一个是鱼稀但口好且多杂鱼。那么悬坠钓法的许多先进技法在野钓自然水域时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吗?笔者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深切地体会到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过去主要关注竿、线、钩、漂的配置,现在在关注饵料性能和状态的同时,对钓法和鱼情的结合也提到了钓鱼的议事日程。举例来说,最近多次去一山塘水库野钓,其中有两次自认为钓得满意的就是运用了竞技塘钓猾口鱼的技术——离底逗钓才取得的。  相似文献   

14.
野钓不同于在精养池塘钓商品鱼。野钓难度大,对钓技要求高,特别是在水面宽、鱼头稀少的钓场,其特殊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也许正因为这样,野钓才具有挑战性,才对鱼迷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笔者偏爱野钓,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野钓招数,在此以飨钓友。一、长竿短线显优势野钓水域情况复杂,不少钓点水面有杂草、水下有乱石等障碍物,而这些地方偏偏又是鱼喜欢聚集的地方,“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的渔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野钓中,如果采取线与竿等长,抛钩入水的钓法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受风力和抛钩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总是会出现偏离钓…  相似文献   

15.
野钓用线ABC     
赵巍 《钓鱼》2004,(6):26-27
在淡水垂钓中,受悬坠钓或竞技钓的影响,有许多垂钓者在使用钓线时,都有追求线释细化的倾向,充斥干耳的是“小钩细线”的准则。殊不知,竞技钓的环境如同在动物园里打猎,知道鱼情——可怜的小鲫鱼,知道水情——篮球场大小的人工水泥池,一不怕挂底,二不怕上大鱼(因为就没有能拉断线的大鱼),用线当然是越细越好。这是在了解水情,了解鱼情情况下的用线经验。但在野钓水域,在自然环境中,如果味地追求线径过细的钓线,常常会适得其反,要么挂底断线、要么上大鱼断线,要么钓获有齿鱼断线,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线径过细而造成的断线。  相似文献   

16.
甯夕雨 《钓鱼》2005,(5):36-36
野钓中常见钓友在鱼不咬钩或鱼上钩迟缓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地把大量的诱饵投进窝点,结果是窝点里鱼星不断地泛上水面,但鱼仍旧不咬钩,钓友甯夕雨著文,《摆脱野钓中的误区》帮你摆脱这个困惑。  相似文献   

17.
垂钓饵为先,野钓也不例外。野钓用饵必须把握好色、味、质、形四个要素,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自然与天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商品钓饵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在平时的休闲垂钓中,我发现有不少钓鱼人不善于使用商品饵料,往往是饵料用了不少,但鱼获量却很有限,从而失去了对商品饵的信任。今借杂志一角,就手竿休闲垂钓怎样正确使用商品饵的问题和广大钓友谈谈体会。区分饵味巧施钓按香味的浓淡区分,商品饵有浓香、清香之别;按香味的性质区分,又有谷物香、腥香或各种各样的中药等香料之分。在天气寒冷时,应该用掺有动物性原料的浓腥味饵料,也可以用浓香的饵料;气温较高时,则可多使用味道更接近自然谷物香味的饵。在水中杂鱼较多的地方,应完全避免使…  相似文献   

19.
颜恒 《钓鱼》2004,(8):27-27
俗话说:“菜花黄。鱼钓忙”。随着“人间四月的芳菲落尽”,钓鱼迎来了新一轮的黄金季节。钓鱼人亢奋了。他们纷纷地拿出尘封多日的钓竿,兴致勃勃地走向江河、湖库。去感受那淋漓尽致的舒爽,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尽情地享受春的和风、花的馨香和鸟的鸣唱……又到了野钓自然水域的时节。钓友颜恒根据多年野钓湖库的实践,向钓友们坦露夏钓湖库的技巧。钓友们有什么好的技术、经验和全国各钓场的水情、鱼情、人文景观、收费情况提供给广大的钓迷,“大家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野钓鲫鱼饵     
在自然水域垂钓鲫鱼,钓饵可分荤、素两大类。荤饵以蚯蚓和红虫、白虫为代表,素饵则以原味和各种异味面食为主。一、荤饵(一)蚯蚓蚯蚓是野钓鲫鱼的主要钓饵之一,所用蚯蚓应具备“红、细、活”三点。红与活,下在水中才易被鲫鱼识别和发现,细则便于吞食。(二)红虫红虫是北京地区冬春垂钓鲫鱼最佳钓饵。每年立冬前后至翌年4月中旬,约有150天以上的时间,只要是开口摄食的鱼,基本非红虫莫属,鲫鱼更是如此。(三)蝇蛆由于它颜色较白,并具有特殊的味道,对个体大的鲫鱼有很强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不过,蝇蛆穿钩要特别注意,不要将腔体钩破,使体液外流,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