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政治学(代码:0302)一级学科招收的硕、博研究生这一高层次阅读群体阅读的多种数据为基础,揭示了高校高层次阅读群体的阅读现状,分析了高层次阅读群体对高校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高层次研究人员提供深层次服务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工资总额的作用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工资总额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奖励,以及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学研科技人员互聘交流等的影响。通过对已有突破的政策梳理和国外经验的借鉴,提出四方面政策建议:鼓励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奖励进行规定或约定;对几类人才岗位设置不计入工资总额或给予倾斜;人员奖励与工资总额若干协调方案;开展工资总额赋权试点。  相似文献   

3.
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的核心,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工作的重点。陕西是一个人才大省,但中低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平均年龄偏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合理等是制约陕西人才队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陕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大力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二要加大引进力度,壮大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三要创新机制,改善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陕创业;四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库,实现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云南科技管理》2023,(3):68-69
<正>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认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第一个从事真空冶金领域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斌教授,实验室主任徐宝强教授。目前现有固定人员4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中职11人、技师1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29人;具有博士学位39人;实验室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1人,人社部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  相似文献   

5.
区域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成本收益分析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次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区域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接着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自主创新四个方面对区域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区域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迫切需要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支撑。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例,分析了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发表SCI论文产出的总体概况、论文结构以及学术论文的国际影响,了解我国环境领域高层次青年人才成果的特征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基于Pajek软件进一步剖析了论文的合著关系,掌握该学术圈的主要科研合作网络状况,以期为我国科研管理部门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人员自身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26日,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开幕。本届留交会提供国内各地近万个高层次岗位,吸引了2300多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参会,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占55%。据悉,历经11年精心打造,留交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智力广交会”。本届留交会共吸引了2300多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120个留学人员专业社团携850多项高新技术项目参展参会,从参展的留学人员人数、学历层次到参展项目均为历届之最。报名人数同比增长20%,拥有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占55%,其余人员全都拥有硕士学位;“春晖杯”大赛项目200项,也比去年增加了28项。  相似文献   

8.
以心理契约的研究视角,从契约结构的规范型维度、人际型维度和发展型维度分析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对现有师资人员的影响,构建其心理契约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现有师资人员心理契约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是实现高端人才引培量质齐升和科技强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部A省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的调查,发现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对入选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职务职称晋升、个人地位和成长空间等都有显著影响。但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实施中也存在不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人才遴选程序、放宽人才遴选限制条件;构建科学精准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彰显价值的人才激励制度;营造一流的人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贺翔 《科研管理》2018,39(6):30-36
“海归”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能够有效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过,“海归”高层次人才的企业因无法突破创业期瓶颈而倒闭的情况时有发生。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通过调查宁波市120家“海归”高层次人才的企业,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直接融资渠道缺乏”、“所需人才获取困难”、“间接融资困难”等障碍所占权重高达762%,是“海归”高层次人才所创企业的创业期瓶颈。为了帮助“海归”高层次人才的企业突破创业期瓶颈,宁波要大力发展天使投资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着力改善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获取人才能力,积极推动融资租赁来缓解间接融资难。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福建省发布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相关文件,明确了高层次人才认定具体要求。“四大经济”省级高层次人才须符合《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2020年版)》规定的基本资格条件及《关于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要求,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协会、学会科学技术奖也是其中认定条件之一。按照规定,近五年内曾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冯康科学计算奖、云计算中心科技奖人才奖三个荣誉称号(奖项)之一的,  相似文献   

12.
孙欣 《中国科技信息》2023,(13):149-150
<正>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任何国家、机构或地区综合实力的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和“中国的诺贝尔奖情节”有力地说明了高层次人才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经济绩效、提升国民幸福度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为加快推进南阳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南阳市委、市政府在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然而南阳市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发展现状如何?高层次科研人才及所属机构分布有何特征?基于此,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遴选出南阳市中医药领域高层次科研人才(群),以南阳市从事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筛选并确定高层次科研人才,发掘中医药领域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机构分布状况特征,进而为构建南阳市中医药领域高层次科研人才智库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层次科普人才对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起着无可比拟的关键性作用。中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攻坚阶段,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国家科普软实力,改变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一体两翼"不平衡的现状。文章从高层次科普人才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对高层次科普人才的现实需求;通过对培养工作和研究现状的梳理,探究了我国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发展和规模、机制和模式以及外部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等;最后,从组织体系、培养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强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9月29日表示,自2009年6月启动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申报工作以来,北京市已完成了7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认定工作,"海聚工程"入选总人数已达368人,其中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有110人。他在当日举行的论坛上介绍说,"海聚工程"入选人员从事专业领域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主,分别占41.03%  相似文献   

15.
浅析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档案数字化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当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一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微机管理人才短缺,培养和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相对薄弱;二是档案管理软件推广功能单一,影响了档案网络化前进步伐,致使档案管理人员很难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操作系统,;三是计算机硬件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在资金投入力度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此,本文提出了三项举措:一是注重做好档案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二是强化档案管理软件功能选择;三是努力夯实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特别是不同的领导和学者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是不一样的。人事部门一般是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具有硕士(含)以上学历的人才称为高层次人才,并且作为高层次人才统计的统一标准;然而也有一些领导或专家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专家级的人才称为高层次人才。笔者认为高层次人才除了量化标准外,应该还有其非量化的标准,那就是都有一个共性,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即:高超的学习能力、高超的实践能力、高超的创新能力、高超的展示能力。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社会,高层次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高层次人才流失,大而言之,影响宁波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竞争力的提高;小而言之,会使一个企业一蹶不振。笔者通过对宁波高层次人才外流动因调研分析,分别从政府和用人单位角度对宁波高层次人才外流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资金补助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文件,对各省、市、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资金补助政策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将其按待遇水平特点划分为四个档次;同时总结各省、市、自治区有关人才引进资金补助政策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为地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冰山模型为基础,结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以人才类型、评价目的不同划分多元化的评价应用场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简化应用评价体系。将高层次科技人才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创新创业型;评价目的分类为选拔引进和绩效评估。该研究综合考虑不同类型人才基于不同评价目的时素质特征需求的多样化,提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大玲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148-151
加快人才发展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目标实现提出了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整合的要求。本文从科技人才评价发现机制、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十二个重大人才工程的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需求的现状、搜索引擎技术的等角度分析了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整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变各个系统各自为政的科技人才信息建设现状,建立宏观统筹协调机制;统一科技人才信息标准;针对科技人才信息建设的现状,采取区别对待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整合政策;搭建科技人才整合合作平台;构建以人才保障为核心的科技人才信息整合安全政策的信息整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