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佚名 《教师博览》2007,(10):55-55
为什么有的教师在教书过程中越教越迂,甚至越教越愚?我认为其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教师面对自己的职业,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有的教师在教书过程中越教越迂,甚至越教越愚?我认为其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教师面对自己的职业,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工作的压力,不能解脱自己的定势束缚,不能全面地把握自己。  相似文献   

3.
我这个人,自己想想,也有趣,吃了三十几年的教师饭,越吃越往下,先是教高中,五年,后来改教初中,六年,现在是教小学了,哈!用我们沙地里的话说,叫“小鸡拉屎——倒退”。看来,小学这碗饭,要吃到退休了。不是我没水平,不是我没能力,也不是我吊儿郎当,怎么说呢?阴差阳错吧,这么一错再错。不是吹牛,凭我  相似文献   

4.
中国1400多万教师终于有了自己的杂志了。这不但让我——一名至今没有离开教学的老教师——有说不出的高兴,而且让我感到分外自豪:这是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而且承办单位是我曾经工作过七年的教师培训学院!虽然现在在我国还不能说教师是阳光下最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在越  相似文献   

5.
我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总的看法,是教师认识学生的观点和评价学生的标准及思想方法。它决定了师生关系的类型,也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态度和相应的教育方式。学生观是教育观的核心,是教师调节与学生之间的道德关系的思想基础。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对教师的职业道路能否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当至关重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想对我的学生观作一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6.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儿。实践中,往往是学生泛泛地写作文,教师不厌其烦地批改。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事倍功半。因为教师包办代替改学生的作文,有时会脱离生活实际,越改越偏,甚至违背小作者的意愿,把原文改得面目皆非。此种做法,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也不领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作文教学中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教师批改为学生自己改。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只批不改,让批语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再加工”的作用,把改的工作留给学生自己,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种做法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双向…  相似文献   

7.
<正>在乡村学校工作24年,愈发觉得学识不够,能力不足,责任很重。同时又为自己身处乡村学校,且教的是美术非中考科目而懊恼!因为这两个因素导致我能够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与平台极少,自己的成长也很慢。即便如此,学习提升仍然是我生活中亘古不变的主题。为了试图走出"医生越老越受欢迎,教师越老越被讨厌"之怪圈,也是想为乡村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更为了对得起当初入党申请书写下的终身服务山区教育的铮铮誓言!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教师》2010,(2):128-128
编辑老师: 你好.我一生都爱读书,已与《教师》结缘。每每读来,总让我获得不少享受。在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到来之时,我必会继续我的读书之好,也必与《教师》再续情缘。在辞旧迎新的时候,我祝愿《教师》越办越好,越办越新,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相似文献   

9.
绝大多数中学的英语教师,感觉越来越累,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也觉得英语难学,枯燥无味,兴趣越学越少。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本人对自己的英语教学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我的教学效果显著,本人也受到了领导的大力表扬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同时,我自己每天也不再那么疲惫,我重新找到了做英语教师的幸福感。下面我把本人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妍 《师道》2005,(2):12-13
做教师八年了,说实话不喜欢这个职业。虽然不喜欢,但我却在努力地工作着。教师真的是个神圣的职业.我生怕自己不小心玷污了她的名声而误人子弟,就越发的小心翼翼。因此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可我的心里知道自己并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却又没有勇气挑战自己改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头而来的艰难让我不敢轻易冒险。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一名在特教学校工作了13年的教师,应该算是一名老教师了,但让我感到苦恼的是,我从一踏入工作岗位就开始踏踏实实地工作,可是现在却觉得越干越不知怎样干了,眼看着同样的工作被新教师做得有声有色,而自己却总是在按部就班,难以有突破和创新,真是觉得特别的痛苦和压抑,甚至有时还会偏激地认为:就凭我这十几年积累的工作经验难道会干得不如他们吗?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个性与教学风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由于个人成长经历不同,生理、心理各方面就具有了差异,思想方法、兴趣爱好、能力气质也各不相同,表现在教学工作中就有了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越是优秀的教师往往教学风格越鲜明,教学方法也越巧妙、独特。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年青教师说:“你将在自己的整个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  相似文献   

13.
正小时候,我们最爱听的是故事。大一点之后,当我们学会了拼音,自己也学会了认字之后,就可以自己阅读美丽的故事和优美的文字了。读了书后,那里面描绘出来的动人情景,经常让我的思绪自由地飞扬,有时轻飘飘地就飞到了书中所在的地方,越想越愿意读,对书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现在回想起来,这位教师就是我阅读的"点灯人"。现在,我也成了一名教师,正从事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我喜欢阅读,我更希望我的学  相似文献   

14.
"给学生减负,教师必须加压",这是普遍流行的观点。但我认为,给学生减负,教师首先应给自己减负。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农村初中任教语文,总想把语文越教越好,让学生在我的指点下有所受益;总想在抓好繁杂行政工作的同时,不算太辛苦地育好学子。  相似文献   

15.
陈相飞 《教师博览》2023,(35):76-77
<正>欣悉《教师博览》迎来创刊30周年,所谓“三十而立”,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首先由衷祝愿《教师博览》越办越红火,成为更多教师的良师益友!回首过往,《教师博览》可谓是与我情缘至深的杂志。我读的是师范院校,工作第一站是学校,后来辗转多个岗位,又在广播电视大学、党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工作。身处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16.
2003年8月,我告别了多彩浪漫的大学生活,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并担任了班主任。角色的突然转换,让我内心充满了激动和紧张,同时,我也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等我真正投人到自己深爱的工作中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这种责任——一个教师的责任,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教师。师范毕业后,我在重点中学工作了二十年后,来到改革前沿的广东,丢掉重点中学教师的名号。当起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民办”教师。承受着市场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压力。又呼吸着教育改革的清新空气,压力变动力,使我工作相当投入,生活也颇有滋味.于是,我更加坚定了做教师的志向.并“立志”做一个不被学生记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从小就渴望当一名教师。我是在当知青时走上三尺讲台的。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和一群纯朴的山里娃摸爬滚打了6年,对教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1981年3月,我从偏僻的山村小学来到了我的母校渠江一小工作。在这里,我又走过了步履艰难的6年,对教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1986年,爱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三个月杳无音讯。我是教师、是军嫂、是母亲。一天半夜,孩子发高烧,外面是狂风大雨。我不能出门,一边抱着孩子流泪,一边企盼雨快停、天快亮、孩子的烧快退。可孩子烧得越来越厉害了…  相似文献   

19.
曹昭全 《上海教育》2008,(17):52-53
光阴荏苒,我的教龄已有16年,而自己刚刚转身由学生变成为万千教师一员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仿佛昨天。那时,每当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我就怀疑自己不适合做一名为学生咀嚼已有知识的教师,即使工作有困难也不主动和曾经是模范教师的父亲谈论。倒是父亲很热情地翻看我的备课本,偶尔讲讲他的经验。他虽然退休了,话语中仍然饱含激情,  相似文献   

20.
叶叶红 《云南教育》2005,(17):45-47
“爱,是事业杠杆的支点”,即事业的成功无不立足于“热爱”这块基石之上。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能倾注自己的心血,才能潜心研究,锐意创新,才能做出成绩,获得成功。而“热爱”的前提又来自于对事业的认识和理解,即所谓“知之越深,爱之越切;爱之越切,干之越诚;干之越诚,效果越好”。在我担任的九年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认为,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桥梁,如果离开这个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