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舞台化妆是舞台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悠久.而电视主持人化妆是源于舞台化妆的.随着现代化妆艺术的发展,舞台化妆同电视化妆在表现手法和化妆品的使用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化妆的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不论是舞台化妆还是电视主持人化妆,都要懂得形、色、韵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让一个完美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舞台上,从而激荡观众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播音主持艺术与舞台艺术之间既相同又相异,相同在于都是以文字和语言作为媒介来传达艺术,相异在于表现手段不同,带给观众的美感也不同,播音主持艺术是以传播者的身份,以有声语言为手段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各类节目中直接面向听众观众传播信息的新闻实践活动。舞台艺术则是指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其中主要包括戏剧(含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杂技、魔术、武术等艺术形式。播音主持艺术与舞台艺术有很多相同的之处,可以融会贯通、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各自门类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电视是一门艺术,电视艺术的复杂性,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作品能否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受众的需求,与电视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能否满足受众的视觉审美心理密不可分。电视新闻记者要满足观众的视觉感受,就得运用好电视新闻画面与语言。  相似文献   

4.
苏力 《大观周刊》2012,(9):46-46
舞台美术是我们看舞台演出首先射入眼帘的景象;是我们欣赏舞台艺术最直感的造型部分;是我们接受艺术感染最有力的媒介;也是艺术享受和使观众思想潜移默化的重要艺术手段。总之,舞台艺术是舞台综艺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舞台艺术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左金霞 《新闻窗》2011,(5):78-79
电视编辑中,不同的景别组合有不同的艺术效果。要做好电视编辑工作,为观众创造高品质的电影电视,就必须对各种景别所具有的艺术效果有深刻的认识了解。在此基础上,将不同的景别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因此,本文将首先对不同景别的艺术效果进行简单阐述,然后对不同的景别组合所具有的艺术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电视编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宁 《新闻传播》2013,(12):119
电视摄像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电视摄像中,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摄像技巧,同时还必须把握好摄像的艺术技巧,让观众在获取各类信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电视摄像传递的美的享受,增添电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戏曲是一种唱念做打诸般表现手段高度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观众是凭藉视觉和听觉来欣赏的。将舞台戏曲改造成为戏曲录音剪辑,首先意味着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的一定程度的淡化,人们的欣赏方式也将作相应的改变。这是同一作品从视听艺术转化为纯听觉艺术时的一个客观的、必然的现象。文艺编辑在制作录音剪辑时,要按照舞台艺术和听觉艺术的不同欣赏规律和欣赏特点,对原作品进  相似文献   

8.
宫旭 《新闻传播》2007,(4):71-72
确切地说舞蹈是一门舞台艺术,而电视艺术是一门屏幕艺术,从表面上看来两者之间无法找到相互融合的交集,换句话来说,舞蹈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就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而实际上恰恰是在这两个独立艺术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电视舞蹈。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电视剧这种接近生活的艺术和戏曲这种纯粹舞台艺术,隔着行当,走的不是一条道儿。但是,我国是一个戏曲艺术技艺高超的国家,人民群众喜爱戏曲,把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改编成电视剧,是观众的要求,也是电视工作者的任务。应这种需求,戏曲电视剧已经以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魅力闯入了电视剧的百花园。那么,怎样把舞台上的戏曲,搬上生活化的电视屏幕呢? 真牛上台和鞭马上屏幕  相似文献   

10.
韩珂 《新闻爱好者》2011,(12):93-94
舞蹈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主要用身体语言做“心智交流”的艺术,长期以来靠剧场演出作为主流传播手段,堪称典型的舞台艺术。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舞蹈艺术与电视技术相嫁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强调舞蹈艺术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舞蹈艺术法则与电视艺术法则、形体节奏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深度契合、有机统一,是记录和传播舞蹈艺术的高效率手段.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光源是整个电视舞台艺术的重要灵魂,能够更好的将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凸显出来,从而赋予电视舞台作品非常深厚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意蕴。本文通过具体论述电视舞台画光源设计途径,以便为强化电视舞台作品的质量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韩珂 《新闻爱好者》2011,(24):93-94
舞蹈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主要用身体语言做"心智交流"的艺术,长期以来靠剧场演出作为主流传播手段,堪称典型的舞台艺术。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舞蹈艺术与电视技术相嫁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强调舞蹈艺术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舞蹈艺术法则与电视艺术法则、形体节奏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深度契合、有机统一,是记录和传播舞蹈艺术的高效率手段,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的一类电视采访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对话,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访谈对象的心理距离,让节目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而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重采访的技巧和侧重点,要凸显访谈对象的心理特点,为整个节目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彰显整个节目的人文关怀。记者的采访更应该以访谈对象为中心,要结合节目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素材。本文笔者从事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记者采访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重点谈一谈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14.
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它通过自已特有的形式,充分展示作者的才能、个性、想象力和美学追求。为此,在新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编辑要有逻辑思维,本文从电视编辑工作要符合生活的逻辑,符合观众的心理认知逻辑,符合艺术的逻辑等方面入手,探讨电视画面编辑的逻辑思维,从而使电视纪录片等电视作品更具思想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王洁 《青年记者》2013,(20):128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戏曲艺术遭遇困境,有的甚至濒临失传。探寻传统戏曲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保护与发展之道,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质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当务之急。电视戏曲节目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电视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它运用电视技术的手段,突破了戏曲舞台艺术的  相似文献   

16.
更生 《视听纵横》2009,(4):89-90
千百年来,戏曲始终以广场、剧场为载体,呈现为舞台化的演出,并由此形成一系列舞台艺术特征。然而,当电视载体出现以后,戏曲立即成为电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视业的迅速崛起及日益成熟,大量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仅仅通过剧场演出来观赏戏曲,而是通过电视化了的戏曲来满足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7.
准·专·美     
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着一种既有新闻属性又有艺术属性的节目类型——电视专题节目。近几年来,这类节目的收视率明显下降,引起了电视工作者的焦虑和深思。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和抓住观众呢?笔者认为,要扭转这一局面,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视直播或电视节目直播,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将现场发生的事件,同步地演示在观众的电视屏幕上,让观众有亲临其境的现场感甚至参与感。电视直播不但要求组织策划者有相当娴熟的艺术功底,还要求他(们)能够运用电视的高科技特点,把“软件”与“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节目内容通过综合制作切换,技术运用,向千百万电视观众奉献精彩纷呈的图像画面和悦耳动听的电视伴音。电视直播的技术要求电视节目直播是图像艺术和电视技术的运用,技术的运用在于充分发挥电视设备的功能,而艺术就是电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中国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晚会的丰富性、娱乐性、快节奏,大信息量以及时空的延伸性充分满足了这种精神需求。以1983年春节晚会的成功为标志,我国的电视晚会进入真正的全盛时代。特别是在重大节目期间,几乎每个电视台都要举办自己的晚会,春节前后有的电视台多达近10场,而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这样的重头节目更是引起全国瞩目.收视受众数以亿计。电视晚会的优势远远超过舞台演出的局限性,同时又保留了舞台艺术的精华,使其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电视荧屏异常的丰富多彩,电视人物专题片对观众来说也并不陌生,它是具有一种具有独立性质的艺术种类。在电视媒介时代化、电视节目品牌化、观众目光日益挑剔化的今天,如何拍摄、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并不断进行完善,对电视人物专题片制作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推进型作用,逐渐引起广大电视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