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舞艳 《陕西教育》2007,(10):81-81
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对学生献出真挚的、深沉的爱,只有教师对学生体现一种高度的人格信任,教师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黄钧华 《陕西教育》2003,(11):16-16
一、赏识教育——新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 赏识就是欣赏、赞赏,它的本质就是爱。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教师的爱,是学生心中的雨露和阳光。只有爱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缩短距离,增强了解和沟通,产生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刘晓华 《快乐阅读》2012,(9):104-105
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爱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是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没有爱,教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作为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你的学生,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它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而且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爱的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以及各种具有教育性的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呢?"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但是现实中,由于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  相似文献   

7.
包容与赞赏,都以爱为基石,教师用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包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缺点,赞赏学生行为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包容中找到慰藉,在赞赏中接受一种温暖的精神抚摸,让学生在包容与赞赏中找回自信,快乐,找回生命的尊严与幸福。  相似文献   

8.
只有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才能真正的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爱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理解、关心、尊重、赞赏、鼓励、严格和宽容都是爱学生的表现,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爱的包围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学生,真正地爱着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去赞赏、鼓励、谅解和抚慰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快乐,得到自信,感受到教师是爱他们的,在愉快中进行学习,获得丰富的人生情感。  相似文献   

10.
潘志英 《学子》2013,(11):93-94
语言是人们互相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语言表达更是一种外在风格和内在涵养的综合体现,是任何方式都不可替代的感化学生心灵的一种手段。"开言知肺腑,出口见精神。"众所周知,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的声音。作为一名班主任,该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走向成功呢?一、赞赏之言能激励学生上进赞赏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养料。班主任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赞赏,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点滴进步要给予发自内心的肯定,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可以强  相似文献   

11.
<正>面对一张张可爱的年轻面庞,该如何向他们传达我们教师的爱?怎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她(他)的爱,让学生在爱的感召下幸福成长?如何教会他们爱的本领?一、态度决定成败新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生命关怀,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会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教育好学生。也许不经意间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做一位与爱相伴的教师,给学生的心灵徐上爱的底色。爱的底色,有一种色彩叫"尊重"。叶圣陶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称之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想  相似文献   

13.
孙艳 《宁夏教育》2005,(4):71-72
1.教师的关注和赞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是课程改革与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师应当关注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因为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下的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指导者,要与学生情感相融,心灵相通,课堂互动,激起学生的探究和创造欲望。在师生相互交流中多一些赞赏,多一些关爱;爱是能量的源泉,一个会心的微笑,可给学生勇气,一次启迪性的赞赏,一次合作性的探究,可使学生反省大悟。让我们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求知情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索;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去展现个人魅力.市教育局举办武威市新课程实验教材(教师)培训会、  相似文献   

15.
李梦玲 《辅导员》2009,(21):49-49
赞赏是心灵深处的自然流露,赞赏是内心情感世界的进发,赞赏是人文精神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教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从赞赏的角度去发现学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范梅 《课外阅读》2011,(2):98-98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和崇高美德。教师的爱是无私奉献,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原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教师的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圣洁的爱。这种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动力,是师生情感相融的接触点,是学生信任、爱戴教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一种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对学生的爱要做到心理相容,还要理解学生,理解也是一种师爱。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爱呢?  相似文献   

18.
张安秀 《甘肃教育》2014,(11):26-26
正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心,是教师教育成功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学生的一切优秀品质的形成,都源于爱心意识的生发。教师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他们除了一如既往地需要家人、亲友的爱之外,还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没有爱作为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就缺乏交流通道。但怎么去爱学生,却并不是每一个教师  相似文献   

19.
爱的艺术     
刘飞 《快乐阅读》2013,(12):125
教育杠杆的支点在"爱"字上,关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正象高尔基所说:"不爱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人们赞美教师,是因为除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外,还能毫无保留地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民族的未来,一代代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的继承者。爱学生,就是教师对祖国之爱,对未来之爱、对民族之爱的高度体现。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从道德的角度来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极端地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一些专家学者在理解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等思想时也存在道德至上的片面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教师爱的本质内涵做了思索和探讨。认为基于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爱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爱,更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爱,只有全面理解教师爱的上述双重内涵,才能真正推动教师工作的优化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