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们知道 ,在文章的标题或内容中 ,引用古诗文中的名言妙句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段。而正确的把握所引句子的源头出处 ,当是正确引用的关键。对“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这句出自名篇中的“名言”的引用 ,就因理解不明而存在着十分严重而普遍的错误。在《红楼梦》第 70回中 ,薛宝钗这位表面端庄和平内里却不甘凡庸的女子 ,以一首《柳絮词》又一次展示了她的才情和隐志 ,内容不长 ,不妨全引下来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 ,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82…  相似文献   

2.
金霞 《语文知识》2014,(10):78-80
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内蕴丰厚,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广大学生对名言警句不仅要做到“积累之功,存于一本”,而且要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为了提升广大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灵活引用名言警句的能力,现对2014年高考骄子灵活引用、“给力”观点的六种技法作一简介。一、引发观点以引用的名言警句作为“引子”,自然而机智地引出或生发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畏惧错误就是毀灭进步”》一文,虽只有千把字,可是除却文题,就有八处引用了伟人的名言。引用,本来是写作中的一般方法,而本文的引用却别具一格,作用赫然。一、篇首引用,确立论点。“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开篇首句。作者引用这句“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名言充当文章的中心论点,言简意赅,鲜明有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介绍和研究鲁迅时常引用的一句鲁迅名言。长期以来,总是从正面作单一的理解,没作辩证理解。“哀其不幸”是正确的,而“怒其不争”却不能简单看待,它有不当之处:就“奴隶”而言,他们长期受到封建主义的精神毒害,身为奴隶而不自知,他们不知人生需要“争”,也不知“争”什么,更谈不上如何“争”,既然这样,何以“怒” ?因此,以一个觉醒者的标准要求“奴隶”,是不符合实际的。对此,我们要辩证对待:既肯定其进步性又指出其不足,这样有利于后学者正确体会这句名言,也有利于后学者深刻领会鲁迅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名言”,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人生体验。其言简意深,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闪烁着哲理的火花,且毋需再加证明。精当恰切的引用名言进行说理,能有力的支持、加强文章的立论和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大量引用“名言”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进行说理的支柱。这篇仅一千多字的文章,却引用了七则名言。从来源上看,这些名言,有的出自哲学家,有的出自科学家,有的出自文学家,诗人。从作用上看,这些名言多数引作论据,有的作论点,有的既作论点又作论据。从引用方式上看,多数明引,也有暗引(如  相似文献   

6.
记叙强调叙写作的亲身经历和见闻,而说明由于涉及的范围大、知识面宽,初学写作常常觉得自己的亲身经历派不上用场,感到不好下笔。聪明的作写说明,就会通过“引用”来充实章的内容,提升说明的水平。引用,是一种用来增强语言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方法。而说明中的引用,是为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等,在说明过程中引的一些故事、名言、诗词等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考,我把它比作一顶高高的瞭望塔,而登上塔的目的是为了看清远方的路。这里引用汪国真的一句名言——“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小北[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战斗性、表现力、说服力,收到言简意明的效果,作者常引用史实、资料、诗词、名言、谚语、俗语、典故、故事、神话、传说、歇后语等。非引用的文字叫“正文”,而引用的文字叫“引语”。已说明出处来源的叫“明引”,未说明出处来源的叫“暗引”。在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中,“引语”见有近二十处。兹择十处,作些浅释,以供教师们备课参阅。  相似文献   

9.
有文采,雅俗共赏。既引用名言名句,又引用生活常识。本文重点在“赞美”“'半'的智慧”——在800字的短文中,只能如此;作者还可再写一篇“如何具备'半'的智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最近常见报刊杂志谈及教育时引用孔子的名言“有教无类”,以此证明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多想办法,多花精力,可以教好每个学生。每见此类文章,总想说上几句。  相似文献   

11.
对孔子的名言“苛政猛于虎也”这句话中的“苛政”,有人释为“暴政”或“苛酷的统治”,有人释为“繁重的赋税”。本文认为,后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即“苛政”,就是“苛征”。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的理论还很不成熟,理论固然重要,案例似更有价值。近来和数学老师接触,加上编辑部读稿,觉得一个“好案例”胜似一打“热名言”。我们有不少的来稿,总是先引用某名人的一段话,“以壮形色”,然后才是自己的“浅谈”,好端端的一个案例,只为“名言”作一个注解,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13.
引证法是引用经典性言论、科学上的公理和定理、生活中的常理等作为理论根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运用引证法,既要注意选用恰切的理论根据,又要注意对理论根据分析论证,使论点与论据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既“引”且“证”。许多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对引证法的运用是不够自觉的。他们往往只是满足于引用几句名言、警句,并不注意对这些名言警句加以分析,揭  相似文献   

14.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2000年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台湾“大选”时就表示,如果当选,将促成两岸签署和平协议“以降低两岸敌对关系”,并引用肯尼迪的名言来表达对当时紧张的两岸关系的看法:“我们并不害怕谈判,但我们不能在害怕的情况下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引用一些别人的言辞、事例作为根据,或引进一些名言、成语、典故来说明事理。在引用时,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  相似文献   

16.
张镇权 《小学语文》2008,(12):54-55
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引用一些别人的言辞、事例作为根据,或引进一些名言、成语、典故来说明事理。在引用时,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  相似文献   

17.
运用“题记”与“小标题”,是作文中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所谓“题记”,即在作文题目下、正文前,自拟凝练的句子或引用名言警句,单独成段,作为对文章内容的重要阐释的文字。“题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猫论”的出处及原意“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在30年前使用过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蜚声中外,并被人们概括为“猫论”。国内外已出版的研究邓小平思想的论著,在引用邓小平这句名言时,有叫“黄猫黑猫”的,也有...  相似文献   

19.
吕赟 《江苏教育》2007,(20):57-57
日前,笔者应邀担任了“‘××杯’学生作文大赛”的评委,在为期两天的评审过程中,笔者阅读了好几百篇学生习作。发现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辞藻尤为华丽。笔者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平均每篇文章中都运用了十个左右的成语。引用了五、六句古诗或名言,足见小作者们平时的积累馈。按理说。如此旁征博引.这样的文章应该算得上是美文了。但可惜的是,这些作品中所运用的成语、诗句及名育等,读起来却不流畅,有的甚至绕口难懂,看完后不知所然,给人一种七拼八凑的感觉。这些华丽的辞藻并非是真正为作文的描写服务,而是为吸引读者的眼球。为“华丽”而华丽.为“引用”而引用,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多此一举罢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展等级:有创新)同是对“修墙”、“防盗”的预见,却产生“聪明”或“被怀疑”的结果。“感情”竟能如此地左右着“认知”,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题记“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恕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可我知道是句名言。它不仅在作品中被引用来引用去,就是同学间也不乏其使用的频率。“可爱”之于“美丽”,恰恰如同“感情”之于“认知”,人一旦对某事物有感情,就常常会感情先入为主,并在此感情的左右下对事物进行感知、认识,只顾优点,无视缺憾,从而做出“感情化”的判断,所谓“情人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