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你至深     
“你不爱我!”有多少次你的孩子把这句话强加于你?作为家长,你又有多少次按捺着内心的冲动不向他们解释你的爱有多深?终有一天,当我的孩子长大,能够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时,我会告诉他的。我爱你至深才打探你要去哪儿,跟谁去,什么时候回家。我爱你至深才坚持你一定要自己挣钱买自行车,虽然我们买得起,而你买不起。我爱你至深才保持沉默,让你自己去发现你精挑细选的朋友原来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我爱你至深才逼着你把咬了一口的巧克力还给杂货店,同时承认:“是我偷的。”我爱你至深才花两个小时督促你打扫自己的卧室,虽然这活儿我干起来15分钟…  相似文献   

2.
爱你至深     
“你不爱我!”有多少次你的孩子把这句话强加于你?作为家长,你又有多少次按捺着内心的冲动不向他们解释你的爱有多深?终有一天,当我的孩子长大,能够理解母亲各种良苦用心时,我会告诉他的。我爱你至深才打探你要去哪儿,跟谁去,什么时候回家。我爱你至深才坚持你一定要自己挣钱买自行车,虽然我们买得起,而你买不起。我爱你至深才保持沉默,让你自己去发现你精挑细选的朋友原来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我爱你至深才逼着你把咬了一口的巧克力给杂货店,同时承认:“是我偷的。”我爱你至深才花两个小时督促你打扫自己的卧室,虽然这活儿我干起来十五分…  相似文献   

3.
来园时,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活动室,我就会热情地迎接,并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走着上幼儿园的。”“你今天早饭吃什么呀?”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我想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谢桂华 《江西教育》2003,(10):30-30
有家报纸曾刊载过这样一则故事:某家长带孩子上街配眼镜。当医生说她的孩子眼球已变形时,这孩子却脱口而出:“妈妈,把你的眼球移植给我吧!”这也许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却透露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那就是我们的不少学生已经缺乏健康的人格,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了。我认为,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从小就是你爱她、护他,为他做好了一切,可你从来没有要求他给你爱,没有教给他该为你做什么。正是由于平时家长的百般呵护,才有了诸如此类令人心寒的“给我吧”。要变“给我”为“我给”,就必须反弹琵琶,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作为教师,我们要好好地帮…  相似文献   

5.
我们成年人每日上班如果总是不发工资,工作积极性是会受影响的,说不定你还会辞职不干了。同样道理,孩子上学也需要得到“工资”,才能保持其积极性。什么是孩子上学得到的“工资”呢?有些家长可能认为,我给孩子吃喝穿,给他买玩具和山地车,请他吃麦当劳、肯德基,这不是“工资”吗?不是。这些东西在孩子眼里,都是应得应分的,我是你的孩子,你就应该给我这些东西,我不上学你也应该给我。而学习的“工资”必须是直接从学习得来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的成就感。因为学习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会有成就感;从学习中得到收获,会…  相似文献   

6.
嵇珺 《家庭教育》2007,(4X):26-27
“妈妈,我想买那个咸蛋超人。”“爸爸,我走不动了,你快背背我。”……在我们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他们总会向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面对孩子的这些要求,家长应该“有求必应”:不是孩子说什么你都要满足他,而是当你的孩子提出要求时,你要对他的要求给予回应。回应孩子,不管你是否答应他的要求,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关心他,爱着他的,并且,要积极地回应你的孩子,不要以敷衍塞责的态度去对待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从事校外教育工作。我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朋友报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领情,任凭家长对他(她)怎么好,他(她)也不以为然;相反,孩子对成年人却极少关心,显得很冷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归根结蒂是孩子不太懂得什么是爱,也不懂、不知道如何爱别人。由此建议: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加一门德育“基础课”,就是教育我们的孩子懂爱、会爱。  相似文献   

8.
南京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过去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可现在却爱生气,对大不了的小事也要顶嘴,动不动就要反抗。他还跟奶奶说,“不相信我,就要反抗”、“专门说我,就要顶嘴”。真是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难管教。怎么办?A青春期的孩子,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年人。所以他们既有孩子的行为,也有大人的行为。这时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烦恼多,爱发火。家长该怎么办呢?第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情绪好,你说他几句他愿听,听得进。情绪不好时,你不说他,他还烦恼着呢,你再说他,他就火了。第二,要宽容孩子。青春期的孩…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的关心多,爱护多。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应该爱自己的,吃饭、穿衣等事情家长帮自己做也是应该的,很少有孩子想过去爱老人、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和周围的人,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一、让孩子了解爱意味着什么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我先让幼儿轮流谈谈“每天家里人要帮你做什么,家里谁最喜欢你,他们是怎么喜欢你的”,要求讲得越具体越好。讲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10.
美欣姐姐:请问美欣姐姐,你能不能为我介绍几种辅导孩子学习的好方法呢?学生家长李海茫开学伊始,家长朋友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了,再好的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上不来,家长也会有遗憾的。下面我就为家长朋友介绍一些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首先,在孩子放学回家后,不要马上让他写作业,而是让他回顾一下今天在课堂上老师都讲了些什么,需要注怎样辅导孩子学习意些什么,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要先帮孩子解决问题,然后再写作业。其次,在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不要马上告诉他,而是要等孩子写完作业后一起解决,这有利于孩子养成一…  相似文献   

11.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12.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幼教机构这样宣传“我们这儿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怎样怎样”,却很少听到“我的孩子特别想做……”或“这个孩子特别适合做……”。  相似文献   

13.
让孩子倾诉     
陈嫄 《班主任》2009,(4):38-38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全家人的关心、爱护下长大。遇到挫折、困难都会有家长帮着解决,因此他们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有的闷在心里无处宣泄,有的便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果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就能及时为他们减压,这就需要让学生学会倾诉。从孩子的倾诉中,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为此,我在班里设立了“我想对你说”信箱,让孩子们有了倾诉的途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学习教育的艺术强调共情。婴儿从一开始就有共情的表现——别的宝宝哭了,他也哭,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如何让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感受,关键在于家长。如果孩子用玩具打了小朋友的头,一定要让他知道小朋友会很痛,同时问问他如果别的小朋友打了他,他会有什么感受。言行一致。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就必须以身作则。如果你为了避免买全票而谎报孩子的年龄,或者在邻居背后说他们的闲话,你的孩子会和你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仅仅做一个榜样是不够的。Lickona博士说:“你必须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孩子怎样做是正确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  相似文献   

15.
爱的允许     
黄敏 《山东教育》2020,(5):128-128
我一直坚信:爱,能让教育展现新的生命力。缘起开学初,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乐乐。还没见面,就听说了他的与众不同。当时,我非常忐忑,要知道接受这样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几倍的劳动量,几倍的责任心,以及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种种想象,几乎让自己陷入沮丧的境地。第二天就要见面了,心中更加焦虑:以什么方式接受他,怎样和家长沟通,哪些要交代清楚,家长要配合做什么,他会不会到处乱跑有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16.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关心孩子的家长就会忙着询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有的家长会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家长就会感到失望。还有的家长会这样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甚至让孩子提出问题来。两种提问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思考:你赞成哪一种提问呢?  相似文献   

17.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18.
爱你至深     
“你不爱我!”有多少次你的孩子把这句话强加于你?作为母亲,你又有多少次按捺着内心的冲动不向他解释你爱他有多深。终有一天,当我的孩子长大,能够理解驱使母亲做各种事情的良苦用心时,我会告诉他的。我爱你至深才打探你要去何地,跟谁去,什么时候回来。我爱你至深才坚持你一定要自己挣钱买自行车,虽然我们买得起。我爱你至深才保持沉默,让你自己去发现你精挑细选的朋友原来是个可怕的人。我爱你至深才逼着你把咬了一口的巧克力还给杂货店,同时承认:“是我偷吃的。”我爱你至深才把打扫卧室的活儿留给你,看着你花两个小时干完,虽然这活儿我去…  相似文献   

19.
爱你至深     
“你不爱我!”有多少次你的孩子把这句话强加于你?作为母亲,你又有多少次按捺着内心的冲动不向他解释你爱他有多深?终有一天,当我的孩子长大,能够理解驱使母亲做各种事情的良苦用心时,我会告诉他的。我爱你至深才打探你要去何地,跟谁去,什么时候回来。我爱你至深才坚持你一定要自己挣钱买自选车,虽然我们买得起。我爱你至深才保持沉默,让你自己去发现你精挑细选的朋友原来是个可怕的人。我爱你至深才逼着你把咬了一口的巧克力还给杂货店,同时承认:“是我偷吃的。”我爱你至深才把打扫卧室的活儿留给你,看着你花两个小时干完,虽然这活儿我来…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就是及早让他们自立。"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要想自立必须自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但是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在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干了,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小做起,逐步培养。在美国,规定一岁多的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