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词有定类,类有定词,这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一个语法特性。但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可以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音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也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一个语法现  相似文献   

2.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偶然地活用为另一类词,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义特征与语法特征。这就是词类活用的定义。在上述定义中,“临时”、“偶然”这两个词至关重要,它集中概括了词类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类活用,作为一个语法术语,是指一个词在它所属词类的句法职能之外的一种灵活用法.这种灵活用法,超出了它所属词类固有的句法职能,担当了别的词类的句法职务,临时用如别的词类,所以称为词类活用.作为一种特定的含义,词类活用往往简称为活用.词类活用的研究很有价值.在词类问题上,把词的基本功能和临时功能区别开来,这是一个重要原则.词类活用是属词的临时功能,它不能决定词性.如果一个词只有在具体句子的用法上才能决定它的词类,实质上就否定了词类的存在,在划分词类的时候,要看一个词的本质特征,要看一个词的基本功能.如果不区别词的基木功能和临时功能,“那就是把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混同起来了.”区别词的基本功能和临时功能,研究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4.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常见的就有“名词活甩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意动”……等十几种情况。教学中,如果不能使学生牢记每种词类活用的例句,以及此种词活用为彼种词的特点,进而理解、领悟和把握其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习古代汉语,不能忽略它。不切实掌握词类活用,就不能透彻理解一些句子,有时甚至弄出很大的错误。词类活用,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其规律性,我们要对它进行研究。本文准备只谈其中的名词用如动词。 一个词活用为另一词类,这是指在特定句子中,临时作为某一词类来用。有的词有几个意义,词类不同,这不算词类活用。如“众”,指“人多”,是形容词;又指“众人”,是名词。这是一个词的两种用法,不算词类活用。有的词,不但两个不同的义差别较大,音也不同:如“长”(cháng)指“长度大”,是形容词;又音zhǎng,指“生长”,是动词。这竟可以看成两个词,只是用一个字形写出罢了。  相似文献   

6.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的词的类别。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是一致的,各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古今汉语也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是相对固定的。 但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即是词类的活用。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可以活用,其中散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常见。诗词中就相对少些。现代诗词创作中也有因袭古法活用词类的例子。 本文拟就所积累的古今诗词例句谈谈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活用…  相似文献   

7.
“词类活用”是文言语法的特点之一,“名词活用”则是“词类活用”中最常见的现象。“活用”是指某类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具有基本智能以外的智能,懂得词类活用将在文言阅读及训练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将“名词活用”的特点分类陈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词类活用辨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有关论著对词类活用的讲述,每生疑惑。比如: 既说词类活用是词的临时用法、偶然用法,那为什么从所举例证和有关注释看,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似乎大量存在、相当普遍呢? “衣”、“冠”表示穿衣、戴帽,  相似文献   

9.
在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为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文言文备考中必须把握又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等七种。  相似文献   

10.
[提示]在古汉语里,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在不同的语境中,可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加以灵活运用,即这类词可临时用作其他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内容较多,比较复杂,大类之下有小类,小类之下有细类,概括说,主要有下面的一些情况。1.名词的活用:(1)活用为一般动词,如“非能水也”中的“水”释作“游水、游泳”,名词用作动词。(2)活用为使动词,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释作“使……为王”,使动用法。(3)活用为意动词,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释作“把……当作宾客”,意动用法。(4)活用为状语,如“卒廷见相如”的“廷”原为名词,指朝堂,而这里用于动词“见”的前面成为状语,释作“在朝堂上”,具有副词性,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相似文献   

11.
一、词类活用概念的界定 “词类活用”说已经流传了80多年,国内两部重要高校文科教材——分别由王力、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都有“词类活用”的内容,观点基本一致,其他各家都分别从语法层面及修辞角度对词类活用的概念进行界定,虽然具体说法不尽相同,但其论述的本质具有相通之处。郭书中关于“词类活用”的描述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相似文献   

12.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除了由于古代语言不够丰富,临时需要活用另一类词外,还有许多活用往往是出于修辞上的需要。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修辞上有意从这一个类转成另一个类来用的,便是转类辞。”“这类转类辞如果运用得当,颇可使语辞简洁生动,使人对它发生一种特殊的兴趣。”下面从师范课本选用的文言文中,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列举了兼类词、词类活用的常用种类,并通过对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比较分析来阐明兼类词属于词的跨类,词类活用不属于词的跨类这一观点,同时还指出了几种词类现象也不属于词的跨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词类活用”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同一个词,词性或意义发生变化就不能认为是同一个词。因此不存在“一词多类”或“一词多义”。既如此“词类活用”也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15.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进行词类活用研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词类活用是一种共时平面的语法综合现象,涉及语义、句法、语用等诸多方面;词类活用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它的理论前提是“词有定类”;考察古代汉语中的活用现象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词类活用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什么是词类活用,大家的认识不尽统一,这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词类活用作深入探讨。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指出:"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曹先擢先生说:"从语法角度讲,汉语中的每个词,都属于一定的类别。按本类  相似文献   

17.
“词类活用”说的理论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类活用”说是汉语词类划分中“以义分类”和“以位归类”双轨制的产物。在汉语语法尚未脱尽印欧语法羁绊的今天,“词类活用”说有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既避免了语法理论上的“词无定类”的错误,又增强了现行语法系统解说汉语历史语言现象的能力。但它毕竟是套用印欧语法的结果,不尽符合汉语语言实际。该文尝试提出依据纯粹的语法功能划分词类,尔后靠定位分析确定词品,最终取消“词类活用”说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正>成语是从古代汉语中沿习下来的,因其结构的稳固性和定型性,所以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痕迹,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特别是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基本用法,充当了别的词类,从而使词语的意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多,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以及数词的活用四类情况。了解和掌握一些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对于正确理解成语和准确使用成语都非常重要。一、名词的活用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临时作乙类词使用,这种语法现象称为词类活用。作为历史悠久的成语,也保留了词类活用这一现象。这给人们理解成语、把握成语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这里用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鸿门宴》一文有“沛公军霸上”一句。与此配套使用的教案及其他有关资料都把此句中的“军”作词类活用解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妥,理由如下:首先看词类活用的定义: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应用,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字“临时”。也就是说在该词的固定意项里找不到此意,而是在某一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临时具有了此意。如: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此句中的“东”有三个意项:①东方②主人役姓。哪一项代入句中都解释不通。只有解释为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