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母国层面研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整理,发现对OFDI产生影响的母国宏观经济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类:民生状况、金融状况、贸易状况。随后,选用1991~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检验GDP增长率、金融相关比、出口额及FDI流入等宏观经济指标与中国OFDI的关系。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我国出口贸易额及金融相关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重要影响,出口增长和金融规模扩张促进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有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影响研究较少考虑东道国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结论也不一致。通过整合制度理论与资源基础观,研究东道国华人网络对文化差异与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企业层面OFDI项目数据,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的实证研究发现,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OFDI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东道国华人网络削弱了文化差异的负向影响。在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成立。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已有研究结论分歧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中国企业利用华人网络"走出去"、"走进去"以及更好地"走下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收购,创建这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鉴于我国企业间情况互不相同的事实,提出每个企业应视其具体情况选择投资方式,进而就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所有权形式选择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合营形式是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OFDI促进我国制造业贸易出口的机制,并运用2004-2013年我国27个制造行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整体上,OFDI对制造业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从不同行业OFDI来看,效应差别较大:农业OFDI对我国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采矿业OFDI对我国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制造业OFDI对贸易出口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其它各生产性服务业OFDI对我国制造业贸易出口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以促进贸易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态势,其中绝对的投资主体就是中央企业。由于数据的可获性较差,国内外文献中甚少有专门针对央企OFDI的研究。基于长期手工收集的数据,并首次对央企OFDI的演进进行了回顾,由此对其战略选择即产业布局、区位分布、进入模式及主体选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央企对外投资时偏好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及地区,亚洲和非洲成为主要投资目的地,随着时间推移,在其余大洲的投资呈稳中有增态势,区位分布更加广泛和理性;产业分布则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如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建新厂或成立独资公司为央企OFDI主要的进入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确实促进了央企OFDI的扩张,尤其是并购。  相似文献   

6.
基于制造业行业差异的视角,本文主要考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出口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选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生产率水平越高的企业进行OFDI的概率越大,而且这个结论并不取决于行业的特性和类别的差异。进一步,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中国企业开展OFDI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安徽省的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快速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安徽经济发展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积极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如资源导向型OFDI的重工业化效应,市场导向型OFDI的高加工度化效应,效率导向型OFDI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战略导向型OFDI的高技术产业促进效应,充分发挥安徽省的后发优势,带动安徽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东道国经济稳定程度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之间的关系,选择了"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OFDI区位选择是经济风险规避型的,在衡量经济稳定的各项指标分析中,经济增长水平与中国OFDI正相关,通货膨胀与就业率对中国OFDI有负向影响,国际收支平衡或适当顺差有助于吸引中国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经济大环境层面,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势需要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外汇储备、资本外逃、资源约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势需要中国对对外直接投资采取积极态度;在企业自身发展层面,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满足多种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化的加深,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贸易。本文采用2009至2016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对安徽省对外直接投资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对外投资额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且它们之间为正向相关关系;另外在OFDI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对OFDI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国2013—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制度环境、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所有制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得出:制度环境与政府补贴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制度环境强化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相比较国有企业,制度环境、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被赋予了全新的任务和使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升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国有股权分配比例,引入非公有资本丰富股权结构,减少国有股权占比,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东行为明确、企业投资高效敏捷、内控监督有力的机制。就理论逻辑而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会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一方面,因股权结构引起的动态改变会对其治理体制及资源禀赋造成直接冲击,一定程度上硬化国企的预算软约束,进而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层持股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可以提高管理层激励,提高股权多样性和制衡度,这同样会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那么,在实践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吗?以2003年至2017年国企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经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改进主要集中于抑制国企投资过度,对国企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则较为有限。这可能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通过降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从而为我们找到了更加精确的影响机制——国有企业本身相对而言承担着更多的政策性负担,所以更可能进行过度投资行为,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的其他非国有股东可以改变这个现状,使其充分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优化投资低效行为,改善其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比较而言,在竞争程度较低的垄断性行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要更加关注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并依据市场化程度的地区、行业差异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The neoliberal reframing of universities as economic engines and the growing emphasis on ‘third stream’ commercial activities are global phenomena albeit with significant local variations. This article uses the concept of ‘ownership’ to examine how these processes are impacting on institutional self-understandings and academic–management relations. Drawing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from New Zealand, including recent disputes between academics and management, we ask, ‘who owns the modern university’? In conclusion, we show how debates over ownership provide a lens for examining wider tensions around institutional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民营体育产业发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体育产业已成为福建体育产业的支柱,呈现发展迅猛、对社会贡献逐渐加大、产业结构不均衡、多种所有制并存、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地区间差距大、体育制造业已进入品牌化、集群化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农业本身向前缓慢的发展着,再加上中国传统农业自身有着极高的适应性,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量变的作用。但土地所有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存在使得传统农业只能发挥有限的积极作用。中国现代化进程大迈步的往前推进必须变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消除束缚农业生产力的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温州锁具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国际化有很强的动力,国际产业转移为产业集群国际化提供了契机,区域文化传统使产业集群内企业联系紧密且目标市场相近,集群内竞争与合作带来了国际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提高国际化程度,推进国际化经营活动与产业集群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特殊时代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政治产物,创制之初就与法律逻辑没有多大关系,造成目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权制度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是重新调整农村土地利益分配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重的制度变迁过程,法律改革的核心在于在集体所有权的框架下理清农民集体的法律内涵、通过对征地制度和农村建设使用权制度进行调整以实现集体所有权在经济利益、平衡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成员土地使用权的关系及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以200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CFO管理能力综合指标,并结合公司的产权性质,研究了CFO管理能力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CFO管理能力越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CFO的管理能力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Academics’ participation in quality assurance: does it reflect ownership?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cademics’ support for quality assurance (QA)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ir sense of ownership, which seems to be influenced by academics’ participation in QA’s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is participation is indeed contributing to academics’ ownership of QA.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Portuguese academics’ on their participation in study programmes accreditation suggests that this may not be the case. Academics present a partial withdrawal towards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in study programmes’ accreditation, especially regarding external assessment. Furthermore, they do not seem willing to enhance this participation nor are they very critical about it. Since academics’ sense of ownership is essential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QA, these results may represent a challenge for both institutions and QA agencies.  相似文献   

20.
以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公布并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例,采用SPSS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呈不相关或弱相关的结论,并针对我国股权激励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