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之一.从整体上来说,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德状况是良好的.但大学生自身、学校和家庭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优化和谐校园环境,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措施,即坚持正面引导,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加强羞耻感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内化;重视实践锻炼,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外化;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德治理作为道德治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社会公德严重缺失的背景下,由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携手合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和行为问题进行克服和消除的活动。社会公德治理的目的在于建构起符合现代文明的主流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使广大公民形成自觉的社会公德认知、现代社会公共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社会公德治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具有推进作用;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支持作用。现代性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公德治理的根本保障;重视官德治理并以公权力阶层的德性修养带动大众道德价值的回归,是公德治理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共享的熟人社区和自治性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公德增量来影响陌生人社会,是公德治理的基本途径;思想文化系统的构建和思想文化引领,是公德治理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个人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是社会道德文化个体化的产物;个人品德建设是指以不断提高个人品德素质为核心的系统实践活动。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又是个人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四德并举",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
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特点,决定了社会公德教育在高等师范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师范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增强师范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意义,提出了促进师范生社会公德养成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社会公德及社会公德教育逐渐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当前,教育学界也提出把道德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以公共生活为重心的理念。因此,笔者追溯了近5年社会公德及社会公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找出今后社会公德教育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德是和谐社会公民道德的底线,只有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能遵守社会公德,相互尊重、礼让宽容,才能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小学阶段是社会公德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要想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少先队活动中开展彰显“尊重”内涵的社会公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作者先后在厦门经济特区几所高校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经综合分析,得出特区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一些特点:社会公德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社会公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而较多地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公德的行为方式与认知水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知德容易行德难”;相当一部分特区大学生考虑“自我” 的因素较多,只想自己做好,对别人的不道德行为则给予一定程度的容忍而不愿去纠正。据此,作者提出若干学校教育对策:要优化校园公德环境;改革公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注意大学生社会公德实践活动;强化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9.
高义 《宁夏教育》2012,(9):12-13
社会实践是学校不可或缺的课程。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内容,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和体验教育为抓手,以“教育引领社会风尚”为目标;坚持“上下联动,以点带面,常抓不懈,整体推进”的原则;抓内拓外,达到实践育人、活动育人、体验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德通常是指一个社会全体居民为着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注重实践社会公德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社会公德的研究和实践一直非常重视,使我国有着良好的社会风尚,得到世界人民的赞扬。由于十年动乱,使社会公德受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社会公德及社会公德教育逐渐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当前,教育学界也提出把道德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以公共生活为重心的理念.因此,笔者追溯了近5年社会公德及社会公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找出今后社会公德教育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来自社会、学校、个人多方面的协力合作。社会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供完善的公共规范和实践空间,它是一切公德教育的基础和背景。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学生社会公德形成的关键期,要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小学班级教育活动中开展彰显尊重内涵的社会公德教育尤为重要。以班级为教育单位,以遵守社会公德为伦理底线,制订明确具体的班级一日规训,将社会公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情境之中,通过反复规训、评比激励、督察检查等策略,让社会公德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王杰 《学周刊C版》2020,(2):99-99
文章展示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内容,指出了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设置科技课程的各方面作用,包括规范研学活动确定旅行目的、锻炼实践能力培养自主意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增强集体意识树立社会公德等.因此教师可以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设置科技课程,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彭建国 《教师》2014,(9):13-13
我国现行的《小学生守则》共十条: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②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③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入手,分析了社会公德意识淡漠与行为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德建设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社会公德的现状入手,分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提出重构社会公德的对策,目的是提高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推进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社会公德素质是较高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社会公德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对策。这对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丁鸿君 《课外阅读》2011,(12):138-138
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标志,教育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灿烂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少年儿童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迎合了儿童的这一特点,有利于进行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利用CGSS2015数据,从文明礼貌、保持公共环境卫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敬老爱幼五个方面分析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公德意识。总体来看,我国青年社会公德意识水平整体较高。其中女性青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普遍高于男性,教育程度越高的青年社会公德意识越强,党员的社会公德意识高于非党员。中西部地区青年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本文最后提出加强学校教育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重视家庭公德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加强自我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