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毅 《钓鱼》2009,(7):10-11
七、我的一些有趣的经历 笔者有一刘姓“道”友,入门钓鱼的行当晚了我5年,却年长我5岁。我称其为兄长。此人使得一手好拉饵。但是其他方面的功底却马马虎虎。而他喜欢上悬坠钓的原因,竟然是嫌传统钓法钩上挂蚯蚓速度太慢。拉饵钓鱼卫生干净、上钩方便。他一经见识拉饵台钓,立马喜欢上了这种钓法。而对于台钓的大多数理论,他只是满足于知道个皮毛,缺少深究的动力。我建议他多看看钓鱼方面的杂志,上网去看看高手的帖子、大师的视频。他却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实践出真知”。“网上的那些不少是胡说八道”。我与他争论良久,各不相让——得了,以后我当着他的面还是少胡扯,跟着多实践吧!  相似文献   

2.
颜恒 《钓鱼》2010,(21)
5."浮钓钓靠坝,深浅钓交汇" 这条钓谚虽然缺乏朗朗上口的韵味,但是它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钓法与钓点之间的有机联系,道出了水位深浅处钓点的最佳选择,这是对休闲野钓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在实战中是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颜恒 《钓鱼》2010,(21):44-45
5.“浮钓钓靠坝,深浅钓交汇” 这条钓谚虽然缺乏朗朗上口的韵味,但是它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钓法与钓点之间的有机联系,道出了水位深浅处钓点的最佳选择,这是对休闲野钓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在实战中是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王磊 《钓鱼》2013,(13):54-55
我的母亲曾经对我说过:"布兰特,不要因为自己身处巅峰或谷底而情绪受到影响,因为每一个巅峰之后,都会有一个谷底。"与其他的运动项目一样,钓鱼有着让人痴迷的魔力,既能够让钓手激动不已,同时也能够让钓手羞愧不堪。每一次出钓,都有可能成为一段"最佳时刻",却也有可能成为"最糟时刻"。事实上,在我还只有13岁时,一次出钓便让我同时经历了这两种令人煎熬的时刻。  相似文献   

5.
王大禄 《钓鱼》2004,(14):27-27
六月的一天下午,我到市郊一水库用手竿近岸钓草鱼,先后上鱼5条,获鱼3条(钻八草丛脱钩2条),每条均在3000克左右。而在此前,我曾3次到此专钓草鱼却一无所获。这次成功,分析起来,主要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6.
有许多事情是出乎常理的,比如钓鱼。我的钓技属于末等,所以我的"钓兴"也不高,"我缺乏那耐心,性子急",我常这么说。我的儿子——《中国钓鱼》杂志专业编辑、业余钓鱼"高手"——反驳我说:"恰恰相反,钓鱼需要急性子。"实验的结果是他对我错。多少次去钓鱼,鱼儿已经舍身咬钩一心要成全我,我却不能迅速将它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钓友钓鱼都喜欢早出晚归。我与妻弟却不尽然,除了昼钓,更着迷于夜钓,尤其是冬春寒冷季节的夜钓。难怪朋友们戏称我俩为钓痴。2006年元月2日,阴天,东北风1~2级,气温4~9℃。下午5时,按照元旦晚宴上的约定,我与妻弟身着臃肿的保暖衣裤,收拾好  相似文献   

8.
野钓小趣     
王俊 《钓鱼》2013,(18):38-39
距离上一次出钓,已经整整三个星期了,对"中毒"到无法挽救的我来说,内心的饥渴只有同好才知道。今天家中恰好无事,我无论如何也要钓一次鱼,再高的气温也挡不住我出钓的热情,哪怕是"空军"也无怨无悔。现在外界持续高温,出钓首选之地是要选择有树林遮荫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吴集贤 《钓鱼》2011,(10):46-47
人们把那些特别爱钓鱼的人叫钓迷。我国有九千万人的钓鱼大军,这其中算得上钓迷的起码也有成千上万吧。我有个钓友孙师傅,是个钓鱼人,却又不知道他算不算得上是钓迷。  相似文献   

10.
《垂钓》2011,(9):79-79
我钓鱼多年,却从来没钓到过大鱼,羡慕别人的同时,我心里也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圆钓大鱼的梦。今年,我开始专门学习钓大鱼的方法,出钓几次,也有多条2.5千克左右的钓获进账,但与理想的大鱼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1.
张炎冰 《钓鱼》2009,(4):47-47
一个多月前就听说了,常州伟渔阁放了许多鲢鱼,连传统钓都能挂下巴弄个二三十斤地创造人生奇迹。不过我不想钓这么大的,因为3年前用4.5米竿耗时50分钟降伏8.5千克草鱼,左手酸麻了4个月。可是不想钓却偏偏遇上了。  相似文献   

12.
某位著名钓手曾发表过《成也浮标,败也浮标》的文章,谈了他对鱼漂的感受,笔者深有感触。结合本人参加一场钓鱼比赛中关于用漂方面的得失,使我更对这篇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第一场:以钓梭鱼为主,钓组迟钝。5.4米超硬竿、2号主线、1.2号子线、配6号“狐讯”鱼漂,调3目钓5目!6目。第二场:以钓鲫鱼为主,钓组不灵不钝。1.5号主线、1号子线、0.5号“O C新关东”和5号“金龙”袖钩,配4号“鱼神”鱼漂,调5目钓4!5目。比赛开始后,周围钓友陆续开始上梭鱼。我的钓点也不时有鱼星冒出,但鱼漂有力度、有幅度的下沉却极少。二次有力度的下又都没有挂住…  相似文献   

13.
刘少才 《垂钓》2020,(2):50-55
其实,海上钓鱼并没有经验可以总结,上不上鱼更多取决于水下是否有鱼,如果是较大的鱼群过来,你胡乱绑个钩,挂个菜叶都能钓上鱼来,船员称这为"傻瓜钓法"——与"傻瓜相机"是一个道理,有手便会。去年跟朋友出海船钓几次,看到大家钓具真是一个比一个现代化,最差的也都属于鸟枪换炮的档次,只有我这"老土"还守着线钓不肯放弃。也难怪,我们出海船钓都选风平浪小的近海,钓具越上档次,优势就越明显,所以对于我讲的线钓的所谓优势,他们大多不屑一顾,有的也只当听故事了。其实,那不是故事,而是我的实钓经历。  相似文献   

14.
皮艇海钓技巧本文将介绍皮艇海钓的技巧,无论是对于新入门的钓手,还是对于老钓手而言,都有相当的价值,能够让钓手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改善自己的上鱼率。但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并不能算作一名货真价实的皮艇海钓钓手,但我却始终关注和思考皮艇海钓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钱邦伦 《钓鱼》2014,(1):44-45
我酷爱钓鱼,特别茸欢寒冬雪钓。虽然年逾古稀,但雪钓却能勾起我对儿逢时代与小伙伴们一起在屋前后平地或山坡上堆雪人、打雪仗的幸福回忆和缕缕情思。雪钓,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因为梅花欢喜漫天雪;雪钓,是一幅人生壮丽画卷的缩影,囚为银发苍苍雪亦白。  相似文献   

16.
钱帮伦 《钓鱼》2006,(14):32-32
盛夏酷暑,有些钓友认为天热,鱼不好钓,可我却不是这样看法我认为酷热的夏季,正是鱼获颇丰的季节,特别是鲤鱼,上钩率最高。不过,钓鲤鱼比钓鲫鱼难度大,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其中,打窝最为重要,直接影响到上鱼的多寡,根据我多年的实践、探索,发现钓鲤鱼时,必须注意以下五点:一、打窝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我和一长者同在一条小溪上钓鲫,饵料都是自己饲养的大平二号红蚯蚓。我按常规定点打窝和撒放诱饵。这位长者既不打窝,也不撒放诱饵,却见他频频上鱼,不到两上小时,他的鱼篓里足足装有1500克鲫鱼。同时间内,我的钓获量还不到500克,究竟这位长者的钓秘在哪里? 第二天,我们仍在这条小  相似文献   

18.
难忘雪钓     
钱邦伦 《钓鱼》2006,(2):67-67
我钟情山水,喜欢钓鱼,特别喜欢寒冬雪钓。虽然已年届花甲,但雪钓却能勾起我儿童时代与小伙伴一起在院坝和小土坡上堆雪人、打雪仗的幸福回忆和缕缕情思。雪钓是一副美丽的山水画,雪钓是一幅人生壮丽画卷的缩影。我不爱打牌,不爱喝茶,休闲钓鱼是我晚年生活的追求,哪怕是瑞雪纷飞,我也要起早钓鱼。还记得那个早晨,气温3度,大雪纷飞,早晨六点钟起床后,又难耐钓瘾,不听老伴的劝,全副武装去钓鱼。我找出昨天晚上就准备好的一套装备,戴上草帽,穿上那件陪着我经历数次雪钓的绿军装,脚蹬大头军用毛皮鞋,手戴露指毛绒手套,骑一辆自行车,喳喳地碾着公…  相似文献   

19.
漂钓黑龙江     
陈彦斌 《钓鱼》2008,(17):40-41
一般来说,漂钓多在水势湍急的溪流,鱼钩无法停留在某个具体位置,垂钓者只好在岸边跟随着铅坠儿比重小于浮漂的钓组,使鱼钩悬空在水中一定的位置,人行走在岸上,边走边钓。而在江河湖泊中,很少有漂钓的。可是,我在黑龙江上却有过一次漂钓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张董芬  方涛 《垂钓》2010,(8):51-51
钓鱼之事,无奇不有。一次,我在水库垂钓,用串钩挂泥鳅专钓黑鱼和鲇鱼,却意外地“钓”上一条钓友切线时跑掉的6千克多的大草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