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是长期困扰学校、教师、家长的一个头痛问题,因此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教师接纳,也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为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学校的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空中乘务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分析了空中乘务专业师资队伍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人格魅力塑造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关教育专业委员会提出了以教育为本、以育人为本、以服务于社会人文市场经济为本的原则。在导向上,要求公关教师以人格育人;在能力上,要求公关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在教材上,应规范大纲,统一编写教材。这样才可以使公共关系教育专业不断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主观条件,也需要客观环境,需要外在的刺激来激发和增强内在的动力.因此,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必然的,激励机制的完善更显得必要.而实现外在激励向内在激励的转化、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观课活动、创建学习型的校园文化、尊重教职工的感情和人格则是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完善教师人格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6.
教师人格对于教师自身发展及实现教育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使当前教师人格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对当前实然状态下的教师人格做出同题诊断的同时,进而提出应然状态下教师人格的价值追求:教师人格应超越社仝、现实、理性人格之局限,而迭于个体、理想、感性人格发展的无限境界.  相似文献   

7.
在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情感应是有着良好效能的教师情感,这种情感在其内容性质、结构形态、表现方式与效能体现上都具有良好的专业特征,因此可表现为良好的专业适应。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人格修养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它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影响学生的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每一个教师都应充分认识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重视自身人格修养,努力实现人格的提升,使教师人格境界从“经师”走向“能师”,从“能师”走向“人师”,实现教师人格真、善、美的统一,用自身健全的人格去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中国简版(PHI)和卡特尔16PF对江苏省某市256名教师进行调查,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中小学教师在“躯体化(19.14%)”、“抑郁(12.89%)”和焦虑(10.16%)3项因子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水平男女相近,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与全国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2项因子分高于常模,焦虑、疑心、脱离现实和兴奋状态4项因子分低于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格特征存在性副差异,男教师持强性和敢为性高于女教师,而女教师聪慧性和敏感性高于男教师;16PF与PHI的各亚量表呈现多项相关.结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进一步关注,人格特征总体趋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人格问题,持强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自律性和紧张性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重要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不在外部力量,而在教师自身。从合理认知、情绪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方面为教师提供相关建议,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把握基本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