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讨论是青年报纸开展思想教育的传统武器。它是读者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方式,比起单纯的由正面灌输,有着明显的优点。同时,它又是加强报纸与读者联系,增强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北京青年报自1981年复刊以来,共开展大小讨论三十六次,平均每年八次。我们是如何组织专题讨论的呢?  相似文献   

2.
对某一问题开展专题讨论,这是宣传报道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从1987年以来,曾写过15篇报纸专题讨论文章,先后被报刊采用13篇。一、吃透编者话。每家报纸开展专题讨论时都附有编者按语或告读者之类的话。若要参加讨论,要注意研究编者的话。因为编者的话中,或告诉读者要讨论的内容,或暗示出编者的倾向性意见。讨论者要抓住其实质,把文章写好。去年  相似文献   

3.
公共图书馆电子报纸资源利用分析——以深圳图书馆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电子报纸是信息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的必然产物,它为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利用带来了新的活力。深圳图书馆电子报纸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说明,要利用电子报纸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必须采取建立更为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稳定的系统、揭示二次文献、进行资源整合、开展用户教育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1988年5月,26000余名读者第一次认真地将自己的意向,倾注在评选光明日报好新闻的选票上,第一个由读者直接评选的好新闻作品奖就这样诞生了。《职称议》、《官本位面面观》这些折射着时代色彩的新闻作品荣登榜首。为了最直接地了解我们的读者,评选活动一结束,我们立即对获得选中奖的读者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他们真诚地谈了自己的想法,愿望和对新闻改革的建议、要求,我们第一次如此清晰、迅速地听见了读者的声音。无庸讳言,每一张报纸都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体,只有真切地了解他们,报纸才能获得活力。光明日报是一张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的报纸,它的读者的先进意识、社会责任感乃至情趣爱好,对报纸的报面水  相似文献   

5.
一张报纸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亲切和蔼,生动活泼,还是板着面孔,老气横秋?当然大家欢迎的是前者。报纸不是必读文件,不能强行要求人们去阅读,不能强行要求人们接受所宣传的某种观点,它只能依靠自己真诚的微笑服务去赢得读者,“征服”读者,进而教育和引导读者自觉自愿地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工作和献身。  相似文献   

6.
<正>翻遍辞海、找遍网络,寻不到"读者新闻"的名词解释。或许这还不是一个词汇,但对于工作在媒体里的新闻人来说"读者新闻"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可能是一直没有被人们关注吧。但这个"读者新闻"它真的一直隐藏于每张报纸自己的读者群中,只要你去细细聆听、认真挖掘,肯定会觅到"读者新闻"的踪影。直到有一天走进报纸的读者俱乐部才发现,每天热衷报纸的读者自己身上就有新闻人写不完的好素材。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来报社参加活动,撰写这些读者自己的素材,用"读者新闻"这个词来称呼读者俱乐部里读者自己  相似文献   

7.
在报纸的版面中,围绕一个主题,把若干篇有共同性的稿件组织在一起,形成独自的格局,我们称它为报纸的专栏。专栏是报纸版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栏办好了,它既可以为报纸增添生气和活力,又可用自己独有的特征、内容、体裁赢得读者。因此说,报纸要想抓住读者,使报纸发挥更好的社会功效,应潜心研究,努力把专栏办出特色和风格。从社会热点中抓取群众想知、要知的问题办专栏,扩大和提高报纸的声誉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报纸的作者、编辑绞尽脑汁、花尽心血的最大愿望,就是想使自己的报纸能得到  相似文献   

8.
张达伟 《青年记者》2009,(14):35-36
如今报纸的改版对于读者和媒体人自身来说基本成了常态,它既是一次变妆,也是一次自身机能的调节。以往的改版基本上是体现在形式上,从版式到标题乃至到图片的使用、字号的大小,其追求的效果是要让读者“眼前一亮”。而从今年4月份开始的生活日报新闻采编调整不仅仅是让读者“眼前一亮”,更让生活日报的采编人员“心中一震”,与其说这次改版是报纸为读者进行的创新,倒不如说是一次对生活日报人自己的一次变法,一场革命。有个词怎么说来着,对了,就是生活日报人常挂在嘴边的“颠覆”。  相似文献   

9.
当读者看到报纸封面的第一眼,其实就像欣赏品味一张脸,那份报纸的容颜、目光和情感,一下子映入读者的眼帘,这情景其实也是报纸向读者的第一声问好、与读者的第一次拥抱……报纸封面是媒体语言的高度凝聚,是一个新闻橱窗,对它的研究以往有两个判断:一是厚报时代为便利阅读,必然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的运作体制下,当今办报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报纸是否“卖得动”。 那么,从读者的角度看,具备哪些内容特征的报纸才愿意自己掏钱去订、去买呢?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1996年所做的最新一次读者调查对此的回答是:这张报纸必须在内容上是“重要的”、“丰富的”、“知识含量大的”、“有见地的”和“实用的”。它首先应该是“报道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的(占读者的49%);其次应该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占读者的46%);知识含量大,有保存价值的(占读者的37%);“目光敏锐,见解独到”的(占读者的35%);“贴近生活,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张报纸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就会失去生命力,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一张地方报纸,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报纸,如何办得更富有自己的特色,使它更贴近读者,成为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呢?我以为有几个  相似文献   

12.
一张报纸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是因它在特定的时空下成功地承担了特定的社会角色,从而才拥有了规模化的读者群。解析读者群的构成与特点,有助于报纸明确自己在大众传播体系中实际所处的位置,明了读者对自己报纸的角色期待,起到定向和定位作用,可以有针对性地筹划版面、组织内容,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广播电视报是家庭型报纸,大都为个人购阅,因而更需要了解读者的需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干部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从报纸的任务说起。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它是党向人民群众进行阶级教育的武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武器,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武器。报纸是舆论的工具,它要向人民群众阐明时局的动向,阐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发展,阐明党对时局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报纸是“教科书”,它是供给读者知  相似文献   

14.
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销售模式和一般商品不一样。一般商品进入流通阶段,成本分摊在价格上,一次性从顾客手中取回。而报纸是二次销售的产品,第一次即发行,直接向读者销售内容并获取读者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是卖广告,将在发行中赚到的“注意力”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客户。报纸的两次销售模式,使报纸的成本回收分散到广告和发行两块。  相似文献   

15.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可见它地位之重要。办报的要通过报纸的评论文章,直接及时地表明自己在重大政治、政策问题上的立场、观点,以此来影响自己的读者,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广大读者也往往从报纸的砰论中,直接及时地判断这张报纸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因此,把报纸评论视为报纸的眼睛是完全不错的。  相似文献   

16.
纵观目前的报纸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各种报纸的名目和版数越来越多,但报纸质量却与此成反比——越来越低。如何把报纸办到读者心坎上,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报纸已愈来愈走向市场,它无时不在接受市场的检验,接受读者对它的评判。在这种情况下,办报人员更需有精品意识、精品战略,才能使自己的报纸在激烈的市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功能是什么,简单地理解为宣传是不够的,它没有反映新闻工作的特点。报纸是通过不断传播新闻使读者受到教育,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读者接受什么,反对什么,是有选择的。读者中存在逆反心理是对缺乏针对性和主观意愿的宣传的一种惩罚。  相似文献   

18.
报纸要在完全意义上走向市场,要吸引读者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订报买报,就必须具有磁石般吸引读者的魅力,而“卖点新闻”则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主要魅力所在。所谓“卖点新闻”,指的是报纸上那些能够吸引读者掏钱订报买报的重头新闻。今年一二月份,《中国改革报》的《民营经济周刊》搞了三次卖报活动,从售报情况看,读者主要是冲着某些新闻而掏钱的。它们有:《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19.
回首和探求世界名牌企业的扩张之路,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秘诀:无论它是设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还是尽情展示自身形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千方百计在不断地影响和促使越来越多的顾客成为自己品牌的忠诚消费者。 今天,当我国的报业同行重新来认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便会强烈地感受到: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场,作为信息载体的报纸,其商品属性已日益凸显出来。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报纸是两次销售,即把报纸卖给读者,再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社靠什么求得生存和  相似文献   

20.
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初,无锡日报在全市一城三县(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型读者调查活动。调查中共向读者分发问卷1500份,收回1144份,回收率为76.27%。报纸是让人读的,要检验其宣传效果如何,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过去,无锡日报也曾作过一些读者调查,但调查的对象大多是通讯员或作者;调查的部门大多是工厂及机关,调查内容也只是收集一般反映,面窄且不系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读者对报纸已有许多新的需求和期望;另外读者的结构层次、文化水平等也不断变化,报纸要适应上述变化,就得对自身、对自己的读者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