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IA一、莫须有抗金英雄岳飞被诬入狱,名将韩世忠质问秦桧,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愤然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莫须有”常被注译为“也许有”、“大概有”,我们对此产生了诸多疑惑,“莫须有”应解释为“当须有”。(1)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希望通过对女真贵族的屈膝求和来换取东南半壁的偷安,因此,视抗金主帅岳飞等人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他们捏造罪名,网罗罪证,诬告岳飞谋反,处心积虑已久,当韩世忠责问他岳飞他们何罪之有时,怎可能用“也许有”、“大概有…  相似文献   

2.
岳飞死之谜     
正史野史都说岳飞死于秦桧陷害,其实是源于中国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迫害忠良之事,罪都记在一两个奸臣头上。奸臣固然可恶,可是没有皇上的默许或者认可,哪个奸臣能成气候?岳飞死后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  相似文献   

3.
南宋初期,活跃在广阔的抗金前线而又享有威名的诸多将领,大都是北方人,其中尤以出身地属现今甘肃籍者为多,刘锜就是甘肃籍将领中的姣姣者。当年与张俊、韩世忠、岳飞等人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将。然而,且不说张俊阴附秦桧,陷害岳飞早已遭到历史的冷落,而韩世忠、岳飞诸多事迹,则有口皆碑,名垂青史,独刘锜鲜为人知,今特以此文志之。刘锜(1098—1162年)字信叔,德顺军(治所在今甘肃靖宁)人。祖居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出身将门,其父北宋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戎马一生抗击西夏、吐蕃,颇有战功。刘仲武共有九个儿  相似文献   

4.
秦桧诬杀岳飞之辞“莫须有”,目前一般词书均解作“也许有”。对于这种解释,我常常疑于心:古今中外冤案不少,但不管冤案制造者使用的手法如何,指控的“罪状”与事实有多不相干,冤案制造者定罪的诬词,总是强词夺理,一口咬定的。秦桧一伙处心积虑要定岳飞的谋反罪而将其处死,他会用“也许有”这样软软的、表示不很肯定的话语来回答韩世忠的诘问吗?这在事理上或是态势上均不好理解。再者,将“莫须有”解为“也许有”,从没有人将其分辨过,也未注明此说之所本,这就难于使人然其说而从其解。  相似文献   

5.
<正>烟雨江南,正是纸鸢高飞的三月。西湖边,有一个姓秦的少年,追问着一个老人:"爷爷,什么是好人?"天下再无抗手,余生任我逍遥。风扫过茫茫草原,所有的生灵俯首帖耳。这风一直向南刮,刮得入夜的临安城人心惶惶,独有一人却在冰冷刺骨的寒流中吟诗了。枢密史韩世忠、张俊罢官归隐,太子少保岳飞今夜就要人头落地,后天又正逢除夕,让秦桧的心  相似文献   

6.
在杭州西湖岳飞墓前,有四个面墓而跪的铁铸人像,充当着任人唾骂的可耻角色。其中一个,是伙同秦桧谋害岳飞的张俊。 张俊其人,历史上曾经拥有耀眼的光环,与韩世忠,岳飞并称为南宋三大将。在南宋抗金战争中,他还曾与岳飞在江淮战场上并肩作战。然而,岳、张二人志趣截然不同。岳飞一心尽忠报国,敢于直言进谏,力主恢夏中原,直捣黄龙。张俊则只求“保全富贵,取媚人主”。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  相似文献   

7.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39岁就被大奸臣、卖国贼秦桧害死,罪名仅是秦桧说的“莫须有”三个字。宋人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最早记述其事:“初,狱之城也,太博扎来现使韩世忠不能平,以问(秦)桧,桧日:‘(岳)飞子岳云与张宪书随不明,其事你莫须有。’世忠佛然日:‘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取天下手?”’元代成书的《宋史·岳飞传)}几乎原封不动地抄录了这段话,此后“莫须有”便成为诬陷他人的不实之词,广泛运用,释为“也许有”、“或许有”。如《聊斋志异·田七郎》:“杀人莫须有!’飞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看来许之罪其实…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翻览着当天的《北京晚报》时。忽然发现曾经“被冷落在西湖边的一个墙角”的秦桧夫妇竟然“堂堂正正”地站在了我的面前!这则题为《上海一艺术家为秦桧塑站像》文章的配图照片上,分明可见秦桧和“他的影子”王氏就是这样“堂堂正正”地站立于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9.
公元1141年,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被奸相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下狱,随后就义于风波亭。“莫须有”三字出处,《宋史·岳飞传》云:“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历来人们将“莫须有”释义为“大概有”或“也许有”,成了无罪受冤的专用词。数年前,王瑞明同志在《“莫须有”辨》(刊《文史知识》1982年第11期)一文中提出了新的释  相似文献   

10.
最早考证出巾帼英雄梁红玉籍贯的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钱谦益,后由清代康熙年间学者阎若璩提议,将梁红玉的名籍辑入《山阳县志》中,得到古今学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满江红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怜,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 ?岂不念,徽钦辱 ?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是怕中原复。笑区区秦桧亦何能,逢其欲 ! 【阅读导航】   岳飞受到万人的敬仰,而他的对立面秦桧自然就要挨千古的骂名。这样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几乎不可动摇。我也和大家一样,认为岳飞的悲剧是由秦桧一手造成的,秦桧是罪魁祸首。可是,读了古人的一些诗文之后,我的想法慢慢有了改变。   南宋叶绍翁诗云: 万古知心…  相似文献   

12.
秦桧害死岳飞为天下所恨,在杭州西湖岳墓铸有秦桧夫妇等人跪地请罪铁像。另外还有两处地方有秦桧夫妇跪像。在岳飞故乡河南省汤阴县岳王庙前,就有秦桧夫妇等跪地请罪铁像。再有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岳飞母亲墓前,也有过秦桧夫妇等罪人跪像。不同的是岳母墓前的跪像是用石头刻的,因  相似文献   

13.
马惠田 《现代语文》2005,(12):20-21
秦桧:岳元帅,久违了。岳飞:你此刻到这里来,一定是有什么得意的事情要告诉我吧!秦桧:不错,老夫特来告诉元帅,和约已经签订了。朝廷上下正在欢庆。你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吧!  相似文献   

14.
南宋抗金战争中,出现过无数的英雄人物,其中以韩世忠和岳飞最为著名,所以宋人总以韩、岳并称。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今陕西延安)人。因“家贫无产业”,他十七岁那年便应募从军。西夏对他家乡延安府一带的侵扰,激发了他反抗民族压迫的思想。为了保卫乡土,他在军中勤学苦练,能“挽强弓三百斤,尝乘悍马,手舞铁槊,奔驰在天郎山峭壁间,观者胆裂”。每遇战斗,他总是“挽强驰射,勇冠军中”。1105年,韩世忠以抵御西夏  相似文献   

15.
“东窗事发”是密谋败露的意思。为什么是“东窗”而不是“西窗”?据说宋朝大奸臣秦桧和妻子王氏,在家中屋舍的东面窗户下,密谋策划阴谋诡计。虽谋害岳飞得逞于一时,但是秦桧死后,受尽地狱的各类刑法、万般磨难。王氏惶惶不可终日,为秦桧做道场。道士说:“秦桧让我传话给你,东窗事发矣!”  相似文献   

16.
从有关乞立赵氏的四篇状文和相关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宋史》及《挥麈录》等典籍记载的秦桧乞立赵氏第一状为秦桧伪造。真伪状文变化很大,且乞立赵氏状文首倡者不是秦桧,他只是连名者。秦桧凭借伪状捞取政治资本,掠美名,取富贵,势贯古今,其欺世盗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秦桧是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是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的罪魁祸首。1127年秦桧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后变节。成了金太宗弟弟的亲信,后被放回南未。他隐瞒了,叛变投敌的历史。但爱国信念坚定的洪皓曾因与金国谈判时被无理扣押,他深知秦桧卖国求荣充当内奸行径,因而遭到秦桧的残酷打击致死。  相似文献   

18.
想起点小事     
小时候,有一次和姥姥吃鸡,她把鸡脑袋弄开,给我看里边的秦桧. 我记得能看到秦桧的头还有手被绑在身后的样子,还有副很丧气的脸,因为那脸上有横横竖竖的线,可苦了. 我什么也不问,仔细看着他,把他完整地挖到自己的小碗里和他对望,忘了吃饭…… 我想那么多秦桧成天跪在鸡的脑子里,真是很拥挤.世界上的秦桧真多啊!然后我用其它桌上的饭菜在碗里给他搭了各种各样的场景,让他身处其中,再制造个地震旋风洪水什么的,玩得很high.  相似文献   

19.
秦桧与反贪     
整个南宋王朝都不怎么重视反贪,高宗朝尤其如此。高宗赵构之不重视反贪,又跟长期独掌大权的巨奸秦桧有关。秦桧本人就是一个特大的贪污犯,而赵构对他又十分倚重,自然高宗朝就不可能有象样的反贪措施。相反,反贪倒成了秦桧得心应手的政治工具。认真研究一下秦桧与反贪的关系是颇有借鉴意义的。 一、罪恶滔天者无罚 古人云:功盖天下者不赏,就宋代情形而言,可以来个对句:罪恶滔天者无罚;古人又云:大音希声,也可以对一句:巨贪非贪。  相似文献   

20.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在陆游出生第二年就发生了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在战乱中他随家人辗转流离,九岁才回到家乡,尝尽了颠沛流离的痛苦;这使他从小就萌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1153年,陆游到临安参加省试,名列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被取消了资格,得罪了秦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