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构成国家软实力和民族精神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民族文化传统也是电影艺术的精神宝库和创作资源。即使是当下,表面上看来已经部分都市化、现代化和好莱坞化的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依然在画面和声音的延续中散发着浓郁的本土味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里面,不仅有着电影画面创作者的业绩,更有着电影声音创作者的功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电影声音是体现民族化、还原本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神、契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的象征者和承载者。  相似文献   

2.
民族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展现本国固有文化和内涵的深层次的精神意蕴和人文社会成为民族性电影的核心。民族性电影要将其文化融入世界现代电影大潮中去,反思民族的同时传递其想表达的核心精神,将本土人文精神寓于镜头、画面、色彩等电影媒介之中。《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作为日本系列电影,通过战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同代表日本民族精神内涵的东京电视塔的梦幻之景相联系,展现了日本固有的“物哀”美和其自身的民族文化特征,但同时也在其整部影片中发现对于二战时侵略行为反思不彻底以及将其民族形象置于受害者形象之下的民族性表达,这种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偏颇。  相似文献   

3.
第五代电影带着理想和激情走上影坛,探索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电影声音在创作观念上的突破和追求,在对文化精神的建构过程中,留下了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声音作为电影重要表达手段不再只是辅助.在追求建构的过程中并不代表处处反传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折射出作品对传统之下,具有高辨识度和自主意识的特色文化精神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电视声画的形态、关系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如体育转播可以算是以画面为主,声音的解说、评论作辅助;谈话类节目是以声音为主,画面同步记录及传递谈话者所处的环境,谈话者的眼神、表情、手势、体态、服饰、举止及话者相互的距离等信息;纪录片由于创作者不少是以“电影眼睛”为宗旨,虽以画面为主,却是“非常注意在再现真实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12页),  相似文献   

5.
"聆听是创造性活动,而正是这种听觉上的创造性,催生了所谓的声音艺术."①在以电影为载体的声音艺术作品中,当创作者有选择、有目的地利用声音元素,并把它们应用到电影当中去时,这些声音元素就承担起了再现电影故事中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社会、地域特征的重要任务.在电影中如何营造出一种民族化的氛围,表现出创作者浓郁的民族化创作意识,选择具有民族特征的声音元素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赵将 《青年记者》2017,(8):47-48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庆祝活动,它以一种显性而独特的方式承载、传递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各民族多样性文化得以集中表现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①民族节日不仅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符号、仪式象征和集体记忆,还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成功转变,也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注入了一股新动力.2015年,笔者曾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支教,现结合自己在支教期间的调研对新媒体时代凉山彝族火把节文化传播的机遇与困境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拉珍 《东南传播》2016,(2):26-28
社会的经济于过去相比在不断的发展,更能满足人们对物质需求的追求,开始渴望精神、情感方面的交流。电影承载着人们精神与情感交流的桥梁,电影的不断的发展,对于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影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藏族题材电影的拍摄与发行,一方面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藏族的传统文化,另一个方面也能够加强藏族和其他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藏族也不例外,当藏族题材电影向非藏族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跨文化传播。本文首先对藏族题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跨文化传播效果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藏族题材电影跨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对策,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9.
从《阿凡达》看好莱坞电影的世界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新闻爱好者》2010,(10):162-163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好莱坞电影通过其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传播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电影发展,不仅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而且对维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提出了挑战。《阿凡达》的上映,让全球观众再次见证了好莱坞电影的霸权地位,也将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对决再一次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0.
周威 《声屏世界》2022,(4):64-67
2020年中国内地电影年度票房历史首次超过北美同期成绩,体育题材主旋律电影《夺冠》表现亮眼.体育类电影承载着中国精神走出国门,为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尽了一份力,同时在创作上扣紧时代脉搏并与市场紧密联系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文章结合近年来的体育题材电影制作的成功实践,探析当下中国体育电影创作中的...  相似文献   

11.
邵慧 《东南传播》2014,(12):94-96
在全球化高速推进的现代语境下,好莱坞大片横行,各国民族电影都遭遇西方意识形态和电影技术对本土文化侵蚀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势头渐起的瑙莱坞电影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活跃于世界影坛,由此开启了一个多极影像新时代。它对于激发拙朴浑厚的非洲精神、丰富世界电影艺术之林,有着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进程将民族国家的文化环境植入世界文化市场,影视产品的全球流通承载着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从软实力的角度看,中国电视剧要积极走向国际市场,它所依赖的条件既在于其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又在于其文本内容的“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开掘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并与现代话语积极对接,同时强化营销与推广环节,是当下中国电视剧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电影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在亟需找到适合自身话语权表达的同时面临一个相对尴尬的处境。中国电影的文化环境同美国、韩国、法国等均不相同,因此献媚于西方国家电影的方式不可取。跨文化的发展策略,一方面要处理好民族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转化问题。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应该成为跨文化发展策略的导向,两者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都应继续实施灵活有效的适应性策略,提供符合人类共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掌握市场规则的同时对本土文化的宣传与本国的产业利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日本电影《谈谈情跳跳舞》在票房上成功更加得益于他们对于本土审美传统与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与继承。在美国电影制片公司对其翻拍过程中,他们保留的是什么,删掉的是什么,时代背景,创作者身份,甚至不同国家的观影文化心理在其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一项复杂的再创造过程,是一  相似文献   

15.
谢瑾 《传媒》2019,(17):59-6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价值。电影作为一种载体,可以传播我国的民族文化,展现国家形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电影具有的虚拟化、影像化特征对受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的“走出去”也就成为必然,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也就承载了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长城》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影,该片以中美合作拍摄为模式,位居“2013-2018年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影响力”排行榜首位,获得了国外受众的好感,进一步分析其成功经验可为我国电影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薛源  刘寒 《新闻知识》2015,(2):42-43
在全球化多格局的大背景中,民族文化作为一国及社会的软实力中心,在国际舞台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但是代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本文力图以文化符号学的视角,来探讨太极拳在国际舞台的推广与发展。为促进太极拳在国际间的传播与推广,除了各类传播主体的努力外,太极拳自身也需要进行再设计研究,从文化内涵、技术内容、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再改造,从而将太极拳所蕴含的深邃传统民族文化精神传播海外,促进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和和社会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宫商角徵羽的千古佳音述说着炎黄子孙的剑胆琴心。文化作为看不见的精神纽带,纵横千里,绵延古今,使中华民族在任何危急关头都保持着无比的自信和雍容。上至十万万的民族,下至几十人的企业,文化的力量举足轻重。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主体价值和精神风貌,是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如何运用文化的力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是每个企业从经营之初就开始面对的课题。本文仅以湖北电影发行业发展壮大的轨迹,探究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征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画面。画面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有人说老百姓的视线在画面上怎么流动,取决于创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画面承载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湖北电视台张以庆获4项国际大奖的纪录片《英与白》中,创作者将欲表现的世纪末心态,赋予了全是带着铁栅栏的画面,表现了囚笼禁锢式的生活原生态;为了表现世纪末的浮躁,创作者用了一组表面上看毫无联系的画面,同时配以吵杂、喧嚣的音响效果;为了表现人与动物的异化,作者用了白(驯兽员)与英(大熊猫)  相似文献   

19.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的人文记忆,是无形文化遗产的典型,是一种民族文化象征,它往往蕴含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精髓的根源,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曲艺、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是民族历史的积淀,被  相似文献   

20.
王雁 《青年记者》2017,(27):78-79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借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组合而成的象征符号与意理信念.在好莱坞,电影的商品属性是第一位的,同时,好莱坞也是美国文化和精神的直接表现和象征.综观好莱坞电影使用中国元素的历史可以发现,在中美两国关系的阴晴变化中,好莱坞也顺势做出种种变化,这种意识形态的政治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意识形态是反思和评估好莱坞电影展现中国文化意图的一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