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暖工程”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旨在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为社会上迫切需要创造和优化就业条件的困难人群提供服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称“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2002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积极务实,继续推进“温暖工程”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开创了新局面,得到中央统战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赞誉。取得的新成绩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政府工作实施“温暖工程”2001年,天津社为下岗职工举办家政服务员免费培训班共6期…  相似文献   

2.
近日,当贫困学生代表邹智慧在“温暖工程”千名扶贫学生开学典礼上发言时,台下许多贫困学生流下了伤心和喜悦交织的泪水。在陕西中华职业教育社和西安外事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来自陕南、陕北贫困地区的1200名贫困学子,从今天起告别辍学岁月,开始免费接受为期两至三年的职业技术教育。这标志着全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温暖工程”正式启动。“温暖工程”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中央统战部的支持下,于1995年发起的。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等手段,为社会上迫切需要创造和优化就业条件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香坊职教社为“温暖工程”办实事哈尔滨香坊中华职业教育社认真贯彻中华职业教育社关于开展“温暖工程”的实施意见,和街道办事处积极合作,培训待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为“温暖工程”办实事。香坊职教社经过社会调查,和哈市香坊区铁东街道办事处社区教育办达成共识,开展...  相似文献   

4.
郑州中华职教社在开展“温暖工程”时,始终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穿其中,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扶贫工程、共同富裕的工程。这个社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贫困家庭子女求学和下岗职工就业上,在市劳动局、教育局和人事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5年的努力,先后推荐了987名中专毕业生到北京、常州、深圳就业,减免安置费29.61万元;帮助老区128名贫困富余人员向城市转移,减免安置费1.28万元;安置下岗职工28名,减免安置费5000元;为395名贫困学生减免学…  相似文献   

5.
我看“温暖工程”吴福生“温暖工程”启动刚刚一年,就已在社会上引起普遍的关切并取得可喜的进展,其社会效应不断扩大,热心支持者越来越多。实践表明,“温暖工程”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它对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安置方面无疑是一个有益的、重要的补...  相似文献   

6.
加强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确立校企合作的“双赢”思路,通过合作既为企业带来利益,又让学员获得实践能力的锻炼,这是新的社会环境中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开展校企合作中技能培训的培训对象、培训课程设置、培训过程管理和培训效果等几方面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充分发挥学院的社会服务职能,加强培训工作平台建设和专业培训项目开发建设,先后开展了"海尔集团售后服务"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三支队伍"培训、校企合作开展特色就业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以前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校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要有1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到2020年,预计有7000万农村劳动者进入城镇就业,这迫切需要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以加快他们的转移就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质资源,抓住这一契机,参与这一培训工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所处区域和培训特色,从创新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包、承办技能大赛、加强政-校-企合作四方面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培训举措,取得了显著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果,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此类培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苏江 《教育》2012,(23):44-45
为了做好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该学院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开展了"首届毕业生实习就业意向调查"活动,通过了解学院首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寻求指导学院本届毕业生就业的可操作性措施。调查方式及范围2011年9月至11月,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采取问卷普查的方式,在校外企业和校内系部对学院首届(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就业形势分析截至2011年11月18日,校企合  相似文献   

10.
王棒 《成人教育》2021,41(1):76-81
“职业加速器”项目是美国社区学院为退役军人提供的技能培训计划。它采用志愿供给的模式,由志愿公益组织负责“供应”,公私合作伙伴共同“生产”,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消费”。美国社区学院的退役军人培训实现了课堂学习和实践训练的结合;培训服务涵盖职业咨询、培训课程及就业支持等职业过渡的全过程;充分整合先前经验及课程资源,缩短培训周期等。基于此,我国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军人培训应强化政府、学校及企业的多元参与,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树立起以“退役军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其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服务;整合优化先前经验、课程内容等教育资源,提高培训效率。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包括合作机制、师资培养、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学生就业等多方面内容。实践表明,基于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合作项目,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双方收获了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全方位合作,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矿专业办学的实践出发,总结了校企合作的形式,提出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曹飞 《考试周刊》2012,(19):139-140
高职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高职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开展企业化培训。作者从具体院校出发,结合多年高职教育的工作实践.总结归纳出“校企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即学院依托多年来与铁路企业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开展全面的、多层次的培训业务,同时在实习实训、招生就业、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互相融合,从而达到校企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株洲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在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探索中,遵循能力递进原则,厘清中职培养“汽车护士”、高职培养“汽车医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职业成长规律,系统构建“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开发系统的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解决了中高职教育定位不准、内容重复的问题。通过中高职衔接,高职对中职师资开展集中培训、“师徒结对传帮带”、院校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师资互融互派、实训场地共用、课程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互通,解决了中职专业建设能力不强、教学资源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与就业品质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温暖工程”———“温暖工程”理论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温暖工程”———“温暖工程”理论研究报告“温暖工程”理论研究组(钱景舫执笔)序言1994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全国社员代表会议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孙起孟同志提出“温暖工程”的设想,得到全社积极的响应。1995年1月,“温...  相似文献   

16.
谭小燕 《广西教育》2023,(15):119-122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面临缺少跨境电商实践平台、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课程内容与行业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路径:搭建实践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培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基于校企“双师制”,开展混合式教学新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校企协同共建行业培训机构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目标协同、组织协同、运行协同三方面寻找契合点,与企业双方协同建设航空器维修行业培训机构,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职业素养逐渐被用人单位所关注,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学生职业素养训练体系。在实施课岗对接、分阶段、螺旋递进式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和各项提升训练活动等,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华职业教育社现有社员300多名,该社积极务实,“急人所急,雪中送炭”,把实施“温暖工程”当作重要工作来抓,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百姓造福,收到显著效果,在全国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华职业教育社总社,陕西省委、省政府及省委统战部的充分肯定。2000年,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不久,在分派多名干部奔赴本省边远地区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大量适龄儿童因为贫困上不起学。这一现象使他们决心深入持久地开展“温暖工程”,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贫困人口解困。陕西职教社随即制定了中…  相似文献   

20.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自2007年开办伊始,就树立并秉承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理念,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创新“工学六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兼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和实施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策略为抓手,从源头上攻克了阻碍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难题,实现了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