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之后的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正在向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大学进军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比如受到国家“211工程”和“985”连续重点投资的大学),更应该继续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主动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积极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为尽早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现代化水平,造就高素质人才,不断创造一流学术成果的同时,落实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是高等教育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唯一全国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和文化创新,服务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3.
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加入WTO之后将更加开放,为我国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而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高等教育界无法回避的责任。它不但会促进和加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将丰富和充实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为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和政策研究室于2003年3月29-30日在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十几所重点大学的校长、著名教育学者、教育部有关司局的领导等6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大学地处北京市海淀区,是教育部直属的、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学校一直是全国的重点建设大学.在1954年和1984年分别被列入全国6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5.
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为交通大学。1956年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主体迁往西安,1959年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经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是规模最大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之一;1999年又被国家教育部列入“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几所“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之一。为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需要,经国务…  相似文献   

6.
一 邓小平同志曾经言简意赅地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学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大学,既应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主动适应当今和未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二者不可偏废。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应当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这样认识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正>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学校先后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位居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2021年,跻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前50强,  相似文献   

8.
目前,正在实施中的“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是一项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而设立的、跨世纪的战略性工程,是我们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重点建设出人才、上水平、增效益的工程。其建设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其中,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以重点建设的学校为依托,按照资源共享、服务全国的原则,从整体上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系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史无前例的。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界无法回避的责任,也将丰富和充实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促进和加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清华大学最近举办的“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十几所重点大学的校长、高等教育理论界的著名学者就此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不乏真见卓识。  相似文献   

10.
你问我答     
“四华”大学是哪“四华”问:我听说现在有“四华”大学,究竟是哪几所大学,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能简单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情况吗? 河北省邢台县浆水中学高三王春红答:现在所说的“四华”大学是指的东华大学、北华大学、南华大学和西华大学。东华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8月,更名为东华大学。早在1960年,学校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现在,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由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建共管。学校地处上海。北华大学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并被列为“985工程”建设的,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现任党委书记瞿振元研究员,校长陈章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  相似文献   

12.
一、“211程”与图书馆1993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这是我国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211工程”建设已进入遴选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都在深化改革,创造条件,以期初选为100个重点建设对象之一.“211工程”的建设,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11工程”中提及的重点建设内容不仅包括师资力量、专业结构、办学水平,还包括图书馆和实验基地等等.也就是说图书馆的办馆水平如何,将是该校能否进入的重要条件之一.李鹏在视察大学图书馆时曾指出,“如果把图书馆办好了,大学校长就等于办好了半个大学”.由此可见图书馆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一所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能力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和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大学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因此,在大学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推动大学不断国际化,提高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和全球影响力,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大学能力和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学科齐全、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大学。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将努力建设成为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5.
专稿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纪宝成(149.1.20)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几点认识———在表彰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暨2005年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会议上的讲话蔡克勇(149.1.23)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谈大学生的“德”杨叔子(151.3.01)努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部所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简介]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历史沿革]学校拥有百年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  相似文献   

17.
重点大学须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重点大学,既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良性发展的要求。所谓重点大学,是指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科发展、国家建设及科技与社会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处于前沿,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学术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的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大学。建设一批重点大学,并使其中一部分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展望21世纪,我国重点大学所要面对的突出背景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所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源,可以追溯到重点大学建设。在全国重点大学建设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等重点大学建设工程。中国的高校是继续亦步亦趋模仿哈佛和剑桥等西方名校,还是根据中国实际借鉴西方高校有关经验创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不仅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路径问题,更是事关中国高等教育全面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同志历来非常重视教育和大学,他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对教育和大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在建设中国先进文化中的历史地位进行过多次精辟的论述。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他就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20.
李鹏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未来十年,“要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高等教育要在基本稳定规模、合理调整结构的基础上,下大力量重点抓好一批大学,使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努力使一批重点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里李鹏同志用了一个“重点放到”、一个“明显提高”来突出强调“提高办学质量”和“提高办学效益”是九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