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要求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先呈现远程网上一幅学生熟悉的故事画面,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使其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让学生体会认识时间的现实意义。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再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从而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小时-60分钟。  相似文献   

2.
[教学预设片断]认识时、分(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时、分、秒》) 教师给每一个小组发一个钟面,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出示探究要求: (1)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有几个小格?几个大格? (2)分针从12走到3是几分?走到5是几分?走到8呢? (3)分针走一圈是几分?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体会1时=60分; (4)体会1分钟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8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认识时间单位时与分,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具体感受1分与1时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4.
学生认识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及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在教学“时与分”的关系时,笔者有幸听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5.
关于认识“时、分、秒”,教材是这样表述的:“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钟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如何让这段文字内化成学生的理性认识。通常的作法是教师出示数个钟面图形,显示不同的时间让学生辨认。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当分针位于钟面上“6”字前面时,时针靠近的刚走过的数字,学生大都能准确读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当分针走过  相似文献   

6.
(引入新课后)   1.认识钟面   师:(出示钟面教具)钟面上有两根针,比较长的针叫分针,比较短的针叫时针.(板书:分针、时针).请同学们在自己钟面模型上找到分针和时针.钟面上还均匀地排列着12个数.最上面的数是12,接着是1、2、3……又回到12.两个数之间是1个大格,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又分成了几个小格?(5个小格)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你是怎样知道的?……  相似文献   

7.
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笔者讲究方法,注重启发诱导,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一、大小课堂,合理衔接例如,在上《5的乘法口诀》时结合钟面的认识进行教学,把枯燥需记忆的口诀物化在实物钟上,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玩具钟面上贴数字1—12,从而体会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再引导学生感知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然后,引导学生计算从数字“12”到数字“3”,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得到加法算式5+5+5=15,改成乘法算式5×3=15或3×5=15,得出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同时…  相似文献   

8.
数小格     
李兆筠 《小朋友》2004,(10):2004
我们在认识钟面时,同学们发现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外,还发现数字、大格和小格。大格数字最易数,一看就知道有12个数,12个大格。但数小格时,文文同学一格一格地数,只数了58个。我们齐声说:“错!60个才对!”老师问:“你们怎样知道是60个小格呢?”同学们都纷纷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9.
(引入新课后)   1.认识钟面   师:(出示钟面教具)钟面上有两根针,比较长的针叫分针,比较短的针叫时针.(板书:分针、时针).请同学们在自己钟面模型上找到分针和时针.钟面上还均匀地排列着12个数.最上面的数是12,接着是1、2、3……又回到12.两个数之间是1个大格,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又分成了几个小格?(5个小格)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你是怎样知道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观摩一节数学课《认识时、分》.在教学时、分之间的进率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以及是如何数出来的.学生1:钟面上 有60个小格,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学生2:钟面上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五个五个地数,钟面上有60个小格.学生3:从钟面上的数字12到 1有5个小格,从1到2也有5个小格,那么,从 12到2就有10个小格.像这样的10还有5个,就是60小格.学生的上述三种数法,各有特点.第 一个学生耐心、认真、准确,一个一个地数了60次;第二个学生善于发现规律,数得又快又准;第 三个学生思维独特,表达清晰、准确,让听课教师 感叹.这几个学生有的细致,有的有耐心,有的思维独特.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值得教师学习.实际上,教师的教,也应当是一个教师向学生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按群数是培养幼儿脱离逐个点数,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大班认识时钟的“分”并无教学要求,但在幼儿练习5个5个数时,结合认识时钟的“分”未尝不可。一次,当幼儿复习5个5个数时,我出示了一张大钟面,让他们观察钟面上的小格。孩子们发现,钟面上任何两个数字之间都有5格,可以5格5格地数。数的结果,有60格。我告诉幼儿:1格表示1分钟,分针走了多少格,就是走了多少分钟。于是,孩子们便懂得:分针走一圈就是60分钟(60格)。尔后,我发给幼儿每人一只教具钟,让他们按本周一些电视节目的时间(事先拿来一张电视报)拨分针,边数边拨:  相似文献   

12.
学生认识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及时针走一大格是l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在教学"时与分"的关系时,笔者有幸听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3.
(引入新课后) 1.认识钟面 师:(出示钟面教具)钟面上有两根针,比较长的针叫分针,比较短的针叫时针。(板书:分针、时针)。请同学们在自己钟面模型上找到分针和时针。钟面上还均匀地排列着12个数。最上面的数是12,接着是1、2、3……又回到12。两个数之间是1个大格,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又分成了几个小格?(5个小格)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A:我是一格一格数的。 生B:我是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数的。 生C:12到6是6大格…  相似文献   

14.
关于钟表的认识在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已经出现,学生们知道了钟面有时针、分针、秒针。钟面上共分12个大格,每一大格又分成5个小格,共60格。1时=60分,1分=60秒;分针和时针一快一慢,朝着同一方向不停地运动着,就像两个人在环形跑道上不停地跑,由于两针速度不同,一会儿分针追上了时针,一会儿分针又超过了时针,一会儿两针之间形成直角,一会儿两针在一条直线上,一会儿又重叠在一起,于是便形成了独特而有趣的“钟面上的数学”。这类问题在小学阶段不断出现,下面就“钟面上的数学问题”的特点、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课前思考】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加的核心词“量感”,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钟表,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半时,在上一课中也掌握了1时=60分,认识了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及操作活动,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  相似文献   

17.
赵静 《教师》2014,(27):115-116
正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一共有12大格、60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小时=60分钟。(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三、教学准备(1)学生:1一组每人一页口算  相似文献   

18.
“时、分、秒”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准确掌握时间、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二年级教学第五单元“小时、分、秒”教材的重点是使学生正确地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时间;掌握时间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为以后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又比较复杂;学生要正确地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时间以及区分经过的时间比较困难,所以钟面上所指示的时间与区分所经过的时间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突破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2~64页及练习十七第1~3题。知识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理解1时=60分。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自学、尝试、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索的精神。情感目标: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科学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1时=60分,能正确读写时刻。教学难点:几时几分时刻的认读及书写。教、学具:课件,钟面若干个,时钟若干…  相似文献   

20.
留心一下计时钟表面,可以发现不少的数学知识.请看:1.角度圆圆的钟面可以看成一个周角:360°,钟面上有12个相等的大格,60个相等的小格.每相邻两个大格与中心组成30°角,每相邻两个小格与中心组成6°角,3点整、6点整、9点整、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