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间,经常会收到一些学生递给我的“信”。一她们的如泣如诉,让我震惊——“老师,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自尊心特别强。上课很想举手,但一站起来心就‘怦怦’地跳个不停,脸也一下子红了起来。我很害怕老师,虽然每位老师都很好。有不会的问题时我不敢向老师提问,好像我们之间有厚厚的一层东西隔着。”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获取教学信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毫无兴趣,他们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让提问变得有效,如何改变学生不愿回答问题这一现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一、提问的切入点教师合理的提问切入点关系着学生回答问题的兴奋点和回答问题的质量。如果教师的提问切入点不正确,学生就不愿意  相似文献   

3.
每当老师提问时,总有一部分学生不敢正视老师,不是低着头,就是趴在桌子上,惟恐提问到自己。怎样才能不害怕老师提问呢?一、热爱“丢脸”。这是疯狂英语创始人,世界著名演讲家李阳先生的名言。李阳先生小时候是个非常胆小的学生,白天不敢一个人出去买东西,晚上不敢走黑路,就是家里的电话铃响了,他也不敢接。后来,他克服了怕羞的心理,不但敢回答老师提问,还敢当着几十个,上百人,成千上万人的面进行演讲。只要不害怕,胆子大,彻底突破自己怕羞的障碍,你就不怕老师提问了。英语是一门必须说出来才能学好的语言,如果害怕老师提…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村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必须根据农村孩子见识少,表现腼腆、胆怯,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应该态度温和,表现自然,启发学生回答。回答不对的也不要发脾气或讽刺挖苦,对与不对都应该让其坐下,不要罚站。对那些小村独户,没见过“大世面”的孩子,老师一叫站起来就发抖的,教师更应该态度和蔼,找其个别谈话,讲清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使这些学生感到教师可亲,说话重要,消除恐惧感,做到在课堂上,老师一提问题,就想说,敢说,抡说。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向来以隆重、华贵为人称道.古时的先生们是一袭长袍,两袖清风,举止有仪,俯仰有度;近时的老师则大多西装革履,笑语盈盈,口吐珠玉,循循善诱.然而,在当下各种评赛课堂上,不少老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不置可否、含混其词,生怕否定学生的回答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挫伤其自尊心;还有的老师遇到学生的精彩回答也不敢喜形于色,至多颔首称许而已,惟恐失了语文的严谨和风度.  相似文献   

6.
因为害怕被同学笑话,一位学生尽管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还是要求举手发言。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学生有了很大  相似文献   

7.
夕阳 《师道》2004,(6):17
一次,笔者在参加某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上课老师神采飞扬,不时提问,而学生均举手频频。但能被老师提问到的学生不多,面不广。有部分学生被连连提问到,而大部分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课后,有几名学生连说没意思,笔者当即询问了几名学生,回答的是:“因为要上公开课,老师要求我们,提问时大家都要举手。能回答的举左手,不能回答的就举右手。不然的话,要被老师‘秋后算账’的。”那么举手情不情愿呢?不少学生回答说不愿意。再问其原因,回答说是不少老师平时很少或从不提问他们,举不举手都一样,老师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问了也白问。这一情况引起我的…  相似文献   

8.
一、关心爱护学困生,激励学困生想学学困生的物理成绩不理想,有诸多因素,教师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他们就要格外关爱。应利用多种途径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中的困难及产生的原因,使教学活动中有较强的针对性。上课提问,不忽视差生,让他们有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从心理上得到平衡和满足;辅导时,对学困生的问题尤其要耐心回答,并借机给他们补充缺漏的知识,纠正对知识的错误或片面的理解。对性格内向、不敢提问的学生,要主动询问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拉近彼此的距离,解除心理压力。批改作业时,要当面批改,指导、帮助、检查、督…  相似文献   

9.
某日,到朋友家做客,一进门便碰上其儿子正在哭闹,原来其儿子在学校上课时因回答不上老师提出的问题,结果被罚站一节课,回到家便没好气地哭了起来。看到此情此景,作为教师的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学生不注意听讲,借提问业提醒学生,这种做法无可非议,但如回答不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就得站着听课,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虽然,老师的用心是良苦的,但其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是因为: (一)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有着一颗稚嫩的自尊心,而当他们回答不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就已经感到很难为情了,如果再令其站着听课,则会使其感…  相似文献   

10.
徐守琴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10-111
课堂教学如何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是当今课程改革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愉快式教学效果比较好。所谓愉快式教学,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给学生创设课堂情境,教会学生怎样愉快地学习,使他们上课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一、认真备好每节课如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主要在于教师充分备课。教师在对教学大纲的领会,对教材的理解和板书的设计上,要下一番功夫。备一篇课文,必须化费一定时间,从字词到写作特点,一点一滴地去钻研,决不能以为教材内容简单,没什么研究的。实际上,为了准备好一节课,有时要翻阅好多资料,才能步入讲台。二、热爱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每一位学生都有个性,对待差下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决不能轻视他们。比如老师提问一名差下生,问题没有回答正确,老师要是说一句:连这么简单的题也答不上来,真差。”这就无疑伤害了这名学生的自尊心,也许今后一上语文课他就胆怯,不敢回答问题了。所以老师要有热爱学生的感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以肯定,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以自己对知识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背景——问题的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讲解课文时,多数学生希望老师多讲,这样可以省去思考的过程,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过程是在浪费时间。而面对老师的提问,多是保持沉默;即便站起来回答,也多是三言两语,不愿多说。一些学生甚至觉得与其让我思考语文的问题不如做一个数学题目来得实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像一盆冷水,渐渐浇灭了老  相似文献   

12.
悄悄答     
班上的孩子大多活泼开朗,但也有腼腆、内向的。上课时,他们总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我很想请他们回答问题,又怕他们回答不出,伤了自尊心。下课了,我到几位小朋友身旁,把上课的问题再问一遍,没想到他们基本答出来了。我高兴地说:“以后,王老师请你回答问题时,你就悄悄地告诉  相似文献   

13.
一、突出口语交际训练,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无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在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平时看的、听的、见的比较少,让他们能准确无误地回答老师的提问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语文教师,希望通过训练学生的口语,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期,容易产生烦躁和逆反心理,常常会出现一些"学困生",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他们对课程的态度和兴趣。对待这部分学生,老师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他们,特别是那些基础相对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由怕上数学课向爱上数学课方向转变,进而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向来是一线教师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要想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应该弄清如下三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提问是什么?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常见的教师课堂行为,是指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回答,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反应,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可见,提问不仅要考虑教师提问的质量、提问的时机,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反应,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因为这样,提问历来  相似文献   

16.
尊重与自尊     
背景今年4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河北安国市的一条教育新闻:某校,一次上课,一位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手要求回答问题,老师提问他却答不出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举手时,他哭着说,别人举手我不举丢人。老师被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感功,私下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后来,老师每当看到这位同学举左手时就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就不让他答……后来该生成绩大有长进,并带动了一批差生。有人据此撰文——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形成,而首先要教人自尊。自尊的前提是告别自欺,如果从小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是不是太脆弱了?  相似文献   

17.
孙振霞 《山东教育》2009,(12):41-41
1.引发好奇心,诱发创新欲望 诱发创新欲望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例如,我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一下子就能判断出这个数能被几整除。学生好奇老师为什么一下就能判断随意一个数能否被2、3、5整除呢?这种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就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诱发创新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课改的春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变,教学方式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热热闹闹的科学课随处可见。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时,却发现在这热闹背后存在着许多问题。一、学生思想浮躁,急于求成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同学的注意,大多数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提问时,常常未经仔细思考便举手发言。这种不对问题进行深刻理解,深入思考的回答,往往是低质量的、浮于表面的、比较肤浅的。更有甚者是回答与老师提问毫无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养成浮躁、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当然对于学生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观点,老师要加以爱护和关心,并…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讨新型教学思路已成热门话题,想让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就必须关注后进生的成长。一、激发兴趣,排除后进生的畏难情绪1.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原先被冷落的学生变为被关注的学生。老师提问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因人而问。在针对课文提问的时候,尽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来回答。在提问时要宽松、善待,一有进步就及时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用心学习的乐趣。2.学生犯错不要纠缠不休,首先应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在何处。是学习上的错,就帮他们疏导知识根基或衔接性;是日常行为上的错,引导他们学习榜样学…  相似文献   

20.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调动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乐此不疲。在现实中,凡是教学工作认真、对学生态度亲切、关怀爱护每位学生的老师,学生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