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分时度假的营销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时营销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一种饭店营销模式.本文在论述分时度假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分时度假的发展现状,接着文章就我国推行分时度假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最后展望分时度假对我国积极影响.随着消费者度假观念的成熟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分是营销将会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现代饭店主要的营销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生外来事物,我国分时度假旅游尚处初级阶段,在一批先行者的推动下,分时度假概念正逐步形成影响,发展出了许多革新产品,但分时度假法规尚未出台,整个市场亟待规范.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该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分时度假.  相似文献   

3.
分时度假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从90年代才刚刚引入我国的.自2006年以来,分时度假在国外已经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也逐渐意识到了分时度假可以为之带来的众多好处,但它毕竟是舶来品,这种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进入我国之后与我国的国情发生碰撞,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分时度假在我国发展的现状,遭遇到的困境以及对策进行初探性研究,以期望分时度假能在我国逐渐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湖北分时度假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时度假在国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而在中国则是方兴未艾。相对国内沿海地区,湖北分时度假起步较晚。本文首先介绍了分时度假的定义,再针对湖北分时度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湖北分时度假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和遭遇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分时度假业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发展分时度假。发展分时度假业,能促进贵州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对带动贵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从贵州现有条件来看,贵州已初步具备发展分时度假的条件。贵州省政府需要在资金、政策、法规等方面扶持分时度假业的发展。相关企业应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产品销售、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旅游饭店业分时度假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时度假已成为一种新型度假旅游方式。针对分时度假的涵义及我国分时度假的发展现状,对分时度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对分时度假内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分时度假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探讨了在目前状况下中国分时度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风靡世界的分时度假是旅游饭店推行的一种新的营销手段.通过对分时度假的概念及发展过程的介绍,分析了我国推行分时度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就我国旅游饭店推行分时度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发展我国分时度假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商品房积压、客房出租率下降的背景下,我国开始引入了旅游分时度假业。本介绍了旅游分时度假业的情况及作用,分析了发展旅游分时度假业的条件,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阐述了分时度假的含义、起源,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全面素质教育时代,在大学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新的形势下,建立大学生“契约式”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契约化管理是实现大学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和学生双方权益的需要。构建大学生契约化管理模式对于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确保学校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大学生“契约式”管理模式结构和其运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学生“契约式”管理模式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旅游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群体中的特殊人群,有着不同于一般消费者的特性,因此,我国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就成为我国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由分析旅游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入手,结合旅游消费者的特性分析及我国旅游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我国旅游者特定旅游权益的法律问题,包括:人身和财产安全权、知情权、享受诚信服务权、求偿权等,并结合以上方面,提出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3.
后劳动合同法时代,应将大学生就业协议制度置于实现社会权、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理念下反思和重构。就业协议定性为附期限的劳动合同,具有法理正当性和劳动合同法规则依据。现行就业协议制度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就业体制之上,以劳动关系的行政控制为特征,实现社会稳定,体现国家本位;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市场化、契约化、法治化的要求,将加剧经济和社会的断裂,悖离民生,不利于社会和谐。人们应从理念更新、主体改造、权利义务设计、责任机制和救济机制设计等方面重构就业协议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金健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2):60-64
消费者使用超市的自助寄存柜存物时,与超市形成的是借用合同关系。如果消费者存入自助寄存柜内的物品丢失,超市的责任应当分情况讨论。为此,需要依次回答下列问题:超市要求消费者在进入购物区之前存包,是否侵犯消费者之合法权益?保管合同、借用合同与租赁合同关系的异同对法律关系的影响值得注意。超市的注意义务之必要性的具体内容是对于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救济尚存在诉讼当事人制度的不完善,民事诉讼和仲裁程序的不足,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不当,劳动合同法落实不力等缺陷。因而,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救济路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健全诉讼当事人制度;完善民事诉讼和仲裁程序;完善劳动争议的法律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减免法律救济的费用;规范管理农民工的权利行使机制;进一步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相似文献   

16.
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有所改变,劳动合同法过于倾向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立法宗旨,与现实操作层面上的矛盾日益显现。其中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立法的现时设计存在缺陷,导致用人单位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公平保障。应借鉴国外相关立法规定,对我国劳动立法进行深入研究与修改。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保护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消费者信心,以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网络消费活动的特殊性入手,立足于网上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调整和经济进步的双重要求,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完善措施,为更好地保护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劳工权益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传统维权方式程序复杂、维权效果差等弊端的日益显现,新媒体维权方式应运而生,从而给广大劳工打开了一条新的维权道路。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新媒体在维权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如新媒体维权方便快捷、引起的社会反响大、维权成本低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新媒体维权遇到的阻力,探索了劳工更好利用新媒体维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