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因其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北宋东京的社会生活而为历史学界关注。近年则成为历史教师常用的材料,无论是讲古代城市经济还是教宋元  相似文献   

2.
<正>《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传世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城东汴河一角的风光,展现了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的社会生活图景,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历史画卷和艺术珍宝。图卷的末段,描绘的是以一座高大城楼为中心的城区繁华景象。这座城门,许多人认为即东京外城东南部汴河的东水门。最早这样指认的是金代张公药,他在题《清河上河图》的诗中说: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清明上河图》的发现与文本药性解读《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家喻户晓。据说,张择端画完后,就把作品呈给宋徽宗赵佶,赵佶是这幅画的第一位读者。皇帝赵佶从《清明上河图》中读到了北宋的繁荣,认为张择端是在歌颂皇帝之功德,非常高兴,立即用他特有的瘦金体题写了清明上河图,并加盖了双龙小印章。张择端真是在歌功颂德吗?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近日,有历史军事学家表示,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竟泄露了北宋王朝的军事机密。据了解,每幅名画都暗藏着不可告人的玄机,而在《清明上河图上》,缺少了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  相似文献   

6.
《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门楼,是该图形象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对生活真实的艺术反映,而不是对北宋东京外城上那座上善门的机械摹写。“上善”一词典出《老子》,体现了道家的比德观念。宋太宗以“上善”为城门赐名,主要出于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7.
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地再现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盛况,很多人认为图上所画是汴梁清明景色,殊不知,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清明上河图》所画并非清明之景,而是地地道道的汴梁秋色。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画家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华市景和民俗生活。《清明上河图》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宋代经济、文化、建筑、科学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因此,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伫立黄河边     
陈刚 《新读写》2009,(1):56-57
因了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倾心、仰慕,七代帝王的都城开封,成了我们这次中原之行的重要一站。  相似文献   

10.
北宋时期,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戏剧也迅速发展。试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为主要考察对象,根据书中对汴京社会场景的记载,分析北宋戏剧的历史地位、演出场所、演出情景等。  相似文献   

11.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北宋风俗画作品。现藏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12.
清明上河图     
<正>《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其绘了数量  相似文献   

13.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广告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清明上河图》中所显现出来的广告行为及其使用手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由此看出北宋时期商业繁荣,市场竞争激烈,商家采用丰富多彩的广告形式来招揽顾客。说明了北宋时期的广告行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构图形式、绘画语言的分析,认为《清明上河图》是有感而发、有灵而作,有主题、有意境,构图完整、艺术语言丰富的艺术创作,是一幅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而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的艺术作品,是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都相当高的国之瑰宝。  相似文献   

15.
七色镜     
《小学生导读》2009,(10):F0002-F0002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色,真实地演绎着中国12世纪的都市生活面貌,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这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笔者观摩初一历史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师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大致如下:以当代外卖小哥快速配送美食导入城市生活,结合《清明上河图》、东京平面图,以及大量图片来详细地呈现北宋东京的市民生活(包括商业生活、娱乐生活和节日生活)。  相似文献   

18.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厘米,画面描绘了当时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景物,生动地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是我国古代风俗画的杰作。据前人考证,此画是北宋末年的作品。靖康元年,金兵攻陷汴京,徽、钦二宗被掳,这幅名画也流入金国。画幅上,有金人张著、张公药、郦权等的题跋。其间,几经流传。据明末学者沈德符《野获编》载,奸相严嵩对《清明上河图》梦寐以求,后来,听说在故相王家,便派人去谋取。王家请当时画家黄彪临摹了一本去敷衍,结果被人告发,右都御史王抒因此得罪了严嵩,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被害。关于这件事,王襄的《广汇》上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19.
关于《清明上河图》名称的来历,有人说,图画表现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名称和季节有关。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孔宪易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美术》1981年第2期)一文,列举了八项理由,认为《清明上河图》所绘是秋景而非眷光。  相似文献   

20.
活页填字     
横向一、唐代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须行即骑访名山"上句。二、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与《闲情偶寄》等书。三、景德镇的别称。四、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下句。五、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六、中国围棋曾经的领军人物,中国第—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七、清代长篇小说,有"天下第一奇书"之称,主人公文素臣。八、施给僧尼吃的饭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