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顿挫与奋争──《真理报》总编一席谈文有仁新华社记者组1994年底应俄通社一塔斯社邀请访问俄国时,于11月15日专门拜访了俄国《真理报》。《真理报》新任总编辑伊利英回答了记者组提出的有关该报和当前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问题。现将他的谈话整理如下。一、办...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23日下午,新华社社长田聪明在新闻大厦接受了俄通社-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基里洛夫的采访,就新华社在现代社会信息空间中的地位、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华社与其他通讯社之间的合作及如何保障记者权利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本刊特刊发田聪明社长当年的答记者问全文。  相似文献   

3.
“中俄友谊之旅”活动圆满结束了。回首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中俄友谊之旅”奔波、忙忙碌碌的日日夜夜和点点滴滴,我和俄语部以及项目工作小组的同事们感慨万千。我们曾经为最初的创意获得批准四处奔波,我们曾经为设计和确定采访路线而呕心沥血,我们曾经为争取俄通社-塔斯社  相似文献   

4.
国际新闻圈     
美国和俄罗斯取消两国新闻工作者互访限制美国国务院九月二十五日宣布,美国和俄罗斯取消了对两国新闻工作者到对方国家旅行的限制。俄通社—塔斯社报道说,所有的行动限制都在九月二十五日取消了。这是根据叶利钦总统今年六月访问华盛顿期间签署的一项“公开土地”备忘录采取的行动。在此之前,两国已取消了对外交人员的旅行限制。  相似文献   

5.
美国五角大楼2002年11月16日宣布,他们将为来自3个国家、30家新闻机构的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举办一个特殊培训项目,以提高战地记者防范生化袭击、核袭击等的能力,适应可能即将开打的伊拉克战争。参加培训的记者,除了来自美国本土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28家新闻机构外,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电视台也派出了记者,每个机构的培训名额是2人。训练于12月开始,为期3个星期。由于担心在可能打响的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可能使用一些被联合国禁止的武器,如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五角大楼要求记者都必须接受如何…  相似文献   

6.
五月的激情     
今年“五一”好休闲,假期长,天气好,北京青年报预测,有178万首都市民(约占总人口的15%)外出旅游。上海文汇报报道,5月1日至3日,全市136家零售商业企业共实现销售额4.53亿元,同比增加27.6%。 追根溯源,如今好休闲的“五一”,还“发祥”于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的大罢工,罢工的目的是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百年沧桑,“五一”节的内涵也起了变化。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有很长一个时期,‘五一’国际劳动节一直是革命和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象征。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是把这一天当  相似文献   

7.
10月4日,世界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苏联发射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人类的历史上迈开了走向宇宙的第一步。这个划时代的消息轰动了全世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世界性通讯社,塔斯社在报道这个重大事件中是花了很大力量的,而且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当吉星高照,全世界人民都在欢欣鼓舞地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塔斯社如何组织这一次报道,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塔斯社为了迅速发布消息,首先在10月4日深夜插在4日电讯中间(第五十几条)发了一条约一百多字的急电,在消息的末尾  相似文献   

8.
塔斯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讯社,同时是现在五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四十年来,塔斯社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工作中,创造了异常丰富的经验,对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通讯社事业有了卓越的贡献。塔斯社事业的发展壮大,塔斯社在全体进步人类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我们都引以为我们自己的光荣和骄傲。现在,当全世界劳动人民正在欢欣鼓舞地庆祝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衷心地祝贺塔斯社不断地获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塔斯社的历史变迁塔斯社(TelegrafnoyeAsentstvoSovetskovoSoyuza—TASS)是苏联通讯社全名缩写的俄文音译,它的前身是1917年11月8日成立的彼得格勒通讯社。1918年,彼得格勒通讯社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属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在这伟大的十月革命节来临之际,我想到很多事:想起在苏联学习的日子,怀念苏联朋友们,重温和检查了一下在塔斯社学习到的东西和在工作中实践苏联朋友们的经验的情况,心情颇为激动。赤诚的友情“我们对新华社的同志们完全是公开的!”——这句含意深长的话,是塔斯社社长帕尔古诺夫在接待新华社访问塔斯社代表团时讲的。这句话代表了苏联朋友们的赤诚友情,并为塔斯社的全体同志对待我们的实际态度所证明。苏联朋友们对我们有问必答,从建  相似文献   

11.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一部新影片《塔斯社在报道……》。它用半小时的放映时间生动而多方面地告诉观众,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之一怎样进行工作。塔斯社每天接收和播发一万打字页的新闻。四千种苏联报纸、世界上八十个国家的三百家通讯社、报刊和电视广播公司接收塔斯社的新闻。塔斯社在加盟共和国设有十四个分社,在  相似文献   

12.
在1954年的冬天,我参加了新华社访问塔斯社代表团。以学习塔斯社的电务工作为目的,曾经在塔斯社实习了八个多月。离开莫斯科已经两年多了,在这些日子里,每当遇到与莫斯科有关的事物的时候,总不免联想到同我一起工作、生活过的塔斯社电务处的同志们。尤其今天,当着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即将来临的前夕,往日在塔斯社时的一些有趣的生活片段,便涌上了心头。以格里戈里也夫同志为首的塔斯社电务处对我热情无私地帮助和积极地鼓励,使我战胜了一  相似文献   

13.
今日塔斯社     
九月的莫斯科,秋风萧瑟,早来的第一场雪已经落下。我们新华社记者组一行三人,应塔斯社的邀请,于九月中下旬访问了苏联,并参观访问了塔斯社。一幢新大楼座落在离克里姆林宫不远的莫斯科市中心,大楼正中悬挂着四个醒目的俄文字母:“TACC”,门口有军人站岗,楼内显得安静、整洁、美观。这就是拥有60年历史的塔斯社。九月的莫斯科,秋风萧瑟,早来的第一场雪已经落下。我们新华社记者组一行三人,应塔斯社的邀请,于九月中下旬访问了苏联,并参观访问了塔斯社。一幢新大楼座落在离克里姆林宫不远的莫斯科市中心,大楼正中悬挂着四个醒目的俄文字母:“TACC”,门口有军人站岗,楼内显得安静、整洁、美观。这就是拥有60年历史的塔斯社。  相似文献   

14.
在汹涌澎湃的净化浪潮中,当我们直言不讳地谈论间谍恐惧症,告密,谈论克格勃无孔不入(从外交到宗教)时,我们最大的新闻机构塔斯社却不知为什么被忽视了。对于克格勃在驻外使馆和外交部中央机关的裁员情况,我不想妄加评论,但塔斯社的状况却变化甚微。迄今为止,在塔斯社驻外分社的记者中,有1/3至一半的人是特工人员,在有些地方,分社和记者站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可以把新闻报道比作镜子。像镜子一样,它反映着作报道的人及其所服务的社会集团的愿望、思想和感情。这里,我想在一篇不长的文章里把塔斯社的报道和资本主义世界主要通讯社的报道作一个比较。对不大了解新闻事业的人来说,一切新闻报道看来似乎都是一样的,塔斯社和其他通讯社都报道同一的事情,没有什么区别;若要说有区别的话,也不过是这个或那个报道更有兴趣些或是谁报道得快些而已。当然,兴趣与时效对于新闻报道都是很重要的,但主要的和决定一切的终究还是报道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塔斯社位于莫斯科特维尔林荫道和赫尔岑大街拐角之处。这座九层大楼的正面是一个象征地球的模型,连接两层楼房的每一个大窗子,外形酷似电视机的屏幕。在一个很漂亮的牌子上写着:“苏联部长会议苏联通讯社”。塔斯社总社就设在这座大楼里。这里的快速电传装置一小时也不停地工作着。电传机一分钟传送8百个字母或更多。塔斯社通过双边的电传线路和电子计算机,同51个国家保持着联系。通讯社国际线路的长度达15万公里。30个无线电发射台用8种文  相似文献   

17.
刊林漫步     
穆青谈现场观察的重要性现场短新闻要继续提倡,要扩大宣传。这是提高报道质量,改进记者作风的好办法。“评选现场短新闻这样的工作就很有必要。”谈到记者深入现场的重要性时,穆青讲了最近的一个例子。8月21日莫斯科时间16时12分,塔斯社突然发了一条消息:苏联国防部部务会议决定把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撤回其原驻防地。并且报道,包围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坦克已经撤走。在苏联政局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塔斯社这条消息的真假,是否转发这条新闻,没有根据。这个时候,新华社莫斯科分社记者到现场察看,包围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九日至二月五日,邓副总理对美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从宣传报道看,苏联领导集团对这次访问极为关注,主要报道和评论均由塔斯社和《真理报》来发,其他报刊只是照转塔斯社的新闻。《真理报》自一月三十日起,几乎每天都在第五版登一条塔斯社播发的关于邓副主席访美的消息。二月一日,除发了一条题为《美中会谈》的消息外,还和同版登了一篇阿列克赛·  相似文献   

19.
谈到现代新闻记者的工作,确有不少十分有趣的例子.我想根据这些例子回顾一下以国外生活为题材的苏维埃特写的发展道路.如果对报章杂志上的这些特写作一个分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特写发展的两条路线、两种倾向.怎样的两条路线呢?取决于什么呢?有完全不同的例子:塔斯社驻国外的记者,就其任务来说首先应该尽力报道真实、确凿的材料,避免臆测和武断.但遗憾的是,塔斯社有一些记者奉行这条"金科玉律"真可谓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步.例如,塔斯社记者自巴黎报道:"据晨报消息,巴黎下雪了!"这件奇  相似文献   

20.
塔斯社今晚播发的苏共党纲新修订本草案中说,修改后的党纲是一个“有计划地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在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把苏联社会推向共产主义的纲领”。这是一个重大的修正。原党纲中写的是这是一个“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纲领”。原党纲是一九六一年赫鲁晓夫主持制订的,当时规定了在一九八零年前苏联“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对这个党纲进行修改是一九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