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感教育又称美育或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中学历史美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美感观念,正确区分“美”与“丑”,正确对待人生。然而,美感教育,绝对不能脱离历史知识的教学。教师只有将美育深植于丰富的历史知...  相似文献   

2.
李菁 《甘肃教育》2003,(9):29-29
美育即美感教育,又称审美教育。蔡元培早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中学历史美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准确区分美与丑,正确对待人生。  相似文献   

3.
历史中有美 ,也有丑。美与丑的斗争不仅贯穿在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中 ,而且还涵盖了历史的各个层面。在历史美育中讲清二者的斗争规律 ,有助于学生热爱美 ,痛恨丑 ,更有助于学生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那么 ,什么是历史美呢 ?历史美就是和谐 ,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这两种和谐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 ,马克思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后实现这两种和谐。因此 ,又可以说 ,历史美就是指共产主义理想 ,也可称之为审美理想。我在《理想教育是历史美育的重要任务》 (《历史教学问题》 90 .6)一文中曾有较详细的论说…  相似文献   

4.
柳斌说:“中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在学校教育中,把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才能真正完成中学美育教学的任务。历史是反映人类发展进程,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与一些学科相比更具有美育条件。  相似文献   

5.
1 历史教学与美育 历史本身蕴涵着美,是人类创造美、发现美和完善美的历程.人类的历史正是真、善、美不断战胜假、丑、恶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就是在扬美善、弃丑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历史有美,也就有美育."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方提高人们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杨华 《教育艺术》2002,(8):48-49
历史教学 ,除了传授历史知识之外 ,应当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增强美的情操 ,这不仅是中学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任务 ,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这里仅就个人在近几年历史教学中的初步探索和思考谈些看法。一、全面挖掘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历史之美是辉煌的。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内容主要集中于社会美、艺术美方面。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该全面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把历史之美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美 ,理解美。(一)历史的社会美。社会美是指人的美和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社会…  相似文献   

7.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文学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和大自然美的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其实,在所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美育。以下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在语音教学中,是以发音准确、拼读合理作为美的标准。教师要激情引路,分清哪个是正确的、美的;哪个是错误的,丑的。从而使学生掌握美的发音标准,去练习、体会,整个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美育手段。  相似文献   

8.
爱美、欣赏美、向往美是少年儿童的共有特性。但是,他们还处在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缺乏对周围事物美、丑、善、恶的认识和评价能力,往往良莠不辨,容易以丑为美,以美为丑。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健康的美学观点和鉴别美丑善恶的能力,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美育,学校生活就没有生气;没有美育,就没有高度精神文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和重视美育。美育在学校中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一门跨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学科。历史知识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历史教育进行审美教育的客观基础。有目的的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美学知识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他们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生活的记录,充满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瑰宝。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美的宝库。历史教育过程应该是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纵观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的历程,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科学美无不在历史中流光异彩。历史学科的美育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历史的美,发挥其内在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一门跨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学科。历史知识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历史教育进行审美教育的客观基础。有目的的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美学知识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他们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这个思想教育,既包括德育教育,也包括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完成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美育的内容和美育的方法又有哪些?本文将做浅显的阐述。 一、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看什么是美育。《美学原理》上说,“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审美观是人们对于美和丑的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审美观。”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就是通过教材中的艺术形象,优美语言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因为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形象,咀嚼文词,从而使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力,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和歌颂美、表达美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美育不仅体现在音乐、美术教学中,也贯穿于其他的学科教学中。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学中美育目的和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心智,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美育同历史教学是互为渗透,相辅相成的。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展示历史长河的画卷,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溶知识传授、思想教育、美育为一体,大致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美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美感观念,正确区分“美”与“丑”,正确对待人生。其主要方法有: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以及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能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之完成者也。”可见,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教学除完成德育、智育任务外,还应结合美育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将美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呢?一、社会美和艺术美──历史学科美育的两大内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是一座蕴含着丰富美育素材的艺术宝库。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白,一切能推动社会…  相似文献   

16.
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美育利用美的形式进行教育,提高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引起内心的共鸣,使学生爱美恶丑、从善拒恶.抵制没落、颓废的思想情调和庸俗生活方式的侵蚀,养成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因此,可以说:美育教育是聋校思想品德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与社会不仅是跨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学科,就其只是范围来说,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在历史与社会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客观基础。有目的地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美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他们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美育作为新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关注,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实施美育,美育作为新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关注,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创设审美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同时,美育过程中应体现历史学科特点,注重历史情感的积淀,正确认识反面事物的历史审美作用,重视对审美个性的培养,还原历史学科应有的魅力,引领学生在求真中向善、审美、创美,在对知识的渴求中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心,实现审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师维龙 《亚太教育》2020,(1):155-155
美育通常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的目的和作用是培养学生、发展学生,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又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教育。审美的范畴主要包括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而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的美,主要表现为崇高和优美。  相似文献   

20.
谢金英 《成才之路》2009,(17):54-54
审美教育可以贯穿、渗透于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历史教科书中多姿多采的艺术史内容是基本的美学素材,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审美客体。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可以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是坚决执行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