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令燕 《幼儿教育》2012,(10):26-28
种植活动可以让幼儿在亲历种植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探索、表达、表现的能力,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培养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以及爱心、耐心、责任心等品质,并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我们曾就"有效利用种植资源为幼儿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认为科学也是如此。《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较,幼儿科学教育更注重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幼儿的亲自参与和幼儿动手操作,它主张让幼儿通过自身与周围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  相似文献   

3.
郭微 《考试周刊》2009,(25):224-225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教师应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的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同时,还应注重幼儿个体差异,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主题内涵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新《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而科学活动可以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需求。科学教育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发展认识能力。以下是笔者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二、情境描述与问题讨论1.蝌蚪有无眼睛对象:贝贝、隆隆环境:晨间区域活动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科学教育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幼儿园探究性教育活动的实施能充分体现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也能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从而引领幼儿步入科学领域的殿堂。  相似文献   

6.
<正>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活动既可以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美的冲动,又能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审美观,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欲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如何开启幼儿美术创作的大门,充分挖掘幼儿的美术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一、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经验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许多人都读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人间没有街市,郭老也不会想到"天上的街市";人间没有提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部分,幼儿科学教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感,他们经常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中大班幼儿,已有探索周围事物的能力,并且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刨根问底。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保护和引导好幼儿的好奇心,做到积极支持、有效鼓励、真诚接纳,让  相似文献   

8.
彭德利  严秀英 《家教世界》2013,(7X):232-233
良好的饮食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幼儿是处在神经心理发育迅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表现出探索性行为的阶段。在进食时也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进食欲望和参与意识。应允许幼儿参与进食,满足其自我进食欲望,培养独立进食能力和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本文将以朝鲜族饮食文化为例,阐述在早期教育中如何利用朝鲜族饮食文化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9.
在提倡"支持幼儿自主科学探究学习"的今天,各类自主性游戏因蕴含了无数探究学习契机,已成为萌发幼儿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绝佳平台。"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幼儿是在对周围事物好奇和探究过程中去习得生活经验,在感知、操作具体事物上获得直接经验的。以区域游戏"蔬果超市"为载体,以幼儿在超市中对传送带的见闻为兴趣点,生成制作"传送带Ⅰ、Ⅱ期"的项目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萌发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良好适宜的环境能帮助幼儿增长见识,加深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了解,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激发幼儿"说"的欲望,形成幼儿头脑中丰富的"说"的资源,提升幼儿的口语能力。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伙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1.
<正>在游戏中,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特别喜欢去探索周围感兴趣的事情。但是幼儿的这些探索行为通常都是短暂的、没有目的的。那么,如何合理利用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索能力呢?一、合理选择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心理学中指出"兴趣是对于事物特殊的  相似文献   

12.
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心理特点,好观察、好探究是多数幼儿的共同行为倾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科学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把观察活动列为幼儿探究的首要途径,因此幼儿园要认真贯彻《指南》精神,积极有效地开展科学观察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  相似文献   

13.
年幼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及时而适当的科学启蒙,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地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同时,注重幼儿个体差异,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生成活动"彩色的世界"中,从幼儿兴趣入手,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师幼互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从出生开始,就无时无刻不是在与自己所生活的物质世界发生联系。他们喜欢用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去探究周围的物质环境,感知物质世界的特征,在回应中逐步地了解周围的世界,进而认识周围的世界,最终走向自己未来的世界。伊丽莎白·普莱斯考特提出,儿童所储存的关于幼儿照料机构的记忆似乎"主要是触觉印象"。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那么,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这一目标和要求。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并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生活发生的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以下的几个亲子游戏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神奇的科学世界,简单的操作、奇特的现象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充分满足了大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9.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学习,幼儿有了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学习态度,就有了终生学习的动力机制。幼儿的科学和成人的科学不同,成人的科学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而幼儿的科学教育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在实践工作中,我把这些新理念、新要求贯穿于科学教育始终,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萌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常常需要探索陌生的事物与现象。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幼儿本能的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第二部分"科学教育"中也明确指出:"幼儿能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