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殷岚 《考试周刊》2013,(36):99-100
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和内容难度的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这就要求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特别是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一门新的语言,在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只有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前预习才能保证学生更易获得英语知识,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英语的课前预习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小学英语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前预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预习提纲成为广大教育界同仁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如何制定适合学生课前预习提纲,以及如何合理评价预习提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恳请业界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课前预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对于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很有必要,要让留守学生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合理计划预习,树立预习目标,使预习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前预习是连接数学教与学的重要桥梁,设计合理的数学预习方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应该正视数学课前预习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上海市实验学校初中起始年级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校中一年级所有学生都进行课前预习,大多数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本调查建议学生每天预习花费的时间应适度,预习科目可按学习科目难度、重要程度等来确定,结果显示优秀学生一般较早开始对学习科目进行预习,这对学生的学业指导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彩华 《学周刊C版》2019,(23):103-103
课前预习是课程学习的最初阶段,对于课程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重视对学生课前预习的组织与引导。明确预习任务,确保预习质量。初步感知文本,存留相应疑问,为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进入合作探究学习环节做好充分准备。精心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给预习方法,引导个性体会,预习成果反馈,奠定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7.
学生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区别对待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区分是新知识预习,还是习题课或复习课预习,合理引导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8.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现今,每位教师都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而不注重课前预习的指导以及预习效果的检测,预习流于形式。课前预习的误区越来越大,学生不能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教师在预习指导上不够重视,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将从预习的重要地位出发,通过详细阐述预习中出现的缺陷,正确认识现今的预习现状,特别是课前预习的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自主预习的策略。教师还需通过个别抽查、课堂检查等方法,保证预习效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万华 《考试周刊》2013,(35):89-90
在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设计合理的数学课前预习方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本文就农村小学生教学预习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传授正确的预习方法,设置合理的预习作业,提高预习效果,启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做到合理预习并提高预习效率,可以活跃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分类预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不同的预习方式,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于课文的理解;通过分层预习,让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前预习中使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取得成就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及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为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方面作了多方面的尝试。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阅读教学,有三个重要环节:学生自读、教师指导、练习运用。实践证明,其中的“自读”是关键的一环。自读中尤其以预习为最要紧,因此须将教新课前的预习作为语文学习的常规之一,加以认真指导,要求学生在预习时:(1)养成勤查字典、词典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尤其如此。学生的课前预习有利于课堂学习,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课前预习究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才能有效促进课堂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一、学生预习现状分析和问题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课前预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并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对课堂上要学习的英语知识做到"心中有丘壑",有效地降低课堂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学生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理解、巩固、操练和运用新授内容,对于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授新知识前,教师往往会强调预习,但对预习的具体内容以及预习所要达到的程度却很少提出明确要求,导致不少学生在预习时无所适从。有没有什么合理的方法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让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既  相似文献   

16.
课前预习是各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预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课前预习指导策略,合理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性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课前预习不应仅仅局限于单纯让学生了解知识与技能,它应更加注重强调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启发学生科学逻辑的思维。通过对目前课前预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旨在寻求更为合理的预习形式,归纳总结课前预习设置的原则,为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中的课前预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课前预习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课前预习并不是要学习完所有内容,教师可给出科学提示,为学生指引大概方向。预习时教师可适当组织活动,深化预习效果。至于课前预习效果,则可通过前测检验,而后根据预习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9.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一个与课堂教学拥有同样举足轻重,而且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那就是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文章内容,以便教师更好地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在预习当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预习技巧,提高预习质量;通过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要使课前预习收到实效,老师的指导方法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  相似文献   

20.
王影 《成才之路》2024,(10):121-12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概述课前预习的定义和原则,强调课前预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明确预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课前预习等方面对初中生物课前预习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