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发展 ,对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体育教学也应适应这样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深深感到 ,以前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 ,忽视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培养 ,忽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这样是达不到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的。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 ,通过体育精神的影响 ,完善学生的人格。一、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指…  相似文献   

2.
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现在的大学体育教学,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和进行体育锻炼,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精神影响并完善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现在的大学体育教学,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和进行体育锻炼,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  相似文献   

4.
顾燕 《考试周刊》2010,(14):147-147
现代社会对小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小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小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小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小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这毋庸置疑,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也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一些教师有时存在着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相结合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中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思考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中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管云涛 《西藏教育》2011,(11):36-36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只强调传授体育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培养。新课程理念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体育精神所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拼搏、敬业奉献、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等,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中学生的人格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为全面发展学生健康的人格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相似文献   

11.
管力  金宇  来锦 《教学与管理》2007,(6):115-1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人的精神和身体、知识与能力,还是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作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塑造合格人才的使命。依据体育特有的学科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和塑造,通过体育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体育教育界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许秀云 《考试周刊》2012,(87):112-1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对多数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新的要求。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应适应新的教育使命,在培养新型人才上发挥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重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的培养,这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运用体育精神去影响、激励和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高校体育教育应该很好地体现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5.
项泽龙 《家教世界》2013,(8):115-1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学生的体育教育而言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大多提倡体育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技能的练习以及身体锻炼。显然这样的体育教学使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没能真正体现体育的真正意义。笔者从事多年的中学体育教学,认为中学体育教育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我们更多的是要要发掘中学生的体育精神,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来影响中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格精神。由体育精神进而形成的人格教育才是中学体育教学应该追求的最终目的。本文首先说明中学体育教学的体育精神,然后再浅要分析由体育精神来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6.
终身体育与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重实践、轻理论,片面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锻炼,而忽视对学生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去解决体育锻炼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致使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相脱节。本文通过对终身体育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的阐述,探索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走向,寻求建立适应我国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也愈加凸显,不仅作为一门科目,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其人格、道德、思想等方面的素质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探讨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初中学生体育精神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教育艺术》2009,(3):20-20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巾,我深深感到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中学生吃苦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中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精神作为体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学生体格与人格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意义。核心素养时代,体教不再局限于通过肌体锻炼强健体魄,而是着重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上锤炼与发展学生的意志与精神。因此,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不仅是国家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召唤。然而,由于学校体育教学及其发展仍存在欠缺,体育精神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实践中,学校体育精神的回归路径主要有:复位体育目标,回归身心和谐发展的育人本真;教学做合一,深刻把握体育方法的时代诉求;培养知、情、意、行,实现体育精神与活动融合共育;以积极评定为主,在培养体育精神中促进学生心智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