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重和肥胖是指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大量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与遗传、营养、行为方式等因素有关。中国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传统饮食的改变、体力活动强度的下降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超重和肥胖学生在学校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超重和肥胖成了他们健康成长中的障碍,如何提高这部分人群的身心健康是增强我国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前提。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运动均衡营养辅以行为矫正来对超重和肥胖女生进行干预,预防超重向肥胖转化和对既成肥胖的女生进行运动与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能是指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耐力、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体能素质的提高需要一定量的体育运动来实现。最近一次的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中小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中小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却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1/4;  相似文献   

4.
营养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由于人们对饮食问题认识不足,导致营养失衡,造成健康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研究亚健康人群的现状和成因,对预防和减少亚健康人群比例,进一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5年和2010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组织的第五次、第六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  相似文献   

6.
《成长》2005,(9):i0038-i0038
国民营养调查和营养监测的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铁营养处于缺乏状况:儿童和妇女的贫血患病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铁营养不良影响着我国国民的体质.影响着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也影响着我国国民的身心健康,改善铁营养不良已经成为我国公共营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51):120-121
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试验测试等方法对贵州省城区肥胖青少年体质及部分代谢指标进行分析,以贵州省12—16岁城区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氧运动干预方案的制订,分别对受试者进行有氧运动训练,观察受试者干预前后的身体成分、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主要探讨以下问题:(l)运动干预对超重和肥胖少年体质的影响;(2)运动干预对超重和肥胖少年脂肪、糖代谢部分指标的影响。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的研究,在降低超重和肥胖少年肥胖程度的同时,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其身体成分、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代谢影响的差异,从而为肥胖青少年增强体质和改善代谢的个体化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资料,进而促进贵州省城区肥胖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从1985年起,我国进行了6次全国范围的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25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青少年学生的营养和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他们的大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包括速度、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等)却持续下降。由于长期缺乏锻炼,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血压调节机能不良比较普遍,一些常见的中老年人病症(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08,(4)
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名男生就有12个超重、5名肥胖;100名女生就有7名超重、3名肥胖;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而人们对肥胖以及减肥的认识也还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0.
范志红 《父母必读》2012,(2):67+10-67
各国专家建议,正常准妈妈在孕期全程的体重增加在12-16.5千克即可,原来超重肥胖的准妈妈增重还要少一些。但如今大部分准妈妈都远远超过这个数值。看来,孕期各个阶段的营养摄入还是应该好好安排一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超重或肥胖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超重或肥胖的学生喜欢吃油炸类和甜食的占79.85%,而以甜品饮料为零食的占61.54%,在日常习惯中吃一些高热量、低营养的快餐食品,使热量和糖的摄入大大提高,是造成超重或肥胖的主要因素;大约有一半的超重和肥胖初中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运动因素、饮食习惯、对形体美的正确认知和社区环境改善是干预超重或肥胖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据近几年的国民身体素质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上升,国民的身体素质越来越下降。在学生身体素质调查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大不如前。所以,最近几年的国民教育改革中,对体育课都做出了大幅度的改革,如今在大中小学中都设有体育课这门学科,而且对体育课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尤其体育课中的田径项目。然而在大部分的调查中发现,田径项目中的跑步是学生们最痛恨的一个项目,学生们对于跑步项目相当的抵触。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充足、均衡的营养,而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质的增强离不开学校营养知识的教育和健康知识的普及。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从历次的测试结果来看,各项指标均低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同龄学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营养知识的匮乏、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因而将食品营养与健康设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课程十分必要,并值得探讨使之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超重或肥胖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超重或肥胖的学生喜欢吃油炸类和甜食的占79.85%,而以甜品饮料为零食的占61.54%,在日常习惯中吃一些高热量、低营养的快餐食品,使热量和糖的摄入大大提高,是造成超重或肥胖的主要因素;大约有一半的超重和肥胖初中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运动因素、饮食习惯、对形体美的正确认知和社区环境改善是干预超重或肥胖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夏夫山 《家教世界》2023,(32):45-46
<正>科技的发展,给家庭饮食带来很大的便捷。“方便食品”“快餐”“外卖”“速冻食品”“饮料”“小食品”等让孩子的饮食方式变得丰富多样。然而,过量饮食、挑食、不吃早餐、深夜加餐等不良习惯,再加上不爱运动,使部分孩子出现超重、肥胖、营养不良问题。《阜阳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年)》(以下简称计划)中提出,计划到2030年“城乡学生身高差别进一步缩小,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计划同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开展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加强营养宣教,指导学生均衡膳食,  相似文献   

16.
食物、营养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但目前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非常严峻,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正面临着儿童营养不良、成人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双重负担。要改变这种现状,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加强营养教育和营养宣传。虽然我国少数医学院校在本科教育中设有营养方向,但招生人数不多,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为此,非常有必要在在高等教育中创办公共营养本科专业,使更多的营养专业人才走向社区、社会,服务大众,有效地促进国民体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超重,都属于营养不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营养不良是指一个人摄入的能量、营养元素不足及过量或不均衡等情况,它主要包括:(1)营养不足,如消瘦、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2)微量营养素不足或过度,如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症和过量等;(3)营养过剩或不均衡,如超重、肥胖,以及与膳食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脏疾病、中风.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等)。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属于缺乏型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属于过剩型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64):192-193
目的:对在校高职学生的每日摄取营养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学生营养状况和行为调查,针对学生营养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方法:将被测学生分为30组,并对组长进行培训,要求每名组员每天通过微信群向组长发送每日三餐食物的照片,组长精确估算组员每天摄入的营养数据。组长将统计的数据和照片上传集中核算。结果:1.高职学生BMI数据计算分析消瘦率10.1%,体重正常63.9%,体重超重率23.7%,2.3%的人肥胖。2.能量、蛋白质被测高职生能量和蛋白质均高于国家标准,显示学生的能量热量营养摄取超标;矿物质结果显示高职生每日摄取的矿物质,均低于国家成人标准;只有维生素C大大高于国家成人标准,其他均低于国家成人标准。结论:高职在校学生营养过剩和不足同时存在,应该加强学校营养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苏州市老年人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为提高苏州市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全民健身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依据《2010年苏州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运用文献资料法、指标数据计算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获得苏州市老年人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与超重、肥胖之间变化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苏州市老年男、女体脂百分比(F%)平均值尚处在正常指标范围内,BMI、WHR平均值处于超重指标和腹部肥胖指标范围内;男、女超重率分别为42.5%和39.4%,肥胖率分别为12.5%和11.9%,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WHR异常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经检验,两者差异显著(P<0.001)。苏州老年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重超重,男性肥胖患病的增长速度超过女性。他们体重的增加主要与脂肪的增加有关,体内脂肪堆积的主要部位在腹部。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