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睿 《大观周刊》2012,(22):266-266
按照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与学习.结合初中物理数学的相关内容和初中生的基本特征、学习动机,在初中物理课堂设置有效的问题,已经成为教学的新鲜血液.不但有益于提高中习效率,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探究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初中物理课的设问教节.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相关理论学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希望能促进初中物理的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伟 《大观周刊》2011,(18):25-25
提高物理课堂的实效,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参与机会,培养参与能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唐永洪 《大观周刊》2011,(49):129-129
为了更好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需要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理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为物理课堂教学实现跨越式是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薛红旗 《大观周刊》2012,(20):271-271
物理是初中的重要科目,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高效的物理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同时少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初中物理课程主要是加强对学生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培养.从而加强对物理的应用,促进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泰文将着重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国建 《大观周刊》2012,(6):248-248
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衡量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否得到优化的标准有三个方面:一是实验效率的高低;二是课堂上学生的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是否充分;三是学生的兴趣是否浓厚。  相似文献   

6.
张军英 《大观周刊》2013,(5):240-240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探究性的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号隋感,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我在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刨设情景的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关泽玲 《大观周刊》2013,(12):272-272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把所有的探究要素全部设计精巧,包办太多,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过于狭窄,实际上往往是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活动,让学生以科学探究的名义去做同时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而非物理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备。初中物理教学中,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这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应试为主要目的。不注重过程和方法,不关心学生发展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李艳霞 《大观周刊》2010,(41):26-26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它图、文、声、动画影像并茂,增强了表现效果,使得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事物规律呈现在屏幕之上,变得易于被理解和接受了,它能有效的控制某个实验过程的快慢变化,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将多媒体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为我们的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杨城 《大观周刊》2012,(37):269-269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主要方式和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明确数学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深入钻研教材、优化课堂提问,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四条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建斌 《大观周刊》2013,(3):207-208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收到事半劝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余新苗 《大观周刊》2012,(43):424-424
新课标强调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生活意识。从教法改革入手,着力转变师生观、教材观、成才观,明确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是从教育一线中总结 出来的一些做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欣 《大观周刊》2013,(12):271-271
怎样可以让学生轻松、快乐、高效的学习物理是我们每位物理教师始终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从以下五方面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有着较强的求知欲,由于自身特点,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到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丁文发 《大观周刊》2011,(15):265-265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我们农村中学,中学生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虽然现在中学教师开始打破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模式.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效果不太明显。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4.
周爱民 《大观周刊》2013,(8):258-258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新课标明确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因而,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全面推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陇世荣 《大观周刊》2012,(33):281-281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所有物理实验的开展都离不开恰当、合适的实验器材.随着教学仪器配套与达标活动的开展,教学仪器日臻完善.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一方面教学仪器不可能一应俱全,特别是我们这些乡级中学教学仪器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经常使用成套仪器进行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和对物理产生高深莫测的神秘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物理的兴趣和信心.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如何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已成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师生的科技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艰苦朴素作风几个方面对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张延霞 《大观周刊》2011,(42):170-170
初中物理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实验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意味着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地位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孙平军 《大观周刊》2011,(44):186-186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采用先进的方法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叶平 《大观周刊》2012,(21):237-237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强,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弥补传统教学中实验场地、实验器材以及实验环境之不足等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实验作用,体现物理实验的科学性,达到巩固物理知识的实效性,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教学真正地助推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腾飞。  相似文献   

19.
宁克栋 《大观周刊》2011,(37):264-264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我们需要摈弃那种“满堂灌”,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而优化设计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所以教学内容要从物理实验、物理情景等角度进行多维优化,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苏文涛 《大观周刊》2012,(13):251-251
高中阶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是极其重要的而却又比较难学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能够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效率上下一番工夫。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