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海玲长篇新作《何家芳情事》,描写小人物悲剧性的命运,一方面折射出时代的侧影,另一方面提醒我们时时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命运遭际,故主人公形象有其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恒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主人公张大民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贫嘴”,造成其“贫嘴”的主要成因是对生存的焦虑,“贫嘴”是他的一股缓冲剂,在“贫嘴”中其焦虑得以消解、缓和、宣泄,而宣泄又让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作家触及到的虽然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小人物,但其社会意义却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3.
诗意的栖居和思想都是海德格尔的人的生存样式,它们都归属于存在,受存在的召唤,停留、显现并通达于存在。同时,海德格尔指出了人执着于自身,受自身计算和功用意图的限制,突显了人的栖居的非诗意性以及遗忘存在,从而揭示出生存无家可归的状态,并提出了他著名的天、地、神、人一起存在的世界观。他试图消除人与自然和世界的那种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始终沿着个人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的独有轨迹发展。尽管她本人是一个一直处于孤独与无助之中的弱女子,而总是很执着地探索着国民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价值。可以说,她是一个女性意识的自觉者,她的小说描绘了广大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与迫害,揭示出女性应该获得人格的平等与人性的尊严。  相似文献   

5.
郭嘉 《职大学报》2006,(4):109-111
东北当代作家阿成,在地域文化传统上沿袭了东北作家群对东北人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另一个方面,他又继承了沈从文等乡土作家对世俗、对乡村的体察与感悟。阿成的短篇小说所选取的都是底层“小人物”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大都以“我”的眼光为叙述视角,刻意地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向传统向古典靠拢,在其短篇小说中,不断的描写一些濒临消失的人情风俗,有意保持一种古朴。  相似文献   

6.
色彩作为生活与生命本真状态的显象,在绘画艺术中得到了高度的表达与张扬。赋予情感表达的色彩,不仅升华绘画主题。而且超越色彩的本质内涵。通过凡·高的油画色彩表现,透视其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并对生命存在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成了普遍的呼声和行动。随着哲学主题的时代转化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生存哲学已成为哲学发展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关注人们在新世纪的生存状态、生存价值、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等根本问题,成为哲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近期,由天水师范学院吴卫东副教授撰写、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之思——当代社会生存问题的哲学研究》一书[1],正是对这一现状的积极回应。作者在深入调查当代社会生存问题、系统借鉴有关生存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类生存方式变化的角度较为成功地剖析了哲学主题的时代转化,概括出生存…  相似文献   

8.
李静 《职大学报》2012,(3):35-37,54
方方的情爱小说以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揭示了当代女性对爱情、生活的坚守和反叛。展现了她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女主人公们在经历了生存困境和对爱情的失望后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一种抗争精神,但得到的却是悲剧性的结局。方方通过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蕴藏其中的深沉的悲剧内涵。  相似文献   

9.
审美现代性对人自身生存状况的反思给生活于庸常状态的人更多的启示,在现代性的理论话语和人的现世生存中揭示审美现代性与人之生存的关系,有助于透视其理论自身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江苏当代的乡土文学有着多元化的特点:苏南乡土文学体现着作者对小人物命运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关心;苏中乡土文学体现出作者对生活对民间文化对乡土人情的热爱;苏北乡土文学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平衡,歌颂黄河故道苍劲有力的生命。虽然江苏乡土文学在区域上各成一军,但在关心人生,同情小人物的题材上有相似之处,共同促进了江苏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电影《孩子王》改编自阿城的小说,陈凯歌还原了文革历史中下乡知青的生存境遇,并在电影中加入了对于中国道家精神的个人体悟。陈凯歌将他的道家精神赋予在主角身上,作为文革历史中无名的小人物,《孩子王》的主人公老杆以一种"无为"的姿态来与历史进行抗争。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的传记散文,通过各种文学表现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小人物群像,这些小人物才能超群,性格各异.柳宗元借助为小人物作传,寄寓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感慨.  相似文献   

13.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的著名童话之一。在童话中,王尔德阐释了以下三种人生观:执着追求至爱与至美的唯美主义人生观、摒弃梦想而屈从于俗世的消极人生观、醉心于金钱的赤裸裸的物欲人生观。夜莺所代表的执着追求至爱与至美的唯美主义人生观既是王尔德从唯美主义者的角度为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处在彷徨和迷惘中的人们指出的一条生存的理想之路,也是当今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导航标。  相似文献   

14.
自古及今.生存问题是学术领域探讨的永恒话题。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是在交往中存在的,尽管不同时代社会交往的基本状态、特点以及交往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不同。但就最本质的意义而言,社会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存在状态。当今时代社会交往呈现出新的特点,社会交往应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5.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一篇长篇小说,描述的是1975-1985年的黄土高原上的陕北人民的苦难的生活状态,全景式地表现出了中国西北农村的现实的生存状态。或许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苦难,或许他们每个人每天都要为自己的生计发愁,但是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在这些平凡的生活琐事中体会出人生百态,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找出自我的生存之道,这些都可以在这部经典的著作中领略到。  相似文献   

16.
女性关怀与女性批判--梅娘水族系列小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娘的小说主要是通过大千世界中女性生活的纷繁世相,展示女人的不幸和人世间的不平,剖析女性的生存状态,及其身心诸方面所承受的压迫,触及到了婚姻、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仅从她的水族系列小说《蚌》、《鱼》、《蟹》,就可以看出梅娘小说中的女性生存状态和从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对网络社会信息伦理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它在给人类带来机遇的同时,衍生出一些对信息秩序造成影响的信息伦理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工业化进程中,人被异化为机器,固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被彻底摧毁,无法适应这种变化的人便成了畸形人。舍伍德·安德森在其作品《手》中展现了美国中西部小镇那些平凡的小人物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爱的渴望与缺失,因此《手》这部作品成为美国中西部小镇乃至整个人类的寓言。  相似文献   

19.
奈保尔的代表作《米格尔大街》描写的是怪诞而肮脏的底层社会,刻画的是绝望而无助的小人物形象,揭示的是多变而悲惨的现实命运,构建的是滑稽而狂欢的乌托邦理想.这些小人物无奈选择在“第二种生活”中尽情狂欢,体验在现实世界无法获得的快感.狂欢散尽,小人物们不得不继续在无望与挣扎中艰难前行.从悲到喜,再从喜到悲,穿行于天堂与贫民窟之间的他们,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状态与未来发展都充满了危机与挑战,因此有必要在人学视阈下,重新理清人、生活、实践等概念在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所蕴含的意义。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源自于传统的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启蒙运动中理性思想的影响。其理论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根本动力是人的实践活动,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素材,更促进了马克思生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