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一个考点。较之于“鲜明、生动”,“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指朋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它要求组句根据语法、逻辑,做到句子结构完整,词语搭配稳妥,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适当.正确使用谦词、敬词和关联词语,按照词义范同的大小、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切合语境和对象等。  相似文献   

2.
“语言表达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新增的一个考点。虽然这方面的内容往年高考已有部分涉及,但作为一个考点,在《考试大纲》中明确地提出来,还是第一次,因此该考点的复习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考点概说] 词语是构成语言、文章的基本材料.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而《考试说明》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层次D”。  相似文献   

4.
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正确使用词语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不仅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的运用三项,题量较大,而且在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和写作等项都会牵涉到词语运用。《考试大纲说明》(广东卷)对该考点的表述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要求为表达应用E级。具体考查两个层面的能力:⑴正确理解词语,即正确  相似文献   

5.
一、弄清考点内涵“语言表达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是2008年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新增的一个考点。虽然这方面的内容往年高考己有部分涉及(2007年课改区曾对此做出要求),但作为一个考点,在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中明确地提出来,这还是第一次,因此该考点的复习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考点概述】2008年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规定:"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E"。这一考点是在去年"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新增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适应了  相似文献   

7.
仲亚贵 《新高考》2009,(1):24-24
【考点解读】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求在原来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基础上新增了"准确、鲜明、生动"。其中,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相似文献   

8.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2008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个考点,由于是初次"登台亮相",因而有些考生可能会措手不及。现对这一考点作一全面解读,并对命题趋势进行预测,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9.
能够根据语境辩析词语的音义,能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说明】该考点讲的是理解和运用词语。理解要根据语境,就是说要根据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上下文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对词语作动态的理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考点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 1.辨析词语中汉字的读音。不少汉字是多音字,(如“行”、“长”、“朝”)但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是唯一的。 2.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词语除了一词多义之外,还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之别,有时还有特定的修辞义,只有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解释。 3.选用词语要准确。主要是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別,如语义的轻重、语气的强弱,准确地传情达意。 4.要准确地把握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 5.要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做到褒贬、庄  相似文献   

10.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之一。这一考点中,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鉴赏是高考试题经常采用的命题形式,仅在2008年17套高考试卷中就出现10次之多。因此,这一考点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考点解析《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总体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物理学科)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江苏省教研室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及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来制定的.该《考试说明》是江苏自2008年以来的第7次高考命题和考生备考的指导性文件.与2012年的《考试说明》相比较,2013年高考物理学科的《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能力要求"、"单位制及实验技能的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方面几乎没有变化,但是,仔细阅读后我们将会发现,在一些考点上还是作出了一些变化与调整.  相似文献   

12.
[考点解说]本考点是原《考试说明》中的三个考点合并起来的,这一合并,从表述上看更为合理。但从复习应试的角度来看,还是要分别进行针对性训练的。就高考试卷来说,这一考点的内容的所占的比分较大,出现的题目也比较多。所谓“简明”,就是指语言运用简洁明了。用张志公先生的话说,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大的表达效果”。主要包括提炼内容,排除冗余信息,提炼语言,删削多余词句和删改空话,避免套话等方面。所谓“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前后相承,语势贯通。包括前后话题要统一,表述角度要一致,上下句意不脱节,注意词语照应,选择恰当句式,用好关联词语,讲究修辞方法等方面。所谓“得体”,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主要包括三个大方面,一是力求语言表达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如场合、情境、目的等;二是力求语言表达适应不同的对象,如身份、地位、性格和自己的关系等;三是力求语言表达适应不同的语体,特别是一些外交、公文等语体。真正做到该说时说,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该怎样说就怎样说。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77):32-33
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随后的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在《考试说明》事先未提及的情况下,便考查了这一考点。于是,"古代文化常识"这一考点迅速升温,一跃成为其后几年江苏高考的热点题型。  相似文献   

14.
《招生考试通讯》2012,(3):I0001-I0016
2012年全国高考课标版《考试大纲》与文、理综合《考试说明》已正式出台,辽宁省语、数、外《考试说明》也即将与考生见面。为使辽宁考生更加准确清晰地掌握2012年高考的试卷结构、全部考点及考试要求,本刊将分两期对辽宁考生使用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进行核心发布。本期发布2012年全国高考课标版文、理综合《考试说明》核心内...  相似文献   

15.
宋青 《新高考》2008,(Z1):31-33
【考点指津】《2008年全国考试大纲·语文科》"表达应用"部分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可见"语言得体"是《考试大纲》要求的一个基本考点,也是历年高考中最受青睐的考点之一,能力层级为D级。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     
一、明确考核要求 ,夯实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是搞好备考复习的前提 ,而高考需要掌握的知识都包含在《考试说明》中 ,所以考生一定要学会运用《考试说明》。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 ,这就需要用心去写、去记、去理解 ,在全面复习2 0 0 1年《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经济常识》36个考点、《哲学常识》2 1个考点、《政治常识》4 3个考点以及时事政治考点的基础上 ,对《考试说明》中点明的考点中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夯实基础 ,就要准确理解基本概念 ,全面把握基本原理 ,深刻领会党和国家重大的…  相似文献   

17.
[考纲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包括两个方面,九个考点. 一是识记,包括正确识记汉字的字音、字形两个考点; 二是应用,包括标点符号,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句扩展、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七个考点.  相似文献   

18.
研读《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科)》的变化与调整,明确考试涉及考点以及各考点的考试范围和形式,以便广大考生和教师全面、准确、及时了解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9.
2004年《语文考试说明》已经颁布,“三大变化”已广为人知,“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新增两个考点,“古诗文阅读”主要是增加文言文阅读的难度或者是文言文的分值。为了帮助广大考生从容应对《考试说明》的变化,更好地领悟《考试说明》的精神,使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得到加强,我们特刊发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考点概述] 2008年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规定:"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E".这一考点是在去年"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新增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