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日益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国际新闻的传播质量。作为向国际宣传我党和国家战略旨意的一个重要窗口,国际新闻传播的责任和意义任重而道远。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开放性的国际环境为我国国际新闻的传播带来重大的机遇,也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砝码和保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加深对国际新闻的传播思考,增强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力。站在全球化新闻传播的制高点上,形成与我国大国实力相匹配的传播能力,在国际化的环境下,发挥大国的优势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理念由“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努力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进阶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理念、对象、模式和方式上有所调整和转变通过阐述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分析了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在五所高校中新设立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课程设计的新思路--关注未来岗位所需的三种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国际传播能力、新媒体传播能力和宏观逻辑分析能力.本文将对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长期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个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在中国核心的自我认知观念以及对于世界的认识判断背景下,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层面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学科建设亟待全面提速升级。百年间,我国的国际传播教育积极响应不同时期国家社会的需求,从复制学习到走自己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自主学科体系。当前,新时代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全方位的新要求。基于多元应用场景、多学科交叉的发展,在响应国家社会现实需求中更好地彰显学科价值,将是未来国际传播学科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旺斌 《东南传播》2011,(12):57-59
新闻传播与文化紧密相关。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造、传承和发展。新闻是文化的载体,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内含了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国际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及文化产品,更是折射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价值标准。国际新闻在文化价值的建构、文化价值的增殖等方面都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信息洪水浪潮中的国际新闻也会给受众带来价值判断方面的迷惑。国际新闻传播要在传承文明中沟通中西,这样才能为人类的价值选择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并且促进构建人类更加健全的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7.
孟建  王帆 《新闻传播》2010,(5):6-8,10
世界传播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如何在国际传播的激烈角逐中取得一席之地.发挥更大的影响.这是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命题。本文力图从国际传播格局的变化、国际传播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把脉国际传播新方向.并结合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发展的特点.探讨中国国际国内传播力的提升问题.以期为我国传媒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性的思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宏观角度铺陈国际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为中国国际新闻传播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三块"短板"当前,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和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短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过度关注欧美中心的目标市场和受众,忽视了"西方路灯光影以外的世界"——即过去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其中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对我国具有特殊地缘政治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传播工作中,人才作为有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最为基础且灵活的单位,是成就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问题更是摆在一切建设性工作面前的基础性结构问题。随着国际局势发展变化与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任务与面向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也应适时适当调整国际传播人才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本文对国际传播人才教育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行探讨,提出在日趋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中,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国际传播人才培育应有的路径转向。  相似文献   

11.
章彦 《传媒》2023,(12):61-63
在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有关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须跳出既有认识框架,从中国大局和世界变局层面进行再思考。本文从现有“本土化”理念和相关媒体新闻实践等角度入手,对新形势下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研究进行理论拓展,提出媒体本土化的优化路径,阐述和分析本土化策略对扩大我国国际新闻传播影响力以及在我国战略传播体系构建过程中起到的筑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3,(3):56-60
我国正在不断加强对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和建设,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构建并完善技术先进、覆盖广泛的现代化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好这项系统工程,最关键的环节是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第一位。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高水平、高专业、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将对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建立战略的成败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国际传播人才的素养要求,提出了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CNN国际新闻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颖 《新闻前哨》2004,(4):37-39
凭着遍布全球重要城市的记者站的努力,CNN(美国有线新闻网)每天都能获得并及时播出充沛的新闻和信息,它已经超过英国路透社,跃升为举世最大的新闻收集、播出机构。2001年9·11事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CNN国际新闻报道都成为国际电视传媒的主要新闻来源。其传播策略引起国际传播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国际传播作为展示军队形象、影响国际舆论的必要手段,是现代军队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历史性变化,国内和国际因素之间的互动日趋明显,对我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自觉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我为主向世界发声,增强国际影响力,是当前我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任辉  刘珊 《今传媒》2016,(9):100-101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上了议事日程。电视纪录片作为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该论文在梳理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探索我国电视纪录片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周静  汪正一 《传媒》2024,(8):60-62
国际传播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国际传播过程中可借鉴的优秀经验,对我国有效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高国际话语权、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推动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从1982年中国国际新闻专业的创建算起,国际新闻的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30年中,由于教育取向的不同,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类型.而新世纪的国际新闻与国际传播教育业也在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几个较为明显的阶段.近年来,国际新闻传播培养人才教育仍然在一些问题上不够明确,有一些困惑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新闻传播对一个国家塑造其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国际新闻传播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影响,从日常新闻和突发新闻两方面展现了目前新闻播报的现状,并以中国时政新闻传播为例,分析在目前中国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真  李华伟 《传媒》2021,(3):86-88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布局,重组对外传播机构、扩展国际传播平台、改进国际传播技术、创新国际传播形式,不断推动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建设,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际传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从"本土"到"全球",从"文"到"语",从"模仿"到"超越"三个层面的建议,作为对新时代国际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中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课程的比较,本文认为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国际形势和时代变化,丰富更新国际传播课程内容;调整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加强国际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国际化;同时要重视国际传播研究,为国际传播教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