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翁伟庆 《网络传播》2009,(10):54-55
当前,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形势和经济生活中许多热门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比如,我国经济是否走出低谷、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如何看待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一系列问题让许多网民迷茫而担心。而成品油价格的涨与落、房价不断攀升、股价持续上扬、水价调整等则无时不牵动着百姓的心。  相似文献   

2.
去年以来的经济回落,是短期冲击与长期调整相交织的结果,这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基本态势7月13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何看待三年来首次低于8%的经济增速,未来特别是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如何演变,GDP增速低于8%会带来哪些经济影响以及政策如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中国经济早于世界经济逐渐企稳回暖,人们对经济复苏充满信心,消费意愿不断上升.然而,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通常滞后于经济走势的图书市场表现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就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以从现象中拨云见日、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经济领域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借助于新闻媒体了解市场动态掌握经济信息,已成为大众的普遍要求。如何在电视报道中提高经济类节目的质量,让经济类节目更具“经济味”是我们电视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高艳 《出版参考》2009,(24):32-32,37
2009年,中国经济早于世界经济逐渐企稳回暧,人们对经济复苏充满信心,消费意愿不断上升。然而,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通常滞后于经济走势的图书市场表现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最近,华尔街投资银行的经营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乃至人们心理剧烈动荡.中国贸易及金融投资已与世界具有较大关联度,这使得我们在大洋彼岸也感受到华尔街破产狂潮的巨大冲击.中国经济在困难的环境中已经前行了大半年,下一步还会遇到哪些风浪?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的失衡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信训 《新闻记者》2004,3(1):30-32
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存在着严重的失衡,这是毋容置疑的结论。但是,形成东西部传媒经济失衡的成因与形成东西部经济差异的成因却未必完全相同,解决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失衡的对策,也与解决中国东西部经济不平衡的对策未必完全相同。然而,应当指出,在信息时代,由于新闻传媒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各国都应在这样的趋势下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一直成为国际媒体舆论关注的重点,其中不免有炒作放大中国经济自身的弊端或对世界的威胁等言论,针对诸如此类的负面舆论,我国的对外媒体应如何承担起宣传解释,维护中国经济良好发展的国际形象责任,本文就此类问题,对做好经济外宣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叫座、叫好”这两个概念被引入到电视经济报道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的经济报道节目是“叫好不叫座”,有的是“叫座不叫好”。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就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从现象中拨云见雾;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卜玉超 《新闻记者》2003,(10):38-40
以“三抓”吸引读者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中,浙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中国的第一个专业市场,创造出了生命力强盛的“温州模式”,出现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区域经济典型。因此,浙江可以说是一块经济报道的宝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资源。但是,经济报道如何才能吸引读者,如何才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把经济报道的组织和  相似文献   

12.
在波动复杂的产业环境中,报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传统经济服务化、服务经济知识化、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经济信息化,构成了国际性的产业发展基本逻辑。传媒产业也不例外,也是以这种逻辑演进—传媒经济数字化,数字传媒经济服务化。对报业而言,服务已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减速的可能性很大,但不会是出于做空者所提出的原因。我对中国的前景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但中国必须保证实体经济不被金融经济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张倩影 《出版参考》2009,(22):19-19
在大变革时代,中国经济应以怎样的姿态谋求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重构为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组织乃至个人如何在平凡琐细中获得成长?梁冬和吴伯凡在《冬吴相对论》的节目和图书中为受众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5.
张力 《声屏世界》2010,(3):25-26
叫好就是叫座,叫座就是叫好,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可“叫座、叫好”这两个概念一旦被引入到电视经济报道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的经济报道节目是“叫好不叫座”,有的是“叫座不叫好”。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从现象中拨云见雾,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2012年9月1日到7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广播)工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在重庆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广播)工作委员会主办,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经济广播承办。来自全国各地47家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本届年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王志勇为年会致开幕辞。他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中国经济更面临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艰巨课题,经济广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经济领域宣传报道,引领经济领域舆论导向,搭建经济领域政府与百姓的良性互动平台,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尽到媒体的社会责任,需要全国经济广播人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7):67-72
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并非是单一的,而是"腾飞的"中国经济形象与"衰退的"中国经济形象并存;在中日竞争型关系的背景下,NHK纪录片中所塑造的是带有等级观念的、不对等的中国经济形象;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往往与政治问题混杂在一起,以经济威胁入手,导向军事威胁、政治威胁和文化威胁等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典型文本,分析中国经济被NHK纪录片重塑的过程及其呈现出来的形象特征,进而讨论日本媒体塑造中国经济形象的话语策略和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钱江晚报》发表文章阐述:中国经济要真正能够屹立于世界舞台,必然要让更多的企业家、经理人熟悉世界经济体系,了解全球市场规则,同时也要让更多的普通大众多了解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联之处。实际上,对于财经类媒体来说,这又形成了一种需求——如何使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方面有更多层次的互动,并以此来满足受众。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的中国,经济行为已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与之相伴的是媒体对经济的深度报道也愈加重视。作为主流传播渠道,电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对重大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解读,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顾相林 《青年记者》2007,(18):92-92
近几年,在中央电视台强力打造二套经济频道的同时,不少地方电视台投入巨资创办品牌经济栏目。但就目前的情形看,经济类电视节目在地方电视台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收视率普遍不高,能够形成拳头节目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么,地方电视台如何做好经济节目呢?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