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网络聊天室聊天,纯属偶然。以前也看过儿子进过聊天室,和一群未曾谋面的人把足球侃得热火朝天。他一边勒袖子抹汗,一边把键盘拍得山响。我一直觉得这种聊天纯属浪费时间,是吃饱了饭撑得难受,没事找事。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种情结。”查建英说。在一个离那个时代并不近,也并不远的时间里,同样成长在那个年代的查建英想知道,这些同样经历了火红青春的人现在到底在想什么,对共同经历的时代又是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3.
俗语云:“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壮了,一身肉嘟嘟的,那么,屠夫的刀也就磨得雪亮了,甩一甩油晃晃的袖子,从喉咙里喷出一个字“宰!”人在某个方面出名了,就称之为名人,或演戏,或唱歌,或跳舞,或写作,或科学发明,或学术研究……于是,从头到脚罩着灿烂的光环,俨然高人一等,接下来,麻烦也就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10集电视系列片《人在单位》.最近又重播这个系列片。它纪录了人们在单位里的喜怒哀乐以及单位里发生的种种故事。通过老、中,青三代人在单位里的经历.从工资,职称、住房,户口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的“单位现象”.从人的变化,单位的改革折射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5.
图片新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它具有纪实、形象的特点,受到报刊读者的欢迎。然而综观眼下报刊上的图片新闻,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某报上的一篇报道说:4岁的李圳翔因患白血病,群众争相献血。同时配发了一幅大图片,标题为:《我们献血给他!》图片上共有六人。前排三人,后排三人,都伸出一只挽起袖子的胳膊,另一只手都抓着袖子,神情严肃地向前看。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是记者经过精心字批号捆*的一个场面。而实际情况是,献血者总是排队依次去抽血。不到抽血时,是不会事先挽起袖子的,更不…  相似文献   

6.
西红柿     
在我长期喜爱的东西里,有一样是——西红柿。 我甚至为它着迷。如果我看到哪一个人站在路边,弯着腰,忘情地吃一只西红柿时,就感到他是自己人,是“我们”。 而“我们”在吃过西红柿后,手向地上甩汁水,以袖子擦脸,更令人感到亲切。假如真的有一位上帝,它看到子民这样享用造物的恩典,一定会高兴。这样吃柿子,与喝柿子汤、在桌边文雅  相似文献   

7.
白荧 《新闻窗》2005,(6):43-43
一次,在和一个朋友交谈时他问道:在这个以“读图”为主的时代里,你们创造“图”的人,尤其是生产影像的摄影记者读书吗?读些什么书?  相似文献   

8.
敦煌悲天     
王道士留下了一张照片,一脸难以揣摸的神情。青衣道袍裹着五短身材,袖子太长,手指缩在袖筒里,看上去畏畏缩缩。盯着这张照片端详一阵儿,努力去看清他脸上的内容,猛然发现,那张脸像哭,  相似文献   

9.
谢礼 《新闻前哨》2011,(3):72-73
时代需要典型,时代造就典型。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已然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一段难忘历史的精彩浓缩。作为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形式,典型人物报道对一段时期里社会各界中最具代表性的先进人物进行重点聚焦,用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来打动人、感染人、激励人,让典型人物在受众心中引起共鸣,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0.
微记录     
正@不败的金枝:挺进冀中,贺炳炎、余秋里在一二○师搭档,两个都是因为战事负伤而独臂伤残,都是"一把手",他们互相尊重,情同手足,堪称军政干部合作的典范。一个失去左臂,一个失去右臂,因而在领服装时,手套只领一副,你用一只,我用一只。上衣也时常换着穿。余秋里的右边袖子磨坏了,贺炳炎的左边袖子磨坏了,两个人一调换,"这不都是好的嘛"。  相似文献   

11.
浴罩     
我的生活中已经失去了浴罩的影子,它随着那些环绕我童年时代的陀螺、沙包、中山装、老式玳瑁边眼镜一起离开了我生活。浴罩发明得很晚。不过浴罩能说是个发明吗?这就像是当外国人开汽车的时候,你因为石油短缺发明了自行车。这不过是因陋就简。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冬天,有一部分人被计划到澡堂里洗澡。而另外那些不在计划之内的人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宣部和总政统一部署,从3月30日起,中央新闻媒体集中在“时代先锋”这一重要栏目里,高规格宣传报道了云南省军区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龚曲此里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唱响了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时代最强音,在军队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3.
肖晨 《出版参考》2023,(9):35-38+41
人既生活在“给定”的事实世界里,又生活在其所理解的可能世界里。编辑职业理解是编辑主体对编辑活动内容、方式、本质及其价值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现实中,编辑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的丧失导致其职业理解的缺失,表现为“无思”“物化”“定界”等方面。对此,编辑可以通过“思考—交往—整合”的交叉融合路径实现职业理解的生成及深化,由此坚定职业信仰,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真正与时代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这些成为总统母亲的女性都是高度的个人主义者,尽管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她们的故事里贯穿着同样的一条线。在那个时代,年轻姑娘们希望在20岁之前就结婚,但是,这ll位母亲中,大部分人结婚比这要晚,一些人晚了很多年,她们不想过早地介入婚姻,说明她们思想中的独  相似文献   

15.
许久文 《中国编辑》2005,(1):30-31,36
出版是天下公器,出版是人类文明薪尽火传的重要载体。陈原先生曾说过:“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社会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蕴藏在图书里。”可以说,人类文明进步速度愈来愈快,出版在其中功莫大焉。出版所以有如此大的功绩,主要是因为它掌握在一些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人手中;而一旦惟利是图、心地不良的人控制了它,出版就会成为低下媚俗的工具,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16.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视觉处理时代,几乎每一个人都至少部分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有些人从新的计算模式中获取了远多于别人的好处。这些用户几年前还在这个视窗和那个对话框里打字,而现在已能够通过一个拇指控制的远程遥控器按键播放电影。嗒哒,搞定!购买电脑的用户只要对IT稍有了解,就可以从电脑科技中获取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梦 《新闻世界》2011,(10):144-145
穆青作为老一辈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与领导者,身体力行,为民请命,从全方位的视角审视时代,跟随时代发展,关注新闻传播的前沿发展,不仅从墨香里铭记了一名专业记者的光荣与梦想,更在时代的发展洪流中践行着一个记者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是新闻传播领域里一颗最闪亮的星。他的新闻实践价值至今熠熠生辉,值得每个新闻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电影中的数字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和1是构成数字世界的基本元素,它不知不觉地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不管是从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我们都在不自主地寻找一种以数字方式进行记录和交流的方式。数字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我们每个人。 当然,电影也在其中。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又是一门多学科的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已逐步走入数字化的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电影提供了崭新的制作方法和表现手段。《泰坦尼克号》里震人心魄的沉船场面;《黑客帝国》里超常的现实世界;《木乃伊》里难以忘怀的人物角色;《角斗士》望史诗般的战斗场面……越…  相似文献   

19.
陈璐 《大观周刊》2006,(35):44-44
建筑是房地产行业的表现形式,每个时代大家对建筑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认为它是凝固的音乐;有人认为它是城市的艺术:也有人认为它是生活哲学。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但是建筑折射出来的却是时代的特点,那么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20年里,我们的建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20年,回顾20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从没有电视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是听着中央台的广播长大的。齐越、夏青、林田、葛兰、费寄平、张之、康瑛……这些印在人们脑海里的名字和他们创造的声音形象,不仅同中央台的广播连在一起,而且同我国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生活的历程、脚印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