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鞘膜积液分1、睾丸鞘膜积液,简称鞘膜积液;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前者原因不明后者系因备丸,附睾炎症,肿瘤等引起。2、先天性鞘膜积液。3、婴儿型鞘膜积液。4、精索型鞘膜积液。本组均为睾丸鞘膜积液与婴儿型鞘膜积液。液体为草黄色。1次治愈10例2次治愈6例3次治愈2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4年以来,在非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小几各种手术400余例,现将一些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0例,其中新生儿~2岁98例,3~4岁136例,5~6岁166例,均为择期手术,身体状况良好的患儿。手术种类包括疝修补术,睾丸鞘膜积液翻转术,唇裂修补术,以及其它一些整形手术。 2 麻醉方法与经过  相似文献   

3.
咨询台     
18.4个月小儿阴囊积液,对今后生育有无影响?小儿阴囊积液实际是鞘膜积液。睾丸外面附着两层鞘膜,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内有数滴浆液以利睾丸自由活动,如囊内积液过多即形成鞘膜积液。绝大多数鞘膜积液的患儿不需治疗,在1岁以内会自行消失。在此阶段除非积液过多,影响睾丸血液循环时才考虑手术。鞘膜积液的小儿睾丸大多是正常的,只要睾丸发育正常,一般不影响以后生育。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性,10岁,因精索睾丸鞘膜积液10年而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左侧腹股沟阴囊可能及椭圆形3×3×4cm囊性肿物,睾丸触及不清,压之稍有缩小,透光试验( )。在全麻下施行手术、采左侧腹股沟阴囊切口,切开鞘膜后可见少量淡黄液体,同时发现睾丸下极白膜连有一条索样  相似文献   

5.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优势.方法:对125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73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修补.结果:无张力疝修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方法修补组(P<0.05),随访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最符合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无张力、低痛苦、复发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其可靠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疝解剖学及病因学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手术效果的观察、分析,人们对疝手术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腹股沟疝术后的复发率仍然较高。由于腹股沟疝手术的数量较大,因而复发的可能性较常见。本文结合临床腹股沟疝手术过程探讨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原因。1对象及方法回顾2000年—2003年我院及外院共收治的258例腹股沟疝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通过复诊及电话形式进行追踪,共1-4年。2结果238例病人得到随访,男性232例,女性6例,随访率92%。Bassin i术式191例,Hals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内置入补片疝修补术(ATPP)的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16例(双斜疝2例),直疝4例,复合疝1例.结果:2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240Min,平均90Min,术后3-7天出院,随访1-24个月无一例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开展Rutkow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125例(128侧),总结: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5~82min,平均(56.3±15.6min).术后住院时间5~10d,平均(6±1.7)d.术后浅表切口感染3例,阴囊肿胀12例,术后1个月阴囊肿胀基本消失.术后随访1~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Rutkow手术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简单,术后复发率低,适宜在基层医院广泛展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双侧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将2006年2月-2009年6月收治的229例(280侧)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根据采用不同的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分为四组:即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单侧小切口组、双侧斜切口组和单侧斜切口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的差异。结果:全部患儿手术顺利,切口甲级愈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各指标均小于斜切口治疗的二组,但各指标在单一小切口治疗单侧和双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患先天性畸形的小儿可用手术进行治疗,现将婴幼儿畸形选择手术的最佳时间归纳如下: (一)舌系带过短,影响正常发育,手术宜早不宜晚,最好在1岁内进行。 (二)唇裂(俗称兔唇),较理想的手术时间是出生后7至8个月。 (三)腹股沟斜疝(俗称小肠疝气)及睾丸鞘膜积液,这两种病在1岁内有自愈的可能,如在1岁以后仍不能自愈,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四)先天性斜颈,1岁以内不用  相似文献   

11.
爱心门诊     
1孩子患交通性鞘膜积液需要手术吗wanwan52@126.com问:我的儿子5岁,1年半前发现患交通性鞘膜积液,没有疼痛感,也没有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有的医生建议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对2001-09-2009-09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64例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手术路径分成下腹横纹小切口和腹股沟斜切口两组,对两组的切口长度(cm)、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术后住院天数(d)、阴囊水肿情况、复发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同期手术治疗的364例患儿中接受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260例,腹股沟斜切口手术104例,两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能顺利实施小儿斜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术,而且该切口手术具有较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行了腹腔镜下肿瘤囊壁剥除术,保留了卵巢;对3例多囊卵巢行打孔术;对9例异位妊娠患者,6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3例行保守手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出现并发症,近期随访无复发.异位妊娠保守手术者均于术后二周复查血HCG为阴性,无持续妊娠,无术后出血.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附件良性病变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麻醉从Bier开展以来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多年来采用的局麻药,品种繁多,不断更新,各有利弊,作者于1973年10月至1975年9月在非洲援扎医疗队工作期间,曾应用Nu percaine(地布卡因)重比重液于脊麻,初步体会该药麻醉效果可靠,止痛时间长,并发症少,临床使用剂量无毒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960例中,男854例,女106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4岁。计6岁5例,7~14岁17例,15~30岁474例,31~40岁204例,41~50岁153例,51~60岁82例,61岁以上25例。手术种类计:多种疝、鞘膜积液及睾丸手术406例,痔瘘266例,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收治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病例8例(男2例,女6例),中位年龄34岁.6例患者表现为骶尾部疼痛,4例表现为骶尾部肿块和溃疡.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7例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畸胎瘤,术后无复发.1例为恶性畸胎瘤,术后84个月复发,二次手术后随访6月无复发.结论:(1)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成人骶尾部畸胎瘤难以诊断;(2)CT和MRI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术前诊断;(3)手术入路和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组成,可以通过术前的CT和MRI来确定;(4)大多数成年骶尾部畸胎瘤是良性的,恶性畸胎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即使对于复发性恶性畸胎瘤,再次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猫会阴疝是一种少见的猫外科疾病.通过临床、血常规、生化指标、血气、DR以及B超等检测方法对一例狸花猫进行了诊断,确诊该猫所患疾病为会阴疝,并通过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患猫恢复良好且未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塞所致早期天幕疝5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 5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2例,Ⅳ-Ⅴ级3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塞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早期天幕疝16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16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5例,Ⅳ~Ⅴ级10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患之一,约占小儿外科门诊及住院人数的30~40%。但回盲部为疝内容物的左侧腹股沟嵌顿疝发病率低,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我院自1984~1996年共收治该病患儿5例,为探讨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例均为男性患儿,平均年龄1.7岁,临床均有嵌顿疝(左侧)症状及体征,嵌顿时间最短4小时,最长48小时,体温升高,阴囊皮肤红肿者2例,体温及阴囊皮肤均正常者3例,2例术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股沟斜疝与成人相比有其特殊性,1岁前婴幼儿患者可不行手术治疗,使用疝夹、疝带局部压迫疗法,随生长发育其腹壁强度增加而自愈。至2岁症状仍无缓解时即应考虑行手术治疗。我们于1993~1998年间,采用患侧耻骨上自然皱襞横切口进腹,不解剖腹股沟管,经腹封闭疝环后旷置于腹膜外,以此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84例,女14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3岁以下病例35例,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