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总体来看,西方教师专业知识研究可以分为学科知识取向、教育教学知识取向、学科教学知识取向和实践性知识取向四种模式。学科知识取向模式和教育教学知识取向模式倾向于"显性知识",是教师入职的基本前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侧重于"默会知识",是标识教师职业特性的重要尺度,它们相互作用、密切配合,共同决定了教师的专业身份。  相似文献   

2.
吴玉军  程晓云 《天中学刊》2004,19(1):116-120
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学评价的变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后现代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绝对性、无限性和精英气质的扬弃,体现着后现代知识观对差异性、多样化、宽容性的理解和把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理念应该重新进行调整: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一元化取向到多元化取向;从工具取向到意义取向;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维系人类经济生活的不是静态的知识,而是知识的不断创新。极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不断发展的现代明扩张着和加深着对于教育的需求,导致了教育的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教师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中值得重视的动向,反映了当代教育的重要规律,重视教师的发展正是当代教育的表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因为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的趋势和核心问题。文章针对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瓶颈,指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应遵循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而最终的出路和途径是实践性知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论实践性知识发展取向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反映出教师个体的教育智慧和风格。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培养的倾向,阻碍了师范生顺利入职和专业自主发展。以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为根本取向,根据实践性知识的本质、结构与生成转化规律,重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提高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的趋势和核心问题。文章针对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瓶颈,指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应遵循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而最终的出路和途径是实践性知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教师认识论与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认识论是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重要研究领域。教师认识论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取向:哲学取向、教育心理学取向和教师教育取向。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是教师对教学知识的积累、掌握与运用。而教师认识论作为教学知识的知识,在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积累、掌握与运用中起支配的作用。因此,在教师职前与职后的教育活动中,必须重视教师自觉认识论的形成,以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一、最有价值的知识与三种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对于不同的知识的关注,对于最有价值知识的不同观点,就会产生对于教师发展的不同理念。(一)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依据关注焦点的差异,王建军在《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书中总结了三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教师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  相似文献   

9.
缄默知识支配和引导着体育教师的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教师的发展。系统的体育教师专业培训,丰富的教学实践,在临床教学研究中整合教师知识是体育教师形成和获得缄默知识,实现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 《教书育人》2007,(3):69-71
一、什么是教师实践性知识 1.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 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前者通常可以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包括各种学科内容、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原理性知识。后者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前者通常停留在教师的头脑里和口头上,是教师根据某些外在标准认为应该如此的理论;而后者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师范毕业生学了一整套教育学、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却不会教学;为什么有些教师能说一整套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原则而实际上却奉行着传统教育的老套做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