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2.
戚敏华 《广西教育》2007,(10A):21-21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者共同的实践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体现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教多”与“学少”的反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简言之,“教是为了不复需教”。可见,善教者,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能否“相机诱导”,也就是说好教师不在于“使学生学会”而在于“让学生会学”。然而,现今许多教师并不完全明白这个道理,从小学到中学以至大学,一般都采用“老师台上讲,…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而美好的现实生活又离不开数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成,教是为了学,即“会学”和“学会”。因此,在有效的时间内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也是每位教师所面临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5.
老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尝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教,而学生能自求探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谓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在教学中也深有体会,“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来文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对“一课一得”进行探讨,认为教师上好一堂语文课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学必须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师既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又要重视教师的“教”,教师在关注学生“学”的同时也将带动教师的“教”,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学”是“教”的基础和目的,“教”是“学”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8.
孔俊霞 《学周刊C版》2011,(7):181-181
一、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变“教”为“导”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首先弄清楚,那就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是,在今天的教学中,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采取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学生能听得懂,而学生的“学”也好像是为了听懂教师的“教”而拼命。这样的教学模式,很显然是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颠倒了,老师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就像一口知识的大缸,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一点主动的余地。试想一下这样的教学课堂,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何谈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上述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学会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变“教”为“导”,指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打开心窍。  相似文献   

9.
于华丽 《新疆教育》2012,(23):116-116
“快乐学习”指的是教师善于运用发展的眼光,良好的情感去创造宽松的、和谐的、民主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快乐地享受每一天。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快乐中学数学。学生在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出学习的热情,诱发求知欲望,激起创造的灵感。教师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爱学”,这需教师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行为,而从“厌学”到“乐学”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努力方向。那么怎样让学生快乐学数学,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几点措施: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种形式引入课堂小学生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感兴趣的教学寓以一定的情感表现。课堂上当孩子们对教师讲课感兴趣时,精神格外集中,孩子们用表情和眼神向老师输送信息。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反馈信息中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广大教师历来侧重于对“教”的研究,而较少涉及对“学”的探究。其实,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会学”和“学会”。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实现教学相长。那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实现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结合专家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学模式。即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的有效性最主要是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尽量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学”的“教”,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第二,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确实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旺 《考试周刊》2010,(55):49-49
由“教”到“不需要教”,中间的过程长短不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缩短这一进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思考、研究、分析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把只注重教师的“教”转化到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而让学生从“学会”转为“会学”。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学”写作。“教”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源自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所以,个性化的“教”是个性化的“学”之前提,个性化的“学”是个性化的“教”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教”与“学”。“教”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的过程就是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和学生一起去学习。这种高效的英语教学就要求教师能与学生密切配合.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共振。  相似文献   

16.
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探究会有哪些答案、合作会有哪些感悟、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  相似文献   

17.
这里的“学”是与“教”对举的,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从理论上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似乎是可以分离的,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着眼于教师的“教”,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评价课堂教学。而在实践中,在新课程的理论视野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是紧密联系的。教师的“教”只是手段,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真正走进新课程,必须实现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根本转移,从关注教、关注一般转移到关注学、关注学生的差异上来。  相似文献   

18.
教学。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要想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不仅要研究教师如何“教”才更为科学,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才更有成效。“教”和“学”就像一只鸟儿的两只翅膀,只有两只翅膀同时扇动起来了,这只鸟儿才能高飞云天。  相似文献   

19.
马甲 《四川教育》2013,(1):29-30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正规出版物,我们会发现,教学研究大多把方向定位在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我们都知道,教学说到底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教学生会学,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教学生“会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独立学习的能力。科学把握“学会学习”的内涵,是“教学生会学”的前提。教学生学会思维,是“教学生会学”的关键。学会思维要从学会质疑开始,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