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以地市级为单位统一命题的试卷,名著阅读题正走向多元,有的考查名著细读,有的注重名著精读,有的涉及对名著阅读的感受和评价,有的暴露了命题人对名著阅读行为的主观介入,有的尝试名著阅读的综合运用,多元特色显著,可谓喜忧参半.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一纲多本"的教材体系、命题者华而不实的命题行为、名著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地位,以及名著阅读受文学史思维影响等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增加文学名著建议阅读篇目以来,广大师生一方面承认名著阅读的价值,另一方面迫于课时压力难以权衡。而在大洋彼岸,美国高中生名著阅读课堂却是截然不同的活跃气氛。追根溯源,对比中美高中生名著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的差异,为我们思考名著阅读教学的改善途径拓展了思路。一、美国高中生名著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的特征(一)多样性中国高中生名著阅读学业成就通常以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美国高中生名著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则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这种多样性不仅在于评价方法,还在于评价功能。1.标准化考试与表现性评价并存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常常出现在美国由州教育部门组织的统一测试中。更多的评价则出现在课堂里,表现性评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长滩市山岗中学(Hill Classical Middle  相似文献   

3.
徐岩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99-101
高职语文教育应重视名著阅读,因为名著阅读能够滋养人的心灵,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通过阐述语文教育中名著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了名著阅读实施途径,即应主要采取课堂有效激活、课外有机拓展、交流阅读感受、改革评价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课标、教材的要求,得出关于名著阅读"三维立体"的评价理论;在对2020年浙江各市中考名著阅读试题评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好"题的共性;结合理论建设和真题评析,描摹名著阅读"好"题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初中生语文素养,响应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课外阅读质与量的要求,在农村初中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教学符合目前人才培养需求。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价值,针对目前农村初中开展名著阅读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有益于提升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指导对策:发挥课堂熏染功能,提升学生名著阅读兴趣;营造名著阅读环境,培养学生名著阅读意识;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加强名著阅读技巧指导;更新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构建名著阅读评价制度;提高语文教师阅读素养,扩充名著知识储备量。  相似文献   

6.
<正>名著阅读作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形式,教师要善于对他们进行名著阅读方法的指导,这样,才能让初中生的名著阅读具有目标性和过程性,从而切实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一、批注式阅读,让名著阅读有"深度"所谓"批注阅读"就是指读者对文本的品味、鉴赏与评价,并在文本空白处及时地进行记录与分析,是一  相似文献   

7.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自主阅读的红色经典名著,因其独特性和自读性导致学生阅读缺少品质。以作业为载体陪伴学生自读红色经典名著全过程,以科学的设计原则,设计情感触发类作业续航阅读劲,设计能力生发类作业续航阅读力,设计素养薄发类作业续航阅读值,并借助评价量规和交互式评价使反馈即时、深化,能够实现此类名著的品质化阅读。  相似文献   

8.
“双减”背景下,名著阅读作业设计缺乏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无法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名著。本文依据SOLO分类理论,按照思维由低到高的步骤设计名著阅读进阶任务单,丰富任务单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要从课程建设的高度着眼,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课程化实施的流程为:通过调查反馈形成适合各年级学生的名著阅读书目与主题;针对阅读内容和主题确立适切的目标;基于适切目标,设计操作方案;设计评价方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程化实施的类型有自由阅读类、经验分享类、鉴赏指导类和专题探究类。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名著阅读题的特别之处:赋分高,体现了命题人对名著阅读的高度重视;考查全,涉及九部名著,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探究,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真实考查。这道名著阅读题将会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和中考阅读试题命制带来如下启示:  相似文献   

11.
高红 《成才之路》2014,(29):82-83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7~9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当前各类质量检测、学业评价卷中名著阅读题的考查内容与形式对阅读促进构不成足够的动力。笔者意欲在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监测方面做一番思考与尝试,或许会对目前初中名著阅读现状改变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整合:建构"群"视域下的名著阅读有机体 目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如何高效地阅读名著?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阅读效度……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名著之前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他们搭建一个支架,使"群"视域下的名著阅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学生有效地开展阅读做好前提...  相似文献   

13.
2014年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了11部古今中外的名著阅读和考查要求。名著阅读是文科语文加试考查的重要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深入领悟名著内容的能力。重视名著阅读是应对高考必须进行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思维得到锻炼,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卢素霞 《新疆教育》2012,(5):108-109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携手,能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教材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尤其是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得到了强化。但是,  相似文献   

15.
名著是文学中的瑰宝,阅读名著就是跟大师对话,能使我们获得很多启示。它不仅有陶冶和丰富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也是增强一个人文化功底和精神底蕴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角度一般是了解、识记名著作者、年代、主要人物,熟悉、掌握名著重点回目和段落,分析、评价名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赏析名著中著名场景和经典情节。名著阅读常见题型有识记辨别型、理解概括型、感悟评析型、推荐拓展型。  相似文献   

16.
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是一个重点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语文教材中名著片段的阅读,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形成了良好阅读意识和能力,在经典阅读中感受独特的魅力,能够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标准,认识到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要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倡导个性化阅读,可以通过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思想,还应该组织丰富的阅读活动,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从而提高名著阅读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7.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列出了必读书目。近年来,对名著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内容已不单单是名著人物性格、作品名称及相关情节,逐渐增加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真正能够检验出学生是否真的读了名著,而非单纯了解基本文学常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实践,才能在解答名著题时应对自如。那么,三年的初中学习时间有限,怎样合理安排名著的阅读时间呢?  相似文献   

18.
多数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缺乏,阅读趣味庸俗、阅读体验缺乏深度,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较弱。对此,可通过提高学生专题阅读研究能力、对比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多样化实践训练,来培养初中生名著人物形象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多数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缺乏,阅读趣味庸俗、阅读体验缺乏深度,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较弱。对此,可通过提高学生专题阅读研究能力、对比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多样化实践训练,来培养初中生名著人物形象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的阅读目标和要求,在名著《水浒传》的阅读中创新形式,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学生研读文本编写剧本,班级设立"水浒小剧场"舞台进行演绎,调动了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其深入文本进行阅读,通过选择、阅读、改编、表演、评价五个环节,在活动中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用这种形式提高名著阅读的能力,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