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一、新课改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互动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旨在开发人的潜能,而心理健康教育所强调的也正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新课改的最高理念是科学精神和人精神的整合。科学精神是人类满足自我求真的心理需求,而人精神,则是满足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2.
进入数字化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人类社会面向新的现实生存。从课程领域看,技术的介入加剧了现代课程的伦理困境。智能算法对教育过程本真的遮蔽、人与机器主客关系异位的价值倒转、数字鸿沟弱化边缘群体的生存,显现现代课程对他者生存伦理关怀的缺位。呼唤他者到场,重构课程关怀伦理,有利于抵制自我生命反思的遗忘与丢失、打破数字生存中的去责任化怪圈、修缮技术占位下的情感交往退化。这需要现代课程从课程设计的价值遵循呵护他者的绝对差异,从课程主体的责任担当协同人与技术的他者关系,从课程实践的伦理转向持守我为他者的“爱的行动”。在他者关怀的实现方式中,应坚守课程的教育性原点,寻求科技与人文的双馨;观照课程的公平性向度,庇护自我与他者的共生;领会课程的他者性意蕴,以召唤爱人与责任的归真。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方面的内容,要求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体系,改变传统教育中“繁”“难”“偏”的问题。文章基于新课改背景,深入剖析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以期拓展高效教学的路径,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语文新课改中,教师要从课程观与教程观两方面进行思想转换,从“强制”走向“民主”,让学生开放的空间内自主接受知识,尝试探索知识内涵,成为主动参与者;要从“讲学”转变为“导学”,避免出现全程知识输出而忽视交流互动、实践训练的情况,将教让位于学。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后成功搭建高效课堂,促进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学术思想中的核心,巴赫金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具有对话性。“他者”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汇,“他者”与“自我”相对,“他者”与“自我”的对话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他们两者在对话关系中是平等的。因此,翻译批评标准应兼顾自我和他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发扬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平等与和谐的人文精神,在翻译批评标准中树立牢固的“他者”意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西方的两住文学家加缪和贝娄对人之自我的寻找这一现代著名命题都进行了精深的描述和思考。加缪以形而上的体验确认人之自我与世界、与他者之间存在“荒诞的墙”,故强调坚持自我,承认并坚守人生自我的限度,可以说悲剧性地触及了人生存在的真实底线;贝娄则在社会文化层面注意到人之自我总会不期而遇他者的介入,寻找自我这一行动在精神上常常会演变成对他者的寻求,从而树立起某种超越自我的终极性追求。二者相参照,呈现出人生存在的复杂处境。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中强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等等,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将新课改的理念和课本相融合,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和深思的一个问题。一、何为新课改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新课改在实践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实践、思考问题的能力。新课改主要强调培养德、智、体、美等全  相似文献   

8.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全面进入课改。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新课改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的和谐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强调学生的内心感受与需要。可见,新一轮课程改  相似文献   

10.
科学究竟是什么?在现代主义看来科学应该是可检验的命题系统,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科学 更接近于文化与实践。但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科学不是自然与社会的极化,而是由自然和社会等多种角色所构成的网络。从基本范畴看,建构主义强调的“自我—他者—物” 的合理重建有可能整合主客二分(符合论)与主体间性原则(共识论) 之间的对峙;从知识谱系看,建构主义强调的“个人知识” 与“公共知识”的解释循环有可能超越“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的对立;从学术策略看,建构主义强调的“包容他者”或“正题—反题—合题” 的发现模式有可能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对称原则” 的两难。也许,辩证的科学哲学并非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11.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自我”与“他者”的对象化关系是探讨师生关系时不能回避的。他者相对自我而言,是不能还原为自我的绝对的他者,自我是作为他者的自我,从而趋向多元、多样和全方位。他者的独特含蕴为当代师生关系发展所需要,他者视角下的师生关系体现为和而不同的社会关系、携手共进的教育关系和非对称的伦理关系。构建他者视角下的师生关系,要正视差异,强化师生双方的共在向度;超越自我,推动师生的对话与共享;强化责任,构建交互性的师生共同体;彰显伦理,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师德也要随之转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伦理课程发展需要从“专业性”向“德性”转变,追求“全人教育”,强调“人本化”。教师伦理课程框架建立需要摆脱身份伦理束缚而向角色伦理转换,围绕学生“身心”发展,将教师伦理发展与生涯规划相结合,伦理课程实施应注意可操作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学生的考试观念、教师授课观念都随之改变。通过本文对新课改中教材的变化,教育评价机制的调整的分析,寻找新课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里翁的肉身阐释学将肉身还原为与自我紧密相连的原初现象,重点关注审美经验与生活场景中的诸多肉身问题,阐述痛苦、愉悦与衰老等绝对性肉身体验,剖析“上手”与“在手”、“能感”与“被感”、自我之“肉”与世界之“肉”等肉身意识,彰显肉身与他者相遇的审美维度。肉身阐释学强调作为充溢现象的肉身通过自我感发主动显现自身,恢复了含混的、感性的、物质性的具身感知,拓展了肉身与文学艺术等审美领域交互阐发的理论空间,强化了美学与阐释学的深层对话与结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尽管说大家对新课改理念精神的领会不尽相同,但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读”的问题几乎是大家一致认同的,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际,就对在新课改理念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自我之见作一点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一部分,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新课改强调教师在课程上的意识觉醒,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程的组织者与创造者.教师在课程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课程,用自己独特的经验对课程进行反思与建构,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生出新的教育经验.课程创生是“教师即课程”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数学教学的课程创生是必要的、可行的.课程创生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促进数学教育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本文分析了“试误”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探讨了“试误”教学法在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指出了“试误”教学法在提高课堂效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是构成学术研究共同体的不可或缺的、相互依存的组成要素。学术自我是学术研究起点、学术研究的情感基础、学术研究的本体关怀。学术他者是学术交流的起点,是对学术自我的补充丰富,是学术自我评价的参照。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互为参照、互相作用,过于强调其中一方都将影响学术健康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学术自我和学术他者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术认识问题。坚持独立见解的学术胆识,拥有宽容的学术态度,把握学术研究的差异是处理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9.
孙玉富 《文教资料》2013,(27):141-142
“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德育.“生活化”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生活化”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生态课堂”是“生活化”课堂的追求.打造“生态课堂”,是落实品德教育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社会科学在表述“他者”时遇到的挑战以及随之而来一些学科在认识论方面的转型或突破,接着指出这些转型或突破存在的问题,即“他者”仍旧是被另外的“他者”研究的对象,最后论述了“自我表述自我”及其存在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